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柳毅传,一口古井所承载的爱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剧目]《柳毅传》
[主角]柳毅 三娘
[舞台地点]洞庭湖君山。
[爱情格调]忠贞、坚忍不拔
[经典台词]君子喻义不喻利。
[剧情解读]唐朝仪凤年间,湘籍书生柳毅赴京城参加科举落榜。返乡时,在陕西泾河北岸,路遇一年轻美貌的少女在河边牧羊,满脸憔悴,翘首南望,神情格外凄苦。柳毅感觉好生蹊跷,经问明缘由,才得知她是洞庭龙君之女三娘,自嫁给泾河龙王之子后,三娘在泾河龙宫受尽了折磨与欺凌。听完龙女的不幸遭遇,柳毅决意转道岳阳为三娘传书。柳毅马不停蹄一路奔至洞庭,三娘得救,深慕柳毅,愿以身相许。柳毅却以“君子喻义不喻利”而婉言谢绝,但龙女对柳毅已生爱慕之心,自誓不嫁他人,后二人终成眷属。
君山观“银盘托日”胜景
一口柳毅井,沉浸着的是一个美丽而动人的爱情传说:一个湘妃祠,刻画的是一份似水的柔情与真爱。一片竹海,翠绿苍茫,唯有那几枝泪痕点点的斑竹最翠绿最感人;唯有那几枝连理竹最缠绵最动人。晨钟暮鼓,洞庭湖之水潮起潮落,虽然飞来钟之声不再,但射蛟台依然威武凛然,封印山依旧紫气东来。
君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总面积0.96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君山原名洞府山,取意神仙“洞府之庭”。传说这座“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土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砌于山顶”。后因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葬于此,屈原在《九歌》中称之为湘君和湘夫人,故后人将此山改名为君山。
登临君山,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幅水墨画中。雾渐渐地散去,沐浴在晨辉之中的君山,就像是一位未施粉黛的美人,清新而妖娆。如果说岳阳楼耸立起的是一份瞰长江万里、临洞庭烟波的雄伟壮观的话,那么君山所沉淀的便是一份“云光连水白,山色隔水清”的钟灵璀璨。
来君山之前就曾听说过“银盘托日”为君山一绝。为了欣赏到这一壮观的景象,我登上了望湖亭。凭栏远眺,凉风习习,洞庭湖水天一色,一轮浑圆的红日自天边冉冉升起。远远望去,它就像是一枚通体透明的鸡血石悬浮于天水之间,微风吹过,但见湖面上点点碎金跃动,流光溢彩,白帆翩翩……
唐乾元二年,被发配夜郎的诗仙李白,从浔阳出发,溯长江而!路过岳州,巧遇被诬陷贬官岭南的刑部侍郎(他的族叔李哗)。为了一解心中的烦郁,同为天涯沦落人的叔侄二人便邀中书舍人贾至同游洞庭湖。因慕君山之名,而弃舟登岛。他们登上君贝之机,正值夕阳黄昏之时。秋风萧萧,落叶缤纷,在满目的秋色中,诗人边品茗边举目回望洞庭,但见宽阔的湖面如巨大的银盘托着一轮流血的夕阳,如此悲壮的景象,令诗人震撼不已,同时也勾起了诗人满腔的愁绪。于是他想到了湘妃,想到了生离死别。于是壮观的落日景象在诗人眼里变成了无限的感叹:“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蓝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从此,李白的这首诗就成为了君山“银盘托日”这一胜景的妙笔绝叹。
