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价值链核心企业对节点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价值链核心企业对节点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本文以企业价值链理论为理论基础,指出价值链核心企业节点企业选择的必要性,重点从核心企业的角度,提出了节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并构建了节点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价值链 核心企业 节点企业 绩效评价指标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首次提出价值链概念及其理论。他认为企业的价值链活动由五种基本活动和四种辅助活动构成,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价值链根据企业与相应供应方和需求方的关系,分别向其前、后向延伸就形成了产业价值链,这种产业价值链是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基础之上的不同企业所构成的。无论价值链的形式如何发展变化,其本质不变,即价值链是由一系列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价值创造活动组成的,这些价值创造活动通过信息流、物流或资金流而联系在一起。

对价值链绩效的评价,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侧重于整体产业价值链的绩效评价;而从企业价值链的角度,则应该侧重于价值链上节点企业的绩效评价。这里将从事满足顾客需求的核心价值的创造活动的企业定义为价值链上的核心企业(下称核心企业),其它价值链上的企业定义为节点企业,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将节点企业分为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按照波特的理论或现实发展情况,价值链的延伸是从核心企业开始的,而上、下游企业的经营处于非垄断状态即竞争状态,因而,为使整个价值链产生最大的价值,核心企业对其上、下游企业有了评价、选择的必要性。

构建节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在评价节点企业绩效时,核心企业必须从实施价值链管理战略的角度出发,始终把企业看作是价值链上不可缺少的节点,即企业不能脱离价值链这个有机整体,不能忽略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整体所具有的而单个企业所没有的整体特性,在系统的整体性和相关性原则指导下进行,各个指标的设计既要具备企业自身的特点,又要体现价值链的整体特点(王佳颖,2008),全面、系统地评价企业的业绩,同时,要考虑到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全面性原则。企业的绩效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有财务方面的因素、还有非财务方面的因素,不仅要考虑当下绩效,还应该考虑长远绩效,因此,节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统筹考虑内部的、外部的、近期的、长远的、财务的、非财务的等多方面指标。

发展性原则。注重组织的未来发展性,加强绩效管理的前馈性(张记朋,2006)。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不仅要能够测量过去实施价值链管理战略的企业绩效,还要能够测量未来实施价值链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情况,预测未来企业绩效的发展潜力。

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是在进行绩效评价过程中比较现实的问题,指标体系可操作性低将难以获取绩效评价所需数据,更不能真实的反应出实施价值链管理对企业绩效带来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指标体系时,须结合一个国家或地区企业的整体现状以及价值链管理在企业实施的具体情况,不可照搬其它绩效评价体系。

上游节点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

上游企业作为核心企业的供应商,担负着对企业资源输入的角色,是核心企业能够正常生产的保证,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价值链”是整个“价值链”的初始部分。管理好与供应商联系的目的在于,使公司和供应商两方面都取满意的利润,达到双赢结果。关于供应商绩效评价可以用供应商满意度、合作程度和成长趋势评价。

(一)供应商满意度

供应商满意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核心企业对其供应商的综合满意程度。评价指标包括交货的及时性、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和售后服务。

1.交货的及时性。供应商交货的频繁度和及时性对企业原材料货存量有重要影响。零货存能节约企业对存货的投入资金,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供应商随时按照企业的生产计划及时交货,才能实现零存货或减少货存量。

通过准时交货率来评价供应商的交货及时性。产品准时交货率,是指供应商在一定时间内准时交货的次数占总交货次数的百分比,即准时交货率=(一定时期内准时交货次数/一定时期内总交货次数)×100%。供应商准时交货率低,说明其协作配套的生产能力达不到要求,势必会影响到处在其下游企业的生产运营。

2.产品质量。全面质量管理(TQM)强调企业不仅仅要注意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的审核与监督,还要做到生产前的预防,保证原材料质量是全面质量管理中重要的一环,也是保证产品最终质量的首要条件,供应商对企业的产品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质量。

通过产品质量合格率来评价供货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合格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质量合格的产品数量占总交货量的百分比,即产品质量合格率=(一定时期内交付合格品数量/一定时期内总交货量)×100%。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数量愈多,则产品质量合格率就越低,说明供应商提品的质量不稳定或质量差。

