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毕淑敏:幸福守望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毕淑敏对幸福的感知和体会,是多年来的人生经历一点一滴铸成的。
她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中,1969年,不满17岁的毕淑敏,参军去了平均海拔5000米、空气稀薄的藏北高原。当时与她同去的共有5个姑娘,她们是此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批女兵。
她在阿里整整当了11年兵,学了医,见过死亡,深知生命短暂,又整日面对大雪封锁的山,深感人类渺小。她曾经背负武器、红十字药箱、干粮、行军帐篷,徒步跋涉在无人区,攀越6000多米高的山时,心跳加剧,头上顶峰云雾缭绕,脚下渊薮深不可测,年轻的她第一次想到了死。
1980年毕淑敏转业回京,做医生,结婚生子。1987年,毕淑敏在父亲的鼓励下,用一周时间完成了中篇小说《昆仑殇》,第二年,作品在《昆仑》杂志发表,一炮打响,并获得第四届"昆仑文学奖",也让她跨入了文坛。坚持了一段时间边行医边写作的生活后,毕淑敏发觉一心不能二用,两者必须择其一。那时候,她是北京铜厂卫生所的所长,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调她去做专业作家,毕淑敏犹豫了足足两个月,放不下已经做了22年、吃过苦救过命、情有独钟的医生行业,也对以后的创作没有把握。最后她还是选择了一心一意写作,为了更有底气,她认真地读中文专业,拿下文学硕士,后来又攻下心理学博士。
王蒙说:“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规规矩矩的作家与文学之路。”认为她善意而冷静,称她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她正视死亡与血污,下笔常常令人战栗,如《紫色人形》、《预约死亡》,但主旨仍然平实和悦,她是要她的读者更好地活下去、爱下去、工作下去。”
2008年,毕淑敏在将近4个月时间里,用自己辛辛苦苦写作半生所得的稿费(近40万人民币),和儿子芦淼一同乘“和平”号从日本横滨开始了长途航海旅行,其间经过了数十个国家,并到了一些还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成为首批中国环球旅游者。这次旅游造就了一本书――《毕淑敏母子航海环球旅游记》,书中优美的文字、精彩的照片、开心笑脸的毕淑敏,无不诠释着两个字:幸福!■
(摘自《中国女性》)(责编 达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