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斯克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风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斯克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风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19世纪90年代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形成了垄断组织,国家跨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在20世纪初的十几年里,俄国境内爆发了三次革命,在这社会敌对势力冲突激烈的时期,各种哲学思想获得广泛传播,这个时期的文化艺术界人士,在思想上和创作上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时的两位俄国音乐家――斯克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身上,也可以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思潮的影响。

【关键词】斯克里亚宾 拉赫玛尼诺夫 创作风格 浪漫主义乐 民族乐派

一、斯克里亚宾

(一)人物简介

斯克里亚宾(A.Scriabin,1872―1915年),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斯克里亚宾终身以钢琴家身份活跃在音乐舞台上,而演奏曲目绝大多数是自己的作品,他的演奏以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细致入微而著称,这种演奏特色同他的音乐风格一脉相承。

(二)代表作品

交响曲5首:

E大调第一交响曲,第六乐章带合唱;C小调第二交响曲;C小调第三(神诗)交响曲;第四(狂喜之诗)交响曲;升F大调第五(普罗米修斯,火之诗)交响曲。

G大调第六钢琴奏鸣曲;升F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白色弥撒曲);A大调第八钢琴奏鸣曲;F大调第九钢琴奏鸣曲(黑色弥撒曲);C大调第十钢琴奏鸣曲。

钢琴作品:

24首练习曲,85首前奏曲,降B小调音乐会快板;圆舞曲、即兴曲、马祖卡等。

(三)创作风格

早期(1888―1900年)继承浪漫主义风格,音乐具有肖邦式的诗意。在这期间,钢琴作品更为突出,风格上继承了19世纪晚期浪漫主义,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以肖邦、舒曼和李斯特的音乐风格为主,但斯克里亚宾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具有自己的个性,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极富刺激性的和声以及变化丰富的音调和特殊动力的节奏。

中期(1990―1905年),自从读了布拉瓦兹基的《通神论入门》之后,斯克里亚宾认为,布拉瓦兹基的想法有很大的相同点。他认为的神秘主义具体说是以神秘的直观为中心的通神论,虽然这是认识神的方法的其中之一,但是这个方法却从根本上排除了理性和知识,只是靠直观来达到人与神的统一。不过这一想法对斯克里亚宾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影响了其社会生活,更影响了其创作思维。所以,斯克里亚宾的创作思想已远远超出了抒情的构思――音乐的创作意味着向人类讲述某一种真理,这种构思导致了他在音乐创作手法上的极大改变。其中最具特点的就是他的和声语言。不管有多么复杂,如何跟调性脱离关系,但总不失其感官的特性和美好。

后期(1905―1915年),完全受到唯心主义哲学的支配,神秘主义观念主宰了斯克里亚宾的思想。在这期间,他逐渐找到了能够充分体现其神秘主义思想的音乐创作手段,这一创作手段的产生意味着斯克里亚宾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趋于成熟,同时,也完成了其浪漫主义的最终情怀与情感。

如果说,斯克里亚宾的早期创作在理论上的确属于19世纪晚期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范畴,中期的创作带有强烈的反叛精神的话,那么晚期的他则全力建构属于自己的音乐语言。其中,和声与色彩的关系成为整个音乐语言的基石。

二、 拉赫玛尼诺夫

(一)人物简介

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Rachmaninov,1873―1943年),俄国作曲家,钢琴家。他是20世纪初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代表,继承并发展了俄罗斯音乐的优良传统。

(二)代表作品

钢琴与乐队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编写了5首以钢琴与交响乐团演奏的作品,分别为4首钢琴曲及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其中以第二钢琴协奏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最著名,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中一段行板(Var.18)更是旋律优美,成为脍炙人口之作,被电影《似曾相识》(Somewhere in Time)采纳为背景音乐。

钢琴独奏作品:钢琴独奏方面,拉赫玛尼诺夫共谱写了24首前奏曲,最著名的莫过于他的《升c小调前奏曲》。

交响曲作品:第一交响乐的手稿被拉赫玛尼诺夫撕毁,直至他死后整份乐谱才被发现,并收藏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中,至1948年才于美国做第二次公演以纪念拉赫玛尼诺夫逝世五

周年。

声乐及合唱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亦编写声乐及合唱作品,包括弥撒曲Vesper Mass、The Liturgy of St. John Chrysostom及The Bells。短歌Vocalise更被改编成不同乐器的独奏曲。

(三)创作风格

从风格上看,柴科夫斯基是拉赫玛尼诺夫从学生时代就非常喜欢的作曲家,所以拉赫玛尼诺夫是继续以俄国古典音乐创作风格来进行创作,而不是受当时音乐风格的影响。他处在新事物普遍而旧事物面临淘汰的社会,现代的艺术思潮已在俄国艺术中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拉赫玛尼诺夫仍然坚持他所热爱的古典音乐,写出了很多作品,为俄罗斯古典音乐做出了突出贡献。尽管拉赫玛尼诺夫的大量作品都产生在20世纪初,但其音乐结构、思想仍然偏向于浪漫主义时期的创作。

三、创作风格的对比

二者都有俄罗斯的深沉和深度,与优雅、典雅等基本无缘。作品难度都很大。就钢琴作品来说,常常都是极其复杂的多声部,特别是斯克里亚宾,在多声部之外还有很多复拍子。

拉赫玛尼诺夫是浪漫、典型的俄罗斯风格,曲式配器方面比较传统;斯克里亚宾早期有浪漫风格和忧郁倾向,曲式很传统,后期和声配器都很独特,不算是什么流派,独树一帜。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相比之下较为积极,其人也正常一些,而斯克里亚宾本人及其音乐都非常癫狂。如果拉赫玛尼诺夫更像毕加索,斯克里亚宾则更像割掉自己耳朵的梵高。

参考文献:

[1]杨九华.西方音乐史普修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孙成木.俄罗斯文化一千年[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5]王文.斯克里亚宾和声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二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