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设计课堂提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设计课堂提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人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在课堂上,教师担负起诱导、劝勉、启发的责任,学生表现出思考、质疑、共鸣的姿态,两相呼应,彼此生成。教师适时抛出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就是串联整首交响乐的重要音符。

一、提问角度巧妙,让课堂充满生机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独具匠心的课堂提问会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好比在池塘中有选择地投入几颗小石头,它们激起的涟漪在相互作用下很快就会使一池春水波动起来。

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是一篇集艺术性与思想性于一身的佳作。如何让学生全面理解文中人物的行为及其意义是教学的重点。为了实现教学程式上的突破,我精心设计了以下问题:读了这篇文章,第一个闪现在你脑海中的人物是谁?用一句简单的话说说为什么?

不出所料,没有人关注到孩子的母亲——西蒙。于是,我跳出来和学生唱对台戏,为西蒙叫屈。学生的兴致马上被调动了起来,在看到这句话——“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之后,他们才感受到西蒙的不容易。以此为发端,文本的解读就简单了,是母爱成全了依偎在已去世的母亲身边的孩子的美梦,是母爱成就了同样生活艰难的桑娜的伟大抉择。

二、提问密度适中,让课堂更加生动

在教学中,教师的导引很容易失控,出现条分缕析的现象。问题设置过多,势必会打乱课堂节奏。语文教育专家崔峦先生曾多次论及这个问题,提出问题设置需整合,要跳出“分析式阅读教学模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少一分宣讲,学生多一分感知,才能让课堂返璞归真,让教学重新走上朴实、扎实的轨道。崔峦先生提出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口号是对生态课堂简单而深邃的诠释。被问题牵着鼻子走的课堂不是生动的课堂,被问题拽着前行的学生不过是提线木偶。

我在试教《金色的脚印》时,就有评课老师在统计后指出问题设置过多,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果。事后想来,确实如此。过多的问题设置,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让课堂变得支离破碎。一问一答式的课堂进行方式,显然不如问题整合后的七嘴八舌、众生狂欢来得酣畅淋漓。

三、提问梯度科学,让课堂不断生长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当像竹子一样能够不断生长。节与节之间顺利衔接并且节节拔高,靠的是问题的合理而有梯度的设计。教师应当借助科学有序的问题设计,帮助学生融入课堂。

在执教《咏雪》一文时,适逢杭州天降瑞雪,当我请学生学着“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观察窗外的雪花,并造出有意境的句子时,突发状况出现了。

有位女生说道:“杭州的雪细听起来令人陶醉,就像隐隐传来的蚕吃桑叶的声音。”正当我为她的想象力击节赞叹时,有学生提出质疑,认为“这是用耳朵听到的,不能叫‘观察’”。其他同学顿时活跃起来,纷纷表示赞同。

我心中暗喜,意识到这是一个碰撞智慧火花的契机,于是故弄玄虚地问:“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什么是‘观察’呢?”不少学生把它片面理解为“用眼睛看”。我又问:“那走马观花是观察吗?”这一说法马上被学生否定了,因为它是无意识地看,而观察应该是有目的地察看。我趁热打铁:“我们不能把‘观察’片面地理解为‘用眼睛看’,它也不是‘无意识地看’。那么,到底什么是‘观察’呢?”

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很快总结出来:“只要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什么耳朵了、眼睛了、鼻子了、舌头了,去听、去看、去闻、去尝,从而获得感受的过程就是观察。”多么令人惊喜的回答啊!这样一来,学生就能理解作者的写法之高妙了。

四、提问难度适当,让课堂实现生成

教师必须先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然后再设计问题。否则,抛出的问题会让学生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或瞠目结舌、哑口无言。

在上《“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起初学生对王熙凤人物形象的认识比较单一,后来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王熙凤为什么“忙转悲为喜”呢?她真的是一心在黛玉身上吗?

如果直接提出问题:这篇文章中的王熙凤是怎样一个入(或形象)?多数学生难免会思维短路、心中茫然,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因此我化整为零,将问题分解,难度也随之降低了。学生通过细读课文,完全可以解读出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善于表演的特点。这样步步深入,层层挖掘,人物形象也就变得立体了起来。

五、提问深度充分,让课堂拥抱生命

“理想的教师不但想到学生的耳朵,还想到他们的脑子。”我认为,原生态的语文课堂应当具备小课堂大语文的特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探讨的问题不应受到课本的局限,而应积极拓展课堂的广度和深度,集中关注学生的知识迁移、情感体验和人格发展。在这种旨归的观照下,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适时地挖掘文本,设计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增强他们的习得。

在上《老人与海鸥》一课时,如何让学生真情感知“海鸥送老人”的一幕是教学上的难点。教师在这个时候主导课堂、硬性灌输显然是不合适的。怎么样才能让课堂进程水到渠成、不留痕迹呢?我设计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课堂运行模式。

我先问学生:哪一幅画面最震撼你的心灵、最让你意想不到?学生的回答几乎是异口同声的——海鸥送老人。接着我请学生就这幅画面提出自己最想问的问题:海鸥为什么会做出“送别老人”“为老人守灵”这样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在激发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们很自然地就把目光放在了老人身上,去探寻老人对海鸥的无私付出和他身上的独特人格魅力。随着探究的深入,学生发现海鸥与老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并非老人刻意经营的结果,而是历经日久天长之后浑然天成的。这样一分析,海鸥送老人的举动就在情理之中了。

通过种种提问,让学生自己做思维体操,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活跃起来,参与进去,使他们释放激情,挖掘潜能,学得轻松,学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