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涟水县农产品市场流通现状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涟水县农产品市场流通现状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 F3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038-01

涟水县地处徐淮平原东部,淮河下游,古黄河与六塘河之间。东邻滨海、阜宁、响水,西接淮阴、沐阳,南与楚州接壤,北连灌南。全县总面积16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7.9万亩。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气候区,其干湿、冷暖年际变化较大,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特点,受季风环流影响,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一般表现为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 年均降水量950.2毫米。全县通过实施“一池三改”工程和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共发展沼气5万余只,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80%。全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达138万亩,无公害品牌认证67个。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195.4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率达90%。我县常年农作物复种面积220万亩以上,年产粮食65万吨左右,种植浅水藕、朝天椒、马铃薯等特色蔬菜40万亩,油料产量8万吨,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年饲养生猪150万头,出栏100万头,是全国商品猪、省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家禽年饲养2500万只,年上市以本地优质草鸡为主的活禽近2000万只,全县千只以上的养禽大户2320户,万只以上的大户270户,养鸽300万羽;年产肉类7万吨,禽蛋2万吨;可放养水面8万亩,年产水产品2.5万吨。全县林网密布,绿树成荫,现有活立木3000多万株,活力木蓄积量300万立方米,年可采伐20万方。

一、涟水县主要农产品、大宗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情况

涟水县主要农产品为稻米、无公害蔬菜、鸡糕、捆蹄、禽蛋、水产、竹木制品等,其色农产品鸡糕、捆蹄、土鸡及鸡蛋等在市场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开发潜力。全县注册农产品类有效商标106件,其中江苏省著名商标8件,市著名商标23件,有力促进企业品牌创建和市场知名度,为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质量安全方面,我县“圆绿牌”系列产品已通过ISO9001-2000和HACCP产品质量认证;苏美系列已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颁发的“国家质量卫生安全全面达标食品”证书、中国品牌发展促进会颁发的“中国知名品牌推荐产品”荣誉证书等;

二、涟水县农产品销售市场情况及主要销售形式

1.专业市场销售。即通过农贸市场集散地集中销售农产品。如涟城镇东城商贸市场、苏北果品市场、城北批发市场以及高沟镇、梁岔等乡镇农贸市场,带动了周围蔬菜、水产品等专业生产基地的形成,同进也提高了农户农产品的商品率。

2.龙头企业销售。即经过农业龙头企业加工、保鲜、储藏、包装后进行销售。如江苏大自然食品有限公司、江苏苏美食品有限公司、江苏上善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积极鼓励种养大户、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基层组织等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农产品组织化程度和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截至目前,全县县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已达101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固定资产约达3.18亿元;市级龙头企业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3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15家。

3.运销大户销售。近几年,我县农村涌现了一些靠贩运农产品发家致富的“能人”,他们把农产品销往外地或联系外地客户来本地直接收购。如:杨口左磊禽业合作社、涟水荷缘浅水藕合作社等企业。

4.直供直销。即通过大中城市的批发市场和超市,设立分公司、专卖店或专柜、委托商进超市来进行销售。通过“商+超市”和“专卖店或专柜+超市”,将自己的农产品打入大中型超市,节约成本和时间。如:江苏圆绿捆蹄有限公司、淮安永顺德肉联厂已在上海、扬州、南京、淮安等地设立了专卖店和专柜;江苏康强食品有限公司、江苏苏美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产品均通过商进入大中型超市。

三、涟水县市场建设和农产品流通的主要形式及存在问题

1.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少,基础设施较为简陋落后。我县主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只有涟水县东城商贸市场、苏北果品市场、军民农贸批发市场,而高沟、梁岔等乡镇农贸市场规模小、配套基础设施简陋、交易手段落后,缺少能够实行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一些现代交易方式的高档次、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

2.农产品流通模式较单一,现代物流发展相对滞后。我县农产品流通模式主要采用“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企业与周边农户合作成立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产品基地建设,从而实现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相对滞后。全县仅江苏苏美食品有限公司通过自己的物流公司逐步发展以鲜活农产品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系统,不断加强冷链配送能力。物流配套设施落后,专业冷链物流匮乏,影响了我县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资源整合,低成本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网络在我县还未形成。

3.农产品进超市门槛过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积极性。随着人们对自己的健康和食品安全的不断重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进入超市而不是农贸市场购买农产品,但是由于产品进入超市需交进场费、陈列费、促销费和导购费等各项费用,很多企业认为成本高而程序复杂,除本地市场的产品直接进超市外,均采取委托商的形式,有的甚至不愿意自己的产品进超市销售。造成“农超对接”这种现代流通模式在我县发展不够普遍。

四、加强县域农产品交易市场设施建设及完善农产品流通的对策和建议

1.加快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提升交易功能。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当前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渠道,是连接生产与消费、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载体。批发市场不应该只是一个单纯的交易场地,而应是一个包括发挥价格形成和信息交流作用在内的综合平台。政府应加大投资和配套投入,加大对批发市场建设的支持力度,合理布局市场结构,在对已有批发市场标准化改造的基础上,力争建设一批综合性、区域性、管理规范的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

2.推进多种形式的农超对接、产销衔接,促进农产品流通。鼓励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建立直采基地,建立从基地直接采购农产品的农超对接、产销衔接模式。我县要不断加大“农超对接”力度,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充分利用超市在市场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参与生产、加工、流通的全过程,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物流配送、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等一整套服务,从而成为农户与市场的纽带,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增收。支持连锁经营企业加强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在不断增强冷链配送能力的基础上,在全县范围内推进“农超对接”,简化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引导连锁超市建立专门的采购配送体系,加强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对接,让更多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农产品走进国外市场,满足绿色消费需求。

3.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和宣传作用,拓宽超市与企业沟通渠道。农产品进超市不仅顺应了经济发展,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还减少并降低了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和成本。可借鉴发达地区采用的给农产品经营的超市相应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或者开辟绿色通道等形式加以扶持。组织企业参加农交会、农博会及农展会等大型交易会,对农产品进超市起到宣传和交流作用,架起超市和企业沟通的桥梁,促进优质农产品更便捷地进入超市。超市也要实行科学管理,降低运营费用,给予农产品企业更多的实惠,从而形成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