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专家是这样被糟蹋掉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专家是这样被糟蹋掉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两年,“专家”似乎不招人待见。远的如刘涌案,一帮法学家帮着出“专家意见书”,收钱惹骂;近的如应对金融危机,国内的大小经济学家们每每预测落空,谬以千里,让国人大失所望;再近的比如茅于轼的“经济适用房不盖厕所”、孙东东的“上访的都是神经病”、钱文忠的“纣王是个好君主”等等“宏论”,招来一片非议。

但是,专家的名声何以这么不好呢?一方面当然是专家本身有问题,如有的喜为利益集团代言、有的不学无术信口雌黄、有的哗众取宠耸人听闻等等;但另一方面,媒体本身也脱不了干系。尤其是在“毁人不倦”的功夫上,下述招数又有几个记者没有参与其中、“共襄盛举”呢?

招数之一:路径依赖,把专家当“神”

这种做法来自最不动脑子的记者。这些记者似乎患上了“专家癖”,芝麻大点的事情都要找专家说一说。这种情形可以称为“为专家而专家”,或者说将专家“符号化”。

不仅如此,一些所谓大报大台的记者,往往出现把专家当“神”的路径依赖现象。要么把某位专家当万金油,政经文教婚姻家庭,都能看到这个专家的高见;要么集中使用某地域或某圈子里的少数几位专家,频繁地推出“老脸”。这样做其实极不负责任,以一当十不仅限制了意见交锋的可能,最终还会导致舆论意见的市场垄断。

招数之二:诱导采访,给专家挖坑

用这种招数的应该算是最坏的记者。这类记者并非真心希望专家提供意见,而是有意引导采访对象说出自己想要的某些话。如有的记者对某一争议案件已经有了倾向,但为了借助专家的口表达看法,他总是会隐瞒一些基本事实,或者根本不谈具体案情,而是就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采访法学专家。写稿子的时候,却把专家的观点加在具体案件的后面,从而造成专家对案件发言的假象。

还有的记者往往在电话采访的时候设置陷阱,对是否属于采访行为含糊其辞。在专家放松警惕的情况下,将专家认为是私下谈话的内容公布于报端。诱导采访看起来害的是专家,但最终损害的是媒体的公信力和职业操守。

招数之三:断章取义,捂专家嘴巴

限于篇幅或时间,新闻报道中的“断章取义”不可避免,但歪曲性的断章取义却最为专家诟病。“断章取义”的一般做法有:引述内容不全面,有重大遗漏;忽略具体语境,只取次要内容;夸大事实本质,耸人听闻;扭曲专家意思,造成歧义。

随着网络传播影响的扩大,专家的“名言”更达到了“一句顶一万句”的放大效果。按照维纳的反馈理论,从专家那里传向记者的消息天然有磨损的倾向,而媒体加工后的信息则有递增趋势,这一加一减会让新闻离事实有多远?所以,看到报道中专家的“奇谈怪论”,一定要查查其中的背景,否则,很可能是“穿井得人”的现代翻版。

招数之四:“业内人士”,吹专家泡泡

都市报上的家装版、房产版、汽车版的那些新闻骗子惯用的手法是,言必称“业内人士”。一个不被透露姓名、机构的所谓“业内人士”,受众怎么能相信他的话呢?谁又能知道这些以“专家”、“业内人士”面目出现的专家是货真价实的还是记者臆造的呢?除了让记者写稿子偷偷懒,除了忽悠大众去买广告商的房子、车子,这些业内人士恐怕别无它用。

招数之五:不懂装懂,“蒙专家虎皮”

“蒙专家虎皮”指的是记者在采访专家时的心态不恰当。有的记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却又懒得事先恶补功课,采访时看似频频点头,其实不懂装懂,成稿后也是佶屈聱牙,表达不清。这类报道常见于一些所谓的全国性财经媒体,虽然满眼都是专家,但有时候就是看不懂到底要说什么。其中之故可能不在专家,而是因为记者自己不知道专家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还有的记者因为多次采访专家,心态随之也“专家”起来,要么主持节目时满脸深沉,喋喋不休,要么写稿时爱下结论,却总出毛病。他们忘记了,新闻报道中使用专家观点,不仅是出于增强权威性和传播效果的需要,而且是因为专家本身就是重要的消息来源。按照罗斯科的说法,新闻报道的“知晓性知识”本质“使得记者必须依赖新闻来源”。而专家不同于一般新闻来源之处在于,他们本身就是新闻媒介依赖的重要资源,这使得专家实际上拥有了其他新闻来源难以获得的话语权。

专家的意见、批评对于促进新闻更好地服务公众、服务社会不无裨益。既然如此,记者何必跳出来抢专家这个名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