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困境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了一些实际困难阻碍了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本文分析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五个困境,有利于进一步认识症结所在,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后勤改革。
【关键词】后勤;社会化;困境
199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随即,全国高校普遍进行了后勤社会化改革,国务院办公厅围绕后勤社会化这个主题先后召开了四次全国高校后勤改革工作会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和配套政策,全国高校进入后勤社会化改革时期。经过十多年时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高校后勤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近几年,这个改革势头逐步趋于平缓,改革过程中涌现出了不少问题和困境,而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令人忧虑和困惑,不但制约了后勤改革的脚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体制“形离而神不离”
高等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崇高的公益事业,是非盈利机构,为学校服务的性质决定了高校后勤公司不能像社会上的服务企业一样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目前,美院与大多数高校一样采取了甲乙方分离,服务与管理职能分开,由后勤管理处代表学校和后勤集团形成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甲乙方关系,但是后勤实体从原来的行政属性转变为有经营职能的企业属性问题并未得到实质性解决。从学校分离出来后的后勤实体生存能力不强,市场化运作不顺。也就是说公司是市场化运作,而高校却是公益性的要求,使社会化的高校后勤公司陷入“两难”境地。
虽然后勤集团是独立法人,但是并非实质意义上的“独立”,后勤集团在一定程度上依然依靠学校的支持,没有完全市场化。原因在于:其一,后勤集团往往在本校后勤服务中占据绝对优势,一般学校都是直接委托给自己学校的后勤集团,以确保对后勤服务的指挥权、控制权,这样的结果是后勤集团没有市场竞争性,理所当然的继续按原有的服务理念与质量服务校园;其二,后勤集团作为学校的附属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学校,特别是有些重大项目,后勤集团无法通过自身寻求资金来源,往往都是学校再进一步拨款投资,以开发新的项目,虽然这个项目是为学校服务的,这使得后勤集团产生了一定的惰性。
按照“小机关、大实体”的模式,由于大实体基本上是原后勤服务的班底,从人员到服务到项目,这么多年下来学校上下对于此都有了一种强烈的依赖感和信任感。而且由于后勤管理处和后勤服务公司都由同一个校领导分管,而且后勤处长和公司总经理都是学校同级干部,平起平坐,导致了分管校领导往往左右为难,无法兼顾,同时两位处级领导也会陷入尴尬。
二、产权不清晰
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分两步实施:第一步,从现在起到2000年,所有高校的后勤服务经营人员、相应的资源及操作运行,都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组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学校后勤服务实体。第二步,从2000年底到2002年底前后,在高等学校后系统后规范分的基础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他合适范围内,组建跨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集团(实体、中心或公司),以专业化、集约化、企业化等形式,承担本地区范围内的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初,各高校都制定了要“明晰资产产权”的原则,可许多年改革下来,产权如何明晰、明晰以后如何操作都没有具体的规定,其原使用和占有的资产未真正进入后勤实体,使其在产权方面处于相对被动地位,从而影响了后勤实体向社会迈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经费、补贴政策不到位
在改革初期,国家和教育部有关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为高校后勤改革指明了一定的方向。但是这些文件是架空的,只有改革的启蒙思想,没有具体的操作规则,而且没有制度刚性,难以对工商、税务、卫生、水力、电力等部门形成有效的制约。
改革的实施离不开国家政策上的扶持。高校的后勤服务企业必须坚持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方向,提供“公益服务”,企业在有偿服务中必须充分考虑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和学生的承受能力。为此,国家在政策上的扶持应更加明显与明确。为了配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国家曾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但该政策截止到2005年底,只是一种过渡性质的优惠政策。目前后勤集团面临着这样一种困惑,对学校、对师生要提供公益,政府为还对后勤服务企业在学生住宿费收取及食堂的物价调控上都作出了一些规定,但企业自身发展又迫使进行一种盈利,两者只差由谁来承担?国家没有相关的政策扶持,后勤集团的负担日益加重,靠后勤集团企业去外面发展市场来补贴学校后勤?这对于企业化运作的后勤集团来说肯定不可能,只好再寻求学校这个母体的帮助,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四、“老人”与“新人”问题
在传统管理体制下的高校后勤队伍,人员较多,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而后勤社会化改革意味着必须按市场运作方式进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后勤员工的分流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改革之初,为稳定起见,提出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人事管理办法。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老人”与“新人”之间的政策制定和平衡难度加大,使之不得不成为后勤改革发展的“瓶颈”。
“老人”在学校工作了几十年,一直与学校的其他教职工同等,突然之间成为了“企业人”虽有不适应,但是“老人老办法”这个概念的提出又给他们提供了安全保障。“老人”只是从一个事业单位调到了一个“企业”,其他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一系列政策均没变,势必会导致“老人”的惰性。一般后勤员工都是年龄稍微偏大的,吃了一辈子的“大锅饭”,所以对于企业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概念,“老人老办法”这根保险带使得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工作积极性,仍然延续原来的“粗放、松散”工作方法和方式,给后勤集团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新人”作为以企业编制进入社会的人员,他没有事业性,是完全按照企业制度走,就必然会有一定的竞争性。但是在同一个环境中,“新人”会慢慢发现同工不同酬问题,心理极不平衡,没有归属感,往往会导致“新人”流失,同时也阻碍了原本打算进入后勤企业大干一场的有识之士前进的脚步。
五、认识偏差
在后勤改革过程中,不少人对后勤社会化的理解产生了一定的偏差。一方面,部分教职工以为简单的将后勤推出去,把钱省下来,就是社会化;而一些后勤职工,特别是老职工对社会化顾虑重重,担心失去“铁饭碗”,担心待遇不稳定;另一方面,对后勤服务由福利性转为商品化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后勤就是公益和投入,没有效益和个产出,只是单纯的福利供给,没有成本核算。而后勤改革就是要把后勤服务纳入学校成本,变后勤服务无偿服务为有偿经营,这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这两种思想导致了人们在看待后勤服务中,需要投入时强调价值规律,服务时又寻求福利性标准。这样的双重标准增加了后勤社会各改革的难度,影响了社会化的进程,同时也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
在师生群体中,还对高校后勤社会化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心理预期,既希望借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得到全方位高标准的服务,又不愿意为此支付对等的代价,希望用计划经济的付出获得市场经济的效益。在心理预期得不到满足时,这些矛盾又指向了学校,希望学校能够承担一定的责任,这又相当于回到“学校养后勤”的时代。这些都给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阻力。
以上这些困惑造成了三难,即政府的改革难以维继,企业的利益难以保证,学校的负担难以减轻,后勤实体目前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处境。
当然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退缩,我们要迎难而上。但是为了后勤社会化的长远发展,有些矛盾和困难也是需要正视和扶持的。高校后勤将继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路,进一步探讨和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调整适应合适的后勤服务保障体制、运行方式,更有利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创作任务,促进高校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岚清.在第四次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2.
[2]李岚清.在第一次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
[3]陈至立.在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0.
[4]王伟荣.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难点研究,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
[5]胡征宇.社会化进程中的中国高校后勤.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