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的再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在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方面,并没有太多的改革,人们的认识和作法很多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为此,本文提出一些浅见,以供探讨。
【关键词】市场经济成本;认识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价值的主要构成部分。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著名公式和有关成本价格的论述,可以得出成本就是商品生产者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的必要劳动价格的货币表现。就社会再生产而言,产品成本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补偿尺度,如果产品的成本耗费不能得到补偿,简单再生产就无法进行。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生产耗费和社会补偿是对立的统一,任何商品的生产耗费都是个别商品生产者的事情,而补偿则是社会的过程,生产商品的耗费要求得到补偿和能否得到补偿是两码事。所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过程,迫使商品生产者降低成本。在一定的销售量和销售价格条件下,生产商品的成本水平如何,决定利润的多少,进而决定该商品扩大生产或停止生产的可能性,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个别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其成本的高低决定其利润的高低。因为在公式w=c+v+m中,商品价格w先由市场制订出来,成本(c+v)越高,利润m越少,因为m=W一(C+V),成本(C+V)如果不小于w,就会赔本,生产数量越多,赔钱越多,迫使企业降低成本,否则企业停止生产。这就是成本对生产经营的决策功能,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成本否决”。
1.扩大成本的内涵和外廷
树立全面成本管理观念。在公式W=C+V+m中,(c+v)这部分是指成本的经济内涵,是生产商品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耗费。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产是凭借高科技进行的,在商品的价值中,科学技术的含量越来越高,比重越来越大,这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我们可以推定,科技含量低的产品生命经济周期将缩短,很快就会被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所淘汰。由于受计划经济的传统思想影响,人们在成本内涵中一直没有包含科学技术的部分。我国会计一直把科技这种无形资产耗费放在期间费用中,这就扭曲了成本价格,使人对利润的形成产生错觉。在产品生产中既然应用了高技术,而在成本中却不包括高技术劳动耗费,使人无法理解。所以,成本的内涵中应包括科学技术转移过来的价值,这样才便于企业进行成本管理。
伴随成本外延的不断扩大,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不能只把着眼点放在生产过程,而应该着眼于全部的生产经营过程。所以,要使企业降低成本,应该首先从产品设计成本开始。在产品设计时,如果没有充分考虑价值工程,就会使设计成本过高,这是在生产过程中怎么努力也降不下来的。比如国产载重汽车,如果设计载重量为8吨,若装上10吨货照样能安全行驶,那么这种保险系数过大的多余功能,势必造成成本上升。而日本的载重汽车,负荷超重一点行驶就感到吃力。因此,成本的外延应扩大到设计成本。产品生产出来以后,不等于成本管理已经结束。因为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是增加利润,而减少销售费用,降低销售成本,则是增加利润的一条重要途径。产品销售出去后成本管理并没有完结,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售后服务,因此售后服务成’本,理应包括在成本管理范围以内。笔者认为,成本的内涵和外延应当扩大,以利于实行全面成本管理。
2.改革成本核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革。
2.1成本项目中应包括产品的科技价值
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成本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要想真实地反映产品成本,必须正确核算产品应负担的科技价格。凡是外购的专利与专有技术,都有实际价格,应当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和产品产量,进行分配,计入产品成本;自行开发研制的技术,应根据市场公允价格或评估价格计算。产品成本中包括科技价值,才能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成本管理,才能使成本管理上升到一个新水平。
2.2产品成本中不应包含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一般都把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列入成本,这是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尽管废品损失往往是因材料、工艺等方面的问题造成的,但也应看到涉及材料采购、材料检测、工艺鉴定和人员操作等环节的问题,由产品来负担废品损失的理由怎么讲也不充分。再者,实际工作中有些也很难分清具体原因,至于停工损失,在企业里普遍存在,要把停工损失计人成本,那么成本恐怕就难以计算了。笔者认为,为保证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可靠性,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应该排除在成本之外。
2.3不能过份强调直接人工,间接费用分配也不能以人工为主
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重视人工成本,而轻视产品成本主要部分的原材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以直接人工或直接人工工资数额为依据,将间接费用人为地分配到产品和劳务中去。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得到广泛应用,资本有机构成也越来越高,生产所需的人工越少,相应的原材料消耗比重也会加大。越是技术先进的企业,产品成本计算中的间接费用分配越是应该以成本中占主导地位的项目为依据。比如,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和服务,应当以直接工时或直接工资为依据设备先进、用人工少、材料消耗大的企业,应当以原材料为依据;施工企业应以工程面积为依据;开发研究项目应当以项目本身为依据。
2.4要注意定额和标准的变动性
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中,在计算成本要素差异或进行分配时,以定额和标准为依据。但这种定额和标准只不过是过去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数据,不能随物价涨跌、生产流程的改进和高新技术的应用而及时得到修正,不能正确计算成本。如果以过时的定额和标准去考核、控制成本,就会失去公正性。建议在使用定额和标准时,应采用实物量,然后再换算成货币金额。
2.5无论成本归集和分配,都要予以精确计算
传统的成本核算多数是手工记账,所以一直强调“重要性原则”,省略了一些太复杂的数据,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大量应用微机的条件下,就不能再强调简化核算,而应当力求准确地计算成本,为全面成本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