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劳动力流动与区域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劳动力流动与区域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前广东各地区的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人才流动不尽合理,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粤东、粤西、粤北)人才紧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这不利于广东确立人才“第一优势”,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不利于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升级,不利于劳动力进一步转移。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分析“双转移”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问题,从流动意向的角度指出劳动力“单向”流动的产生原因,并提出对策措施,以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双转移”战略 劳动力流动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一、引言

广东欠发达地区经济规模小、产业层次低、低水平人均收入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是长期困绕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难题。仅占广东面积约30%的珠三角地区,2010年GDP占全省比重约80%,2010年珠三角人均GDP是广东欠发达地区(粤东、粤西和粤北)的3.7—4.4倍。为了促进广东省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加快广东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2008年5月广东省出台《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简称“双转移”战略)。所谓“双转移”战略,即“珠三角”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部分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部分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广东实施“双转移”战略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高标准地建设一批产业转移工业园,构建产业转移的载体,并以项目为带动,推动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率先转移。与产业转移相适应,广东的劳动力转移也成效显著。从劳动力来源看,2010年广东本省农民工比2007年净增加248万人。从劳动力去向看,2010年珠三角地区(不包括穗深两地)的劳动力比2007年减少122万人,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分别增加12万人、1.5万人、25万人,珠三角地区劳动力过于密集的态势正得到缓解。

但与此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广东劳动力市场越来越显现出总量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明显特征。特别是近几年来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加快,产业技术工人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珠三角地区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另一方面,广东农村又沉积大量富余的劳动力。同时,粤东西北地区每年输出的考上大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数量和质量在提升,但学成归来者数量很少。所以,和珠三角地区相比,粤东西北地区对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已有的人才也倾向于向珠三角核心地区流动,形成与“双转移”相反的流动趋势,对劳动力在当地实现向二、三产业转移造成障碍,即所谓的劳动力“单向”流动。

二、劳动力“单向”流动的产生原因

以下将从影响劳动力流动意向的主要因素分析劳动力“单向”流动的原因。

1、预期收入差异

区域间的劳动力流动也可以引用国际间劳动力流动的分析模型,即劳动力价格的差异是劳动力“单向”流动的最根本原因。

根据该模型,假设广东省劳动力总存量为OO1,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珠三角地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该地区的劳动力为OL1,而粤东西北地区由于仍然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劳动力存量为O1L1。珠三角地区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高,工资水平也高,为Wz;粤东西北地区劳动的边际产出低,由劳动边际产出所决定的工资水平也低,为Wo。由于区域之间存在劳动力价格差异,经过技能培训后的劳动力特别是高素质人才在高工资的驱动下,流向珠三角地区工作而不选择留乡发展。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珠三角地区的生产成本(劳动力转移后工资为WE),但却阻碍了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该地区的发展,同时也造成粤东西北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产品设计人才和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2、产业结构差异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关系,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结构优化的牵动作用,人才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突出。珠三角地区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且毗邻港澳,在土地、劳工、环境和资源成本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率先发展起信息产业、金融服务业、物流业等以高素质人才为基础的产业。从工业化水平上看,珠三角地区城市都处在工业化中后期,而粤北和粤西多数城市尚处在前工业化或工业化初期阶段。因此,由于粤东西北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于珠三角地区表现出低端的特征,这也必然会使粤东西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人才差距进一步拉大。

3、教育培训机会差异

农村劳动素质偏低是劳动力产业转移与空间转移不协调,两者发展失衡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农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劳动者掌握更多的种养技术,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发展要求劳动者具备更多的专业技术,乡镇企业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换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素质较过往有所提高,但从总体素质来看,仍然较低。以教育资源为例,省内的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及以上的学历教育,基本都是在珠三角地区完成,这部分应届毕业生回到粤东西北地区的可能性也比较小。一方面,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出去;另一方面,企业难以在农村找到具有专业技术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向城市、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因此大量已完成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并没有在粤东西北地区内实现空间转移,而是以劳动力输出方式在流向珠三角地区。

