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媒体时代下的“走转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媒体时代下的“走转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闻传播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全媒体时代真的来了!从互联网、手机短信、博客到今天盛行的微博,从平板电脑到智能手机,一句话,从传播内容到传播手段,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至此,“全媒体”概念近年来得到很大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全媒体”的“全”不仅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音像、电影等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收资讯的全部感官,而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管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

在这样“大兵压境”“兵临城下”的情势下,传统媒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按兵不动,只能束手待毙。应对全媒体时代,对于广大记者来说,最有效可行的方法就是“走转改”,这是传统媒体应对新兴媒体挑战的必然选择,是报纸、广播、电视工作者“化险为夷”、变被动为主动的“灵丹妙药”。

当前媒体“走转改”中存在的问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哪里是基层,如何“走”,“转”什么,“改”什么,这是摆在各级新闻媒体面前的重大问题。一些媒体缺乏研究,仓促上阵,导致报道缺乏新意。虽然报道量也是很大,但是,能令人记住的报道少,叫得响的专栏少。有的新闻栏目打上走基层的片花,内容换汤不换药,报道也没有新意。

有些走基层的记者,到基层采访走马观花,应付差事了事。有的即使下去了,心还在上头。到一个地方“蜻蜓点水”,收集几份材料,回到单位抄一遍,急急匆匆下去,慌慌忙忙回来。这样的稿子不仅质量差,而且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

许多媒体“走转改”活动既没有策划,也没有创新,由宣传部门安排,很容易造成记者“一窝风”地进村入户,采访也是“一阵风”。出现一个村有多拨记者前去采访,不仅给基层造成负担,也造成报道内容大同小异。有的媒体还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群众不认可,开展“走转改”活动的目的也难以达到。

“走转改”应力求“出神入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走转改”不光要有满腔热情,还要弄清“怎样走”“如何转”“改什么”。在这方面,笔者认为,要边走边学边思考,既要“身入”,更要“心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走基层,就是要走出高楼大院,跳出文山会海,把镜头对准基层群众,切实了解黎民百姓的衣食住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真正做到与他们打成一片,喜他们之喜,忧他们之忧。走基层,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基层的新闻大多是非常普通的,看似平常,如果是就事论事的报道,确实没有什么吸引力,也没有多少价值,记者就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够从一般中发现特殊,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越是有价值的新闻,越是来自基层的一线,来自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现场。

“走转改”要善于思考,多出精品。俗话说:“行成于思。”文风是由作风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作风,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风。改文风,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而是记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报道中的综合表现。记者整天和基层群众摸爬滚打在一起,有了群众的思想,有了群众的语言,改文风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惟陈言之务去”,用清新质朴、简洁明快的优良文风,令人感到清风扑面。

用制度保证“走转改”常态化

“走转改”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新闻工作者的毕生追求。新闻工作不息,“走转改”不止。从采、写、编的各个环节入手,确保落到实处,一以贯之。要建立完善的制约激励机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策划重大题材,培养记者深入采访的习惯。新闻报道部门在规范日常报道的同时,可以通过定期不定期地策划一些下基层的重大新闻采访活动,鼓励记者深入下去,让记者带着项目走。如规定记者要进一个村子、吃一顿农家饭、在农家住上一夜、完成一份调查、写一篇报道等,这些刚性规定,就促使记者走村入户,细心观察和体验。

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监督考核机制,组织考评人员对记者是否能到现场采访进行考评,对那些长期坚持在基层的记者,要在工资奖金发放上进行奖励,职务提升时优先考虑,而对那些作风不实的记者,要给予相应的处罚。

经常问计于民,增强新闻报道的互动性。“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办”,新闻媒体要进一步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了解老百姓在衣食住行、就业、就医、养老等方面的困难,了解到老百姓对改善民生的期待,也就找到了新闻报道的着力点,只有深入实践,走到群众中去,才能采写出富有生活气息,让百姓喜欢看的新闻作品。

总之,“走转改”并不是要走形式,它是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成长之基、成功之魂,在坚持“走转改”的路线中,传统媒体应凭借真实性、权威性的固有优势,再加上大量来自一线的鲜活新闻、独家新闻和深度报道,以及思想敏锐、观点前沿的评论,采用为普通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就可以将新兴媒体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作者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