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王新陆教授援药理论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新陆教授援药理论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王新陆教授在多年用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提出了援药理论,不仅极大丰富了中医的组方配伍原则,而且为中药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王新陆;援药理论;方剂组方;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0)04-0701-02

Analysis on Assistant Medication Theory of Professor Wang Xinlu

HAN Pi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Qingdao Hiser Hospital, Qingdao 266033, Shandong, China)

Abstract:The assistant medication theory was created by Professor Wang

Xin-lu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areful repeated studies, analysis of modern pharmacological documents and clinical experiences of many years.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for arranging prescriptions, and improves therapeutic effects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Wang Xinlu;assistant medication theory;arranging prescriptions;therapeutic effects

收稿日期:2009-11-10

作者简介:韩萍(1980-),女,山东济南人,博士,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王新陆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曾师从中医名家徐国仟先生,并受业于名医周凤梧、李克绍教授等,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医术精湛,用药十分精到,经验颇丰,首创援药理论。笔者有幸随师应诊,现将王教授援药理论整理介绍如下。

1 援药理论概述

1.1 定义

《说文解字》曰:“援,引也。”援药,顾名思义,支援、支持之药也。王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中药对人体某些靶点有十分确切的作用,但不能用传统的中医理论或中药功效来解释,于是提出了“援药”的新概念。“援药”的定义,即通过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实,可直接作用于确切靶器官,对主病、主因、主症有明确治疗作用,配伍到方中能起到缓解症状或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药物,与君、臣、佐、使并列成为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君、臣、佐、使、援成为新的组方配伍方法。恰当使用援药,可直达病所,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1.2 援药举例

王师临证常选用的援药有:连翘、蒲公英、黄芩、吴茱萸,可杀灭幽门螺旋杆菌(Hp);黄连、葛根降血糖;黄芩、牛膝、钩藤、桑寄生、炒杜仲、急性子、、草决明、马兜铃等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可以用来治疗高血压病;穿山龙、合欢皮、五味子、露蜂房、淫羊藿、乌梅等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以用来治疗过敏性疾病;荷叶、虎杖、山楂、何首乌、泽泻可以调整血脂;苦参、甘松、黄连抗心律失常;淫羊藿、穿山龙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可治疗哮喘;大黑豆、爵床治疗蛋白尿;绿萼梅可改善胃动力障碍;旱莲草可防治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突眼;木瓜用于治疗萎缩性胃炎;蛾药治疗扁桃体炎;白花蛇舌草有抗肿瘤作用,可治疗胃癌;瓦楞子、海螵蛸等所含碳酸钙可中和胃酸,能有效抑制胃酸过多;川贝母有抗溃疡作用;莪术能兴奋胃肠平滑肌,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癌作用等等。

2 援药理论提出的意义

2.1 凸显中药对症治疗典范

目前,中医临床遣药通常注重药物的药性以及对因、对证、对病功效,而忽视其对症治疗的作用。其实,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伴随着各种症状或体征,如疼痛、眩晕、咳嗽、气喘,持续发热、出血、呕吐、腹泻、蛋白尿等,给病人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它们是构成疾病和证候的基本元素,又常常是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的原因。中药的对症功效是指中药消除或缓解患者痛苦症状或临床体征的作用。组方中恰当使用对症药物,可及时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并使之向良好的方向转化。它摆脱了中药的药性特征,是药物本身所含有的特殊化学成分对机体某一症状(体征)的调节作用。这正与援药的特点不谋而合。

援药消除或减轻症状的效应,不因病证的性质及病人的体质而改变。以止痛中药延胡索为例,其性辛温,传统中药学认为其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要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痛证。但放眼临床,无论寒温、虚实,在各种性质的痛证中本品均有所应用。原因是其所含的延胡索乙素能降低中枢痛阀,使人处于一个相对无痛苦的状态[1]。

2.2 为现代药理成果应用于中医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现代医学虽然对中药药理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其成果很难应用于中医临床。目前虽有中西医结合之说,但临床大都为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更确切的说称为“中西医配合”更恰当。王教授认为,中西医结合之所以不能很好的结合,原因之一是缺乏“自己的理论”。

援药不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传统药物,故援药不能称为中药,而应称为“天然药物”, 因此在配伍时可以不必考虑药物的性味归经,只根据现代医学的检验指标和诊断就可大胆配用。如芍药科植物赤芍,其临床运用颇为宽泛,经方中常取此效以治不同证型的腹痛:大柴胡汤用其治疗少阳阳明合病之实热证,小建中汤用其治疗中焦虚寒证,芍药甘草汤用其治疗肝脾不和证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2],赤芍中所含的芍药苷有明显的镇痛解痉作用,也为赤芍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又一理论支持。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的出现,使得这些药物在临床运用时,可以完全打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的界限。因此,援药理论的提出,不但扩大了中药的适用范围,也是对现代科技成果有效应用于中医学的有益探索,可以看作是中西医结合的契合点之一。

2.3 极大丰富和补充传统方剂配伍原则

几千年来,中医的临床处方用药,一直遵循着《内经》所言的七方十剂原则,君、臣、佐、使已经成为临床组方的不变规律,这使医者在临床中有了严格的组方规范,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新的中医理论的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临床应用的需要,组方原则亟待丰富和完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药现代药理研究的深入,大大丰富了我们对中药性能的了解。因此,王师提出了援药理论,与君、臣、佐、使共同成为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方剂的组方原则起到了极大的丰富和补充作用。

因此,在组方过程中,医者可较为全面地顾及疾病的原因、部位、病势、症状,谨守君、臣、佐、使、“援”的原则,使方中各药既能相互配合,增强疗效,又能各司其职,或分走上下,或祛寒散热,互不干扰,做到药精方简力宏效著。如某一属心气虚的心律失常患者,在选用具有补心气这一对证功效的药物,诸如人参、黄芪、炙甘草等的同时,再结合具有抗心律失常这一对病功效的药物如苦参等,以做到对证功效同对症功效或对病功效相契合,从而提高疗效。

2.4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疗效

援药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具有确切的靶点,可直达病所。以大黄为例,现代药理研究证明[3],大黄止血作用明显,特别是对于消化道出血,传统认为对实火迫血妄行的热性出血尤宜,但事实证明对虚寒性出血也有良好的效果。这是因为,大黄所含鞣质能收敛创面而止血,能减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改善其脆性,减少创面体液外流,伴有增加血小板、使血凝时间缩短、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因而不分证型,均可奏效。因此,援药的应用,可极大地提高临床疗效,有事半功倍之妙。

在临证中,还可根据病情兼顾对因、对证、对症治疗,使药精而力宏。如地龙一药,能够对抗组胺所致的哮喘,显著舒张支气管,具有平喘的对症或对病的功效。从中药药性而言,其性寒清热,故对肺热咳喘患者最为适宜。最后,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今仍有许多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不够确切,还需要借助更多的现代科学手段来进行探究,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必要的依据。故临证使用援药之时,一定根据已知援药药理作用的确切性,有选择、有把握的应用,切不可盲目堆砌。

参考文献

[1] 徐婷,金昔陆,曹惠明.延胡索乙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01, 10(1): 58.

[2] 雷载权.中药学[M].6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92.

[3] 柯启贤.大黄止血散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J].新中医,1997(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