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岁月痕迹 第32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岁月痕迹 第3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导引:

岁月像一把雕刻刀,永无休止地雕琢着世间万物,也镌刻着形形的人生。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心上已经刻上了几道纹路,我们的心里已经珍藏了许多东西……

美文一

那一朵云的温暖

文/李宽华

晴朗的日子里,我常坐在小院中望着天空发呆。湛蓝的天空,一朵又一朵云从我眼中走过。有时,它走得飞快,迈着急匆匆的步子像在赶路;有时,它的步子轻柔缓慢,走上半天,也不过是从一个树梢抵达另一个树梢。云,一直都在行走着。看的时间长了,我甚至能听见云的脚步声,那声音轻微细小,如同祖母细碎的脚步。

祖母踩着我的目光,给花盆中的青菜浇水。院子里的盆盆罐罐种满了菜椒、韭菜、茄子……原本用来种花的盆,祖母却种满了青菜。曾问过祖母怎么不种花,祖母说,菜比花要耐看啊。菜怎会比花好看呢?心中不解却也不再去追问。多年后,我才明白,那一盆盆青菜,不过是无法下地干活的祖母对土地和劳作的另一种寄托。

祖母忙完了,坐在我旁边,我又把目光抛向那些云朵。小院是安静的,家人都各自出门忙碌着,只有我和祖母困在小院中,守着一方蓝天,一朵白云。

那时,只有15岁的我,还不能接受双腿再不能走路的现实,常常是哭完了,闹够了,便呆呆地望着天上的云,一句话也不说。祖母却有说不完的话,她轻声絮叨着一些陈年往事,我从不打断祖母,尽管那些话我已听过许多遍。

祖母从不会说到我的病,说到我不能行走的双腿。有一回,邻居来串门说,这孩子真可怜,不能走路了,以后可怎么办呢?祖母转头看我,我望着天上的云,默然无语。祖母轻声说:“不可怜,我们家孩子挺好的。”祖母不说,也不许别

人说。

静默的时光里,一朵又一朵云从我孤寂的内心走过。我自言自语地说:“我要是一朵云该多好。”祖母说:“云也是被风吹着走的,由不得自己啊。”我望着祖母,一脸茫然。若干年后,当我渐渐走出内心的困境,才慢慢懂得了饱经沧桑的祖母是在跟我说,要我接受这无法改变的苦难。只能默默地接受,像被风吹动的云一样,平静,淡然。

我挪着小板凳要去倒水喝,祖母起身帮我。每次,我都执拗地说,我自己能倒。祖母说,水热啊,会烫着你。倒上开水后,祖母把水杯放在我面前的桌子上,然后轻轻地转一下水杯,水杯的把手就朝向了我。这个细微的动作,是在祖母给我倒了许多次水后,我才注意到的。没人知道,那轻轻地一转,曾在我心里掀起了怎样的波澜。

得病最初的日子,内心的苦闷和茫然,常常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是如此荒寒。是祖母那悄无声息的一转,把一个叫“温暖”的词,留在了我的内心深处。

岁月翩然,流云飞走。80多岁的祖母渐渐不认得我,不认得她所有的亲人,也不知该何时吃饭喝水,整日呆坐在院中望着天上的云。我坐在祖母旁边,给她梳理花白的头发,喂她吃饭。我摇着轮椅去给祖母倒水,水倒好后,我把水杯放在祖母面前,祖母看看我,伸出手,把水杯轻轻一转,把手就朝向了我,一如当年。我的眼泪哗地流了下来,已经记不清我名字的祖母,却还记得帮我转动水杯。

流年暗换,我早已不再羡慕一朵云的行走,而祖母也已故去多年。窗外,小城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我常会想起小院里的蓝天白云,想起祖母陪我走过的那些时光,想起那一朵云的温暖。(选自《今日文摘》2011年第19期)

感悟:

文章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朴实的文字间洋溢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在读者看来“那一朵云的温暖”就是祖母的爱呀!

美文二

童年的“茶人茶事”

文\王永祥

我的老家在皖南黄山脚下,离享誉中外的名茶“黄山毛峰”原产地不远。由于水土和气候的关系,家乡自然也出产茶叶。在我们老家,放眼望去,村落附近的丘陵山坡,农舍前后的菜园屋角,到处都生长着一簇簇低矮的茶树,一年四季,常绿不败。我的童年时光,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家乡的一切,留给了我太多的记忆。

每年的三月中旬开始,茶树就开始绽放出小小的嫩芽,一夜春雨,如同及时的催化剂,把棵棵茶树刷得愈发碧绿,惹人喜爱。这时茶农们就开始忙碌了,清明节前,茶树的小芽刚刚露出叶苞,为了让新茶卖个好价钱,茶农们不忍心地开始采摘毛尖,精心制作成“明前茶”上市。清明节后半个月内,随着季节的变更,茶叶生长速度加快,这时采摘的新叶比毛尖稍大一点,采制的茶叶称之为“雨前茶”,也属上乘之品,但比“明前茶”档次低一点。“谷雨”一过,气温又高了不少,空气中的湿度也高了,茶树如同雨后春笋,一天一个样。重点茶区的茶农最忙了,为了赶季节,他们常常会请一些外地的熟练人员来帮忙,我们家乡的妇女便是首选了。我还记得我小的时侯,妈妈和奶奶曾连续几年到黄山茶区“打过工”。

