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细读文本 适时捕捉 合理生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的生成是相对于教学预设而言的。光有教学预设而没有课堂上的生成,课堂会显得呆板;教师不进行教学预设而“脚踩西瓜皮”式地生成,则难免会脱离教学目标。因此,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但不管是预设还是生成,都离不开教师的语感这一至关重要的教学因素。作为语文老师就应具备对语言文字特有的敏感,这种敏感来自于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也取决于对课堂生成的及时、准确的把握。
一、生成取决于课前的研读
教学细节最能体现教师文本细读的功夫。两位教师在同题异构教研活动中同时执教《赵州桥》,同样教学了“爪”字的两种音义,但过程与结果迥然不同。
【案例一】
师:“爪”字既可以读“zhuǎ”,又可以读“zhǎo”,有什么区别呢?
生: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师:课文中写的是龙爪(zhǎo),这和鸡爪(zhuǎ)有什么不同?
生:哦,我明白了。人们把皇帝比作龙,总不能把皇帝比作。因此,龙的叫“zhǎo”,鸡的叫“zhuǎ”。
师:读“zhǎo”的还有哪些词?
生:鹰爪、虎爪、狼爪、爪牙……
【案例二】
师:“爪”字的两种读音在意思上是有区别的,大家赶快查查字典。
生:读“zhǎo”时有两种意思1.动物的脚趾甲;2.鸟兽的脚,比如前爪、鹰爪。
生:读“zhǎo”时意思更大,读“zhuǎ”的时候意思更小,专指“zhǎo”的第二种解释。
师:没错,课文中写“前爪(zhǎo)相互抵着”,特意强调是“zhǎo”,就是与“zhuǎ”相对而言的,应选“zhǎo”的第一种解释:动物的脚趾甲。平常说的“鸡爪”的“爪”在特定的语言中也读“zhǎo”,比如“母鸡为了保护小鸡,举起了锋利的爪(zhǎo)与狗搏斗”。
以上两个案例,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两点思考。从宏观来看,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中指出通过使用工具书来理解词语的重要性,第二个案例就体现了这一学段目标。从微观来看,第一个案例,表面上看学生思维敏捷,表现得相当精彩,但这种精彩只是浮于浅表的。原因就在于这位老师对“爪”字两种音义的理解非常主观,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以这种理解为支撑,学生自然也就曲解了词义。其实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爪” (zhuǎ)的词义只局限于(zhǎo) 的第二种释义。对文本的细读有时就应细到不太起眼的多音字。
二、生成取决于课堂的捕捉
课堂的生成既能检验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度,又能折射出其教学机智。我们的课堂不可能是水到渠成、一帆风顺的,总会从学生那儿发现一些错误或不足。教师要时时关注学情,针对学生出现的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并适时点拨。两位教师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时遇到一个同样的问题,但发现和处理的情况却不同。
【案例一】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生: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生: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首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教师未发现学生的误读)
【案例二】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生: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生: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首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师:刚才两位同学朗读出了一点小问题,听出来了没有?
生:第一位同学把“有”读成了“是”,第二位同学把“曲”读成了“首”。
师:是啊,不仔细听还真听不出来呢。请大家思考一下,把“有”改成“是”好不好?
生:更好了,变成了打比方的句子,把秋天的雨比作五彩缤纷的颜料。
生:不对,用“有”字更好,“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是把秋雨当作人来写,因为只有人才会有颜料。
师:当作什么样的人来写的呢?
生:应该是画家,只有画家才会有五彩缤纷的颜料。
师:或者说是热爱秋天的而又爱画画的小朋友,大家千万别再读错了。那么,把原文中的“一曲”读成“一首”行吗?
生:不行,这样就有两个“一首”,感觉有点重复。
师:说得对。中国的语言文字极其丰富,作者在用词方面的确高明。同学们今后在习作中也要尽量避免词语的重复使用。
在中年级,学生读错的现象较为普遍。但这并不可怕,关键是语文老师要运用我们对语言的那份敏感,去发现,去纠正,去引导,去品赏,去提升。后一案例中,老师发现了学生的错误并做出了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了解作者用词的意图,感悟用词的精准。语文老师对字词的敏感是一种教育机智,也就是这种教育机智往往会引发课堂的精彩生成。
总之,教师要有自觉的“语文意识”,课堂才会充满“语文味”。正如王尚文先生所描述的:我们只有用自己的语文意识去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引导学生用语文的眼睛去看文本,用语文的心灵去感受文本,主动地去关注课文中的言语现象、言语形式,才会使课堂充满语文的气息,才会让学生在语言的习得中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