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谚语:不容忽视的教育民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谚语:不容忽视的教育民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谚语,就是由广大劳动人民集体创作、流传和享用的简练、形象、通俗的定型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并反映这一共同体的美好愿望。谚语作为一种口头语言表达形式,它隶属于民俗,是语言民俗。

教育民俗是指广大中下层的城乡劳动人民围绕教育活动领域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语言、行为和心理的复杂集合体,是一种民间教育文化,集中体现了这一教育共同体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教育民俗是以语言、行为和心理的复杂集合体作为研究对象,而语言又可分为教育谚语、歌谣、故事、成语、格言、歇后语等。教育谚语是教育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民俗中直接涉及教育或与教育相关的谚语称为教育谚语,教育谚语具备教育民俗的基本特征。教育谚语表现着人民群众世世代代教育生活的经验和教育哲理,反映着民众的经验性教育规律总结、教育智慧和教育愿望。教育谚语的研究有利于引起人们对这一教育民俗资源的重视,对于理解日常生活中教育的意义,对于教育研究目光的转向,对于保护民间教育资源,对于研究中华民族教育心理传统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谚语反映教育观念方面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重教、早教和终身教育三方面。

第一,重教。如“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缩减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将教育的重要性与长期性通过简单对比形象地展现了出来。又如“铁不打不成器,子不教不成才”“镜子不擦不亮,孩子不教不成”“井要淘,人要教”“家有黄金着斗量,不如养儿送学堂”“山要深化,人要文化”,“生意不如手艺,产业不如学业”等,从不同方面进行类比,突出强调成才、成人、有文化都需要通过教育的培养,接受教育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的从反面强调必须接受教育,如“儿子不教拾垃圾”。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眼中,教育是改变他们命运的良径,受过教育的人、有文化的人是受人尊敬的,是有地位的。这种重视教育的良好民俗,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教育的愿望与美好期待,正是凭着这种热情与信仰,才会出现像湖北蕲春这样的“教授县”,才会出现许多贫困但成绩优秀的大学生,才会有许多父母“砸锅卖铁也让孩子上学”的一幕幕感人场景。中华民族重教这一优良传统在教育谚语中得到了极好的体现与说明。

第二,早教,即希望早学、极早接受教育的观念。如“教育子女从幼始”“远行要趁早,教育要从小”“种秧要趁早,教子要从小”“杂草铲除要趁早,孩子教育要从小”等,都是从正面积极倡导从小要教育孩子,为以后奠定基础,就像远行、种秧、铲除杂草一样不能太晚。广大劳动人民总是从他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中寻求合理的迁移,提出他们对教育的看法,很有天人合一的哲学色彩。当然有些看法虽不尽科学,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但作为经验性总结不乏智慧之光。

第三,终身教育的观念。教育谚语中比如“活到老,学到老,活到八十还嫌少”“活到老,学到老,九十九岁还学巧”“活着一辈子,学着一辈子”“不怕人老,就怕心老,不怕不知,就怕不学”等,其实都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延伸强调。这些经验之谈虽缺乏科学的系统性,却用极为通俗的口语化语言向人们表达了一种积极进取的学习愿望,向人们彰示了即使到老也要学习,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做一个“新”人。

教育谚语中表达“教学”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教”,一是“学”。

在“教”上,主要是教学原则和方法。而在教育原则和方法中,身教、严教、体罚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例。关于身教的如“帮敲不如言教,言教不如身教”“身教胜于言教,父母当好向导”。由此可见,大众的教育原则是以言教和身教为主的,而身教又重于言教。再如“若要教子,先要教己”“先正自己,后正儿孙”“父母是子女的样子,子女是父母的镜子”等都从正面强调父母身教及家庭环境的重要性,反面强调的如“大人爬墙,小人学样”“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子偷瓜盗果,儿子杀人放火”等。