柳毅井与传书亭
行走在君山,触目皆景,风物传情,仿佛所有的美景都在为曾经的那份爱做着一份水盈盈的渲染,仿佛所有的风物都沉浸在一份远在山水之外的情感与思念之中。春去秋来,洞庭湖水潮起潮落,不变的是那口名曰柳毅的古井。一潭碧汪汪之水,风雨无阻,宠辱不惊,千百年来,所等待的就是那一个传书之人。
柳毅井位于君山龙口、龙舌山尾部,相传为柳毅传书时入洞庭龙宫之地。井口呈圆形,由双鲤环护成井栏,井壁上书“柳毅井”三个敦实有力的隶书大字。井口距井水水面约两米深,在离井约5米处辟有一斜坡甬道,以石阶遂级而下,伸向井中水下。井壁刻有一幅手执宝剑的巡海神浮雕,传为柳毅的引路者。甬道两侧,是刻有虾兵蟹将的浮雕。传说柳毅就是在此用金簪叩开了龙宫大门,并从这里进入了洞庭龙宫碧波水府的。据《柳毅传》记载:柳毅为唐代的一名湘籍书生。仪凤年间,儒生柳毅应举落第,还乡途中遇到了配嫁泾川龙王次子备受虐待的洞庭龙君小女,受托从君山柳毅井下海传书,后龙女得救,几经磨难两人结为夫妻。
所谓阴阳相隔,神人殊途。凡人是难以传书下海的,而柳毅能从此井顺利进入龙宫,并传书于洞庭龙王,这到底是井之神奇之由,还是人之真诚所至之故,没人知道。但柳毅井之神奇,却是有目共睹的。其一,柳毅井之水位。柳毅井与洞庭湖近在咫尺,井水面却比湖水面高出10多尺,且二者呈反向涨落之势,即湖里涨水井里水位下降,井水上扬湖面下移。其二是水质,井中之水清洌甘甜,历来被视为神水。用其水;中泡银针茶,初时两叶夹一芽,此起彼落,然后簇立杯底,却似含苞待放的,在水中澄黄清澈,喝上一口,顿觉甘芳可口,爽神益思。三是井深。据说君山此井与太湖有石穴潜通,有人曾用4两丝线吊一铜钱往井下放,线完而并不见底。这些神奇之处,不仅让柳毅井变得更加神奇,同时,也为柳毅传书这一爱情传说增添了一份浓郁的色彩。
传书亭与柳毅井相对,位于柳毅井后2米的高台上。据说柳毅井旁原有一株大桔树,故柳毅井又称桔井,后来,桔树枯死了,人们便在树基上建了传书亭。现在的传书亭是1979年根据《柳毅传书》的神话传说重建的。亭为两个长方形交错组成的多角形建筑,每个长方形长4.2米,宽2米,占地面积16.8平方米,由10根柱架支撑亭顶,高6米,上盖绿色琉璃瓦,一对葫芦宝顶,六个鳌鱼翼角,亭角互相交错,连为一体,组成双顶鸳鸯造型,古朴中透着一份幽雅。远远望去就如同是一对荡漾于碧波之中的鸳鸯。这就像龙女与柳毅的爱情,天长地久,不弃不离,如影随形。
定情洞庭庙
洞庭庙位于君山秋月岭山麓,庙为两进庭院式,青瓦红墙,雕龙画凤,前有九龙引柱。一进正殿挂“洞庭庙”匾,内坐洞庭王爷武像;二进为“凝碧宫”,内设洞庭王爷生活场景。一、二进相连的屏墙上刻有《柳毅传》。整个庙宇占地5000平方米,气象宏大。
相传洞庭王爷是一黑脸大王,是唐代书生柳毅的化身。据说自柳毅传书后,洞庭龙君为了报答柳毅救女之恩,要将三娘嫁给柳毅,柳毅认为救人于危难之中乃做人之本份,不可因此为己谋利,便婉言谢绝了。柳毅出后,倾慕柳毅的三娘便扮成渔家姑娘,与柳毅结为夫妻,婚后才道破实情,与柳毅重返洞庭水府,柳毅被封为洞庭王。龙君担心柳毅这白面书生镇不住水妖陆怪,便命钱塘君做了个怪面具,让柳毅白天戴着巡查湖岸,晚上脱下面具再回家。一次,柳毅巡湖一直忙到深夜,回家时忘记取下面具,一踏进家门便再也取不下来了。于是柳毅便由白面书生变成了黑脸大王,柳毅在洞庭湖畔做了很多好事,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君山修建洞庭庙。凡路过洞庭湖的人都要进庙烧香,祈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