采茶季节,白天忙着采摘、晾干叶片,夜幕降临之后,家家都烧起大锅杀青、烘炒。入夜,走在村中蜿蜒起伏的石板路上,从各家各户传出来杀青的“霹啪”声和烘炒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新茶的清香,闻着沁人肺腑,听着叫人心醉。

这季节你到农家做客,主妇们端上来的必定是一杯清澈喷香的新茶。我清楚地记得,每天清晨妈妈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用一大把茶叶泡成一搪瓷缸浓茶,端放在奶奶的床前,供她老人家享用。我曾经“偷饮”过这种茶,可谓苦不堪言,但奶奶连说“过瘾”,当时我实在想不通。奶奶七八十岁时,听力正常,视力尚好,腰板硬朗,白发甚少,据说和常年喝这种茶有关。

上世纪60年代,我在外地参加了工作,这期间很少在茶季回到家乡,关于茶的新闻自然也看得少、听得少了,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每到茶季,脑子里会浮现出很多茶的联想。

时至“雨水”,“春分”即至。每天,当我呷进第一口茶的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的茶

来……

(选自《茶·健康天地》 2011年第6期)

品读:

泡一杯淡淡清茶,听一曲柔柔音乐,静静地听岁月踏过心灵的脚步声,是何等的惬意。茶,似乎与生俱来就有一种能够让人舒服、淡定的力量。读了本文更是让人备感亲切。

美文三

又见槐树花

文/徐 畅

吃过晚饭,带小儿去楼下散步,小儿快乐地在我身边跑来跑去。不一会儿,他兴奋地跑来告诉我:“妈妈,槐树开花了。”说着,他不由分说地把我拽到那几棵槐树前。果真有几串槐花开放了,散发出甜丝丝的幽香。

望着小儿甜甜的笑脸,闻着幽幽的槐花香,恍如回到了我的童年。

那时候,我们最盼着槐花开了。春末夏初,榆钱落后,槐树便纷纷长出了一串串的花蕾,不几天,槐花便在我们的期盼中悄然绽放,整个小山村都笼罩在槐花那略带甜味的香气中。嘴馋的小孩子们便拿着长长的钩子,提着小篮子来到树下,几个大点儿的孩子负责钩,小一点儿的负责捡,不一会儿,地下落了厚厚的一层槐花,我们边往嘴里塞,边往篮子里捡,晚上还能吃上香甜的槐花饼。

在我们那贫瘠的童年,槐花曾带给我们多少期盼啊!

槐花开了,端午节就快到了,妈妈会拿出前一年收获的小米、糯米,用大盆泡上,这是准备包粽子用的。我们每天都要提醒妈妈“该换水了”。妈妈会笑着骂我们是馋猫。端午节终于到了!那天,我们再也不用妈妈喊就早早起床了,去西边草甸子上采来带露水的艾蒿,据说这散发着些许苦味的艾蒿挂在门边上可以避邪,我想这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但艾蒿确实可以驱蚊。

吃过早饭,奶奶会翻箱倒柜,找出各色小布边,五彩的丝线,还有红纸,开始给我们做荷包,叠葫芦。妈妈把已晒干的竹叶、马兰花放在大锅里煮,待竹叶、马兰花煮软后就可以包粽子了。我们围坐在奶奶、妈妈身边,看她们做荷包、包粽子,奶奶边干活边给我们絮絮叨叨讲一些端午节的旧风俗,妈妈不时笑着附和一两句。每当回想起儿时的这一情景,我那被生活和岁月磨砺得粗硬的心里便会涌起感动和柔情。

奶奶的荷包、葫芦完工了,妈妈的粽子也包好了。我们脖子上挂着五彩的荷包,嘻嘻哈哈地帮奶奶往门上、窗上贴葫芦,还会有人自告奋勇地烧火煮粽子。每年的端午节,妈妈都会在煮粽子的锅里放一些咸蛋,妈妈说吃了这样的蛋会一年都好运。不一会儿,开锅了,那粽子的甜香、竹叶的清香、鸡蛋的咸香一齐散发出来,微风吹过,送来阵阵艾蒿的苦香,槐花的幽香,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沉醉了。

那遥远而古老的故乡啊!你永远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那五月的槐花哟,你将永远在我心灵最柔软的一隅绽放!(选自《小品文选刊》2011年第1期)

思考练习:

1.认真阅读下列句子,体会作者在加点词语里所蕴含的情感。

不一会儿,开锅了,那粽子的甜香、竹叶的清香、鸡蛋的咸香一齐散发出来,微风吹过,送来阵阵艾蒿的苦香,槐花的幽香,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沉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你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