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注重激发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注重激发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节课如果能让学生感兴趣,自觉参与,主动地去探究,教师也不必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会学得自得其乐而有所收获。那么,如何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呢?下面就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进行一番探究。

一、转变教学方式,激活课堂

在语文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讲得眉飞色舞,对一篇课文,从作者简介讲到写作背景,从生字词到句子含义,从段落大意到主题,都是教师在讲,而学生只是拿笔记录,遇到古诗词,不是背诵就是默写,结果,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而不愿主动地去探究。同时,当学生只能用听的方式进行学习时,时间长了,就会对教师所讲失去兴趣。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要将听、说、读、写等方式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探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教育方式,转而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在充分发挥自己主动性的过程中学会探究,在探究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首先,要注意运用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社戏》时,教师通过播放“社戏”的相关视频提出问题:什么是社戏?作者为何向往看社戏?看后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细化到每个层次的学习中,效率也随之提高。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大胆地自主学习。无论是对生字词的学习,还是阅读理解,或是作文教学,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也会有不同的收获。教师不要仅仅以自我为中心,而要将重心从“我”转向“你”,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如在《蔚蓝的王国》的教学中,教师就可根据文章中的一些重点句子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只要学生能在探究中找到相应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就应得到教师的肯定。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模式的转变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紧扣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来引导学生,让学生饱含激情地去学语文,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是有效的。

二、注重培养技能,任务教学

传统语文教学走的是知识路线,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语文教学所培养的学生是要在考试中能获得高分,而不是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其实践能力。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地统一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就是要让学生从“要我学”逐渐转向“我要学”,从被动转向主动。在语文教学中,注重通过任务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去构建知识并形成技能,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以文言文教学为例,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大多是从字词开始讲起,然后到句子,再到段落,最后才是对整篇文章的分析。虽然教师有的时候讲得很是细致,但学生最终并没有学得很好。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经过主动的探究,而是被动地接受,这样只能机械地获得一些表面认识,而没有形成自我知识体系。相反,如果学生在一定任务的驱使下去进行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都是自主构建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如教学《桃花源记》,教师采用诵读比赛的形式来解决朗读问题,然后以解释加点字的含义、古今义辨析、句子翻译等来驱使学生去主动学习,最后进行小组汇报、总结,使翻译变得轻松。在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上,以问题“《桃花源记》是以什么为线索行文的?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理想?”来组织探究,让学生在交流后总结,最后教师精讲释疑,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学生也掌握了相应的技能。

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不仅仅是“课改”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必需。在实施任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分析并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解决方式上要提倡多样化而不能太过死板。

三、关注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又是具有客观差异性的个体,这就要求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一刀切”的做法,从学习要求、作业要求和评价等方面选择和学生实际相符的方式来进行。

一个班级的学生层次大多可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诸如能自主完成生字词、简单的句子理解等;而中层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阅读理解能力较差;下层学生则基础薄弱,缺乏自主学习能力。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针对上层学生,教师可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而针对中层学生则可将其学习目标定位在完成当堂课的任务;对下层学生则要从基本的生字词的书写和句子理解开始。其次是在对作业的要求上。对上层学生,教师可要求其在完成相应的课内作业的同时进行拓展题练习。如学习《社戏》后,可精选鲁迅的相关文章引导学生阅读;对中层学生的作业要注重引导其从知识转向技能,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下层学生的作业要围绕基础知识设置。最后,在评价方式上,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看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鼓励性、引导性的语言来进行教学,少一些挖苦讽刺,多一些引导、安慰,让学生在获得成功满足感的基础爱上语文。

总之,学习语文不是一件痛苦的事,而是让人感到快乐和满足的。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在合作探究中去解决问题,获得体验,这样的语文课才会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