身教是一种榜样,是一种影响力。以身教为主,然后才是善诱、循序、因材等。身教不奏效,则必须采取严教与体罚,教育谚语中有关严教与体罚的不计其数,如“响鼓要重敲,好儿也要严教”“严是爱,宽是害,不教不育有祸来”“严是爱,松是害,松松垮垮害三代”“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爱在心里,狠在面皮”“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教子不严,留个祸仙”“骄子骂母”等,都是强调一定要严教,只有严格对孩子才是负责的,严就是爱。不仅要严,犯错时还要体罚。如“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成才”“棒头出孝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鞭子本姓竹,不怕书不读”“放下棍子,宠坏孩子”,等等。教育惩戒是必要的,但过分的教育体罚未必是件好事。教育谚语如此强调教法,强调身教和严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传统教育的出发点在于授以道义和进行规范约束,而这一教育心理传统仍然存在。

在“学”上,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原则、途径和方法等,以学习的原则和方法为主。第一,劝学――学习的价值。如“肯学之人如禾稻,不学之人如蒿草”“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平时不好学,用时抱佛脚”“平时不用功,用时发了昏”“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也是从正反两面强调为学要认真及时,端正态度。从中也可以看出民众的教育心理,肯定学的价值,认识到学习与一个人的人生幸福密切相关。努力学习是有价值的,前途是光明的,否则以后会吃苦头的。

第二,学习态度――自谦。学习要谦虚,忌自满、骄傲,如“学问无限,人寿有限”“读不尽世间书,走不尽天下路”“不耻下问长学识,耻于下问自欺人”等,强调自谦、好问、永不满足地学习。

第三,学习的途径――读书。我国长期以来称上学为“读书”,教师的职业因此被称为“教书”。读书几乎就是学习的同义词。如“三代不读书,放出一窝猪”“谁吃饭谁饱,谁读书谁好”“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有地不种荒一年,有书不读荒一代”“读书使人少过,书读智多,酒多人颠,书多人贤”等都是强调读书、学习,读书有很多益处。

第四,学习的原则――自学。如“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三分教,七分学”“树靠人修,学靠自修”“同台吃饭,各自修行”“靴子穿自己的合脚,只是靠自己学牢靠”,等等,如此形成了我国传统教育自学的良好传统。

第五,学习方法――勤学博学、苦学。教育谚语中十分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学习的秘诀无他,唯勤奋苦练而已。看看关于学习方法的谚语你会感觉学习永远有益,只要有可能就要尽力学、多学、博学,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关于勤学的最多,如“教子千方莫若勤”“眼过千遍,不如手到一遍”“学习如赶路,不敢慢一步”“斧钝要勤磨,人笨要勤学”“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学问勤乃有,不勤腹空虚”,等等。关于苦学的,如“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饱尝才能知味,苦学方能成才”“功名无诀窍,成名在苦读”,等等。此外,关于惜时的有“寅时不起误一天,少年不学误一生”“清晨不起误一日,幼时不学误一生”。关于好问的有“边学边问才有学问”,“多问不吃亏”,等等。

反映教师与师生关系的谚语主要有五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重要性。“为人师表,不可涂草”“不忘春风教,常怀化雨恩”“教养之恩,山高水长”,从正面肯定教师为人师表,春风化雨,教养恩德;“今天哄了学生娃,明日骂名留天下”,“务不好庄稼一料子,教不好学生一辈子”,从反面言及教师的责任重大,不可儿戏。

第二,教师的素养。“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三两颜色开不了染房,半瓶墨水教不了学生”“师傅不明徒弟拙”等,教师要教好学生,必须得肚子里有东西,否则只会坏孩子前程。

第三,教师的教育方法。“为师之道,贵在引导”“要当先生,先当学生”“三分靠教,七分靠学”“千个师傅千个法,一个师傅一把尺”等。

第四,教师的经济状况。“十只黄猫九只雄,十个教师九个穷”“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子王/猴子王”。可见,古时教师是十分贫穷的。

第五,师生关系。“师生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严师出高徒”“先生不在家,学生打八叉”,等等,强调尊师的传统。

总之,教育谚语反映了广大民众的教育心理特征:学重于教,主张勤学苦练,重视请教和从师,维持着对教育的朴素信仰与美好期待。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