4、就业环境差异

粤西地区由于受自然环境、发展历史和经济基础等影响,经济发展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一方面不利于留住人才,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如调查数据显示,有31.38%的人才认为所在工作城市不是理想的就业城市,其中30.3%的人才认为所工作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有29.1%的人认为工资水平低、26.9%的人才认为该地区发展前景不好。44.7%的人是通过熟人推荐获得就业信息,在获取招聘信息的多种渠道中所占比例最大;有22.7%的人认为招聘渠道不畅通和非常不畅通。另外在企业制度建设方面,企业还没建立起合理、完善的各种制度以及良好的机制,来确保员工安心工作、自我提高、晋升空间等,致使人才流失。

三、结论和对策

上述分析表明,造成劳动力“单向”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体出于成本—收益考虑,还是从产业结构的不同,或者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这些因素会导致人才差距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广东经济均衡发展要求劳动力在省内的循环流动与之相匹配,在实现珠三角地区人才一体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的人才一体化,形成人才在全省“大循环”的格局。

1、构建区域合作治理结构

区域合作可以实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同时,区域合作为要素流动、有效分工提供了保障,促进要素向最优区位流动,促进区域经济专业化的深化,保障经济运行效率与效益。2008年粤北山区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为54.9∶19.8∶25.3。大量劳动力集中在第一产业,说明山区劳动力潜在的供给能力较强。粤北山区及东西两翼土地面积是珠三角的3.3倍,人口是珠三角的2.3倍,而用地价格只有珠三角地区的1/3—2/3;劳动力价格仅为珠三角的2/3;电价也普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投资成本优势明显,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加强珠三角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与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2、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机制

2012年2月广东省政府公布了粤东西北三个区域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要使粤东西北成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粤北山区的资源优势以及东西两翼的临海优势。培育多个增长极,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2012年广东“三个规划纲要”提出各区域的空间布局,其中粤东地区要构建“点圈一体、块带结合”的空间发展布局;粤西地区要构建“三核、四轴、两屏”的国土开发格局和“三区、四带”的产业空间布局;粤北地区要构建“五极、七轴、三片”的空间结构和“融南联北、承东拓西、区内协调”的区域布局。

3、加速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

(1)加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转移能力。加强劳动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力素质,克服劳动力转移中劳动力素质和人力资本的瓶颈制约,提高劳动力转移能力,有效缓解劳动力资源数量与质量的结构性矛盾,满足粤东西北地区实施“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对劳动力转移的要求,加快劳动力转移进程。

(2)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增强吸纳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将人口城市化发展从强调劳动力转移转向强调承接产业转移,以广东实施“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为契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高工业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增强粤东西北地区吸纳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加速劳动力本地转移和集聚,提高地区人口本地城市化水平。

(3)提高城镇设施水平,增强容纳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坚持以人口集聚为核心的集中城市化道路,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镇设施水平,扩大城镇容纳能力,增强城镇吸引能力,为粤东西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实现劳动力转移提供载体和平台,为人口城市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

(4)推进转移劳动力“市民化”进程,提高人口城市化质量水平。解除包括户籍制在内的各种阻碍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制度约束,承认转移劳动力的“市民身份”,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各项社会福利事业,给予转移劳动力应有的“市民待遇”,让转移劳动力实现完全的社会融入,实现转移劳动力职业转移、地域迁移、身份转变三位一体的人口城市化过程,提高粤东西北地区人口城市化的质量水平。

4、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法规建设,依法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益,要重点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一批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和创业品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全省各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工作更好开展。二是以制度创新为手段,建立有利于劳动力转移和集聚的劳动力市场机制,要打破城乡分割壁垒,消除劳动力流动和集聚的行政,实现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的平等竞争就业,使城乡劳动力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三是结合产业发展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增加智力密集型就业机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就业弹性高的中小企业、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家庭服务业发展,扶持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的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力增效应,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就业。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1[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 李培祥:广东西部地区人才流动意向特征及原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24).

[3] 高怡冰、张建武:广东“双转移”过程中的人才流动分析[J].广东经济,2012(5).

[4] 闫淑敏、杨国栋:区域人力资本协调发展探究[J].人才开发,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