3.产品价格。产品成本一方面取决于原材料在产成品中占产品的比例,另一方面取决于原材料的价格。第一方面是由生产工艺和生产性质决定的,第二方面则是由原材料供给价格决定的。降低原材料采购价格,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取得产品市场价格的竞争优势。

通过产品价格率可以评价供应商产品价格水平。产品价格率指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与行业内同类产品平均价格的比率,即价格比率=(供应商所提品的价格/同类产品平均价格)×100%。

4.售后服务。供应商的售后服务、质量保证程序等方面也对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供应商管理水平的高低。

衡量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可以通过产品售后安装、维修时间及顾客投诉率或顾客投诉响应率来评价。产品售后安装、维修时间是指对顾客所购买的产品进行安装、修理或改进所需要的时间,总体衡量指标可以用平均的安装/维修时间来评价。顾客投诉率是指顾客对于供应商的产品及服务不满意程度,计算公式为:(投诉产品数/销售量)×100%;顾客投诉响应率是指在承诺时间内解决顾客投诉的比率,计算公式为:(解决投诉产品数/总投诉数)×100%。

(二)合作程度

“共赢”是价值链上所有节点企业的经营准则,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是基于双方利益共享基础上的一种合作关系,合作者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可以减少价值链上的长鞭效应(张蕊,2002),有助于价值链上各企业做出更好的预测。衡量合作度的主要指标有:信息共享程度和其他合作者的评价。

1.信息共享程度。是指供应商在一定时期内向企业提供的有效信息次数,计算公式为:信息共享程度=(供应商提供的有效信息次数/供应商提供信息总次数)×100%

2.其他合作者的评价。其他合作者的评价是一个定性指标,是指该供应商以前的合作伙伴对它的评价。与评价较高的供应商合作,会降低合作风险。在评估该指标时,根据收集到的其他合作者的评价信息,对该供应商的合作态度打分或划分等级。

(三)成长趋势

评价节点企业的绩效水平不但关注现实的绩效,还应该重视节点企业的未来即考察节点企业的成长性指标。

1.资产增值率。资产保值增值率是指企业考核期末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所有者权益同考核期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反映的是资产增值状况。

2.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期末销售收入-去年同期售收入)/去年同期售收入×100%,反映的是企业销售规模增长情况。

3.人力资源指标。

职员培训评价。企业削减对职员学习与培训的投资,从短期来看,可以减少培训支出,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具有战略经营眼光的企业管理者都十分重视对员工学习与培训的投资,帮助员工成长。衡量职员培训情况主要通过一定时期内企业对职员的培训次数、一定时期内接受培训的职员比例、人均培训费用等指标。

员工能力评价。在新经济时代,智力已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一个企业经营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吸引、保留高素质的员工,职员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员工能力指标包括员工学历构成、职称构成、一定时期内员工建议数量、员工生产效率等。

员工满意度。员工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决定着其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决定了企业的业绩。通常来说,员工所期望的工作回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环境质量、工作作息制度、福利待遇情况、组织参与感、才能发挥程度、组织培训频率与质量、信息开放度等等。员工满意度测量一般通过调查问卷或不记名投票方式得出。

4.研发能力。研发作为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战略要素。评价研发能力的指标有:研发费用增长率、研发人员薪酬占企业员工薪酬总额比率、新产品贡献率等。

下游节点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

下游节点企业就是核心企业的顾客。随着价值链的下延,企业的利润也被企业的顾客层层剥分。选择经营绩效高的下游企业顾客会将较大的价值传递给终端顾客,从而形成终端顾客对产品需求的拉动,同时,经营绩效高的企业顾客也会得到高价值。对下游节点企业的绩效评价主要从市场营销角度、售后服务环节、企业成长趋势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

(一)市场营销指标

1.产品交货及时率。是指企业按客户的要求及时交货的比率,可根据公司对客户的承诺来确定及时与否,企业应尽量争取做到交货的及时性。其计算公式为:产品交货及时率=(本期产品及时交货的次数/本期产品交货的总次数)×100%

2.客户获得率。客户获得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吸引或赢得新客户或业务的比例,它用于反映企业争取新客户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客户获得率=(企业本期新增客户量/企业期初客户量)×100%

3.客户保持率。客户保持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保留或维持同老客户的业务关系比例,老客户、新客户数量的数据由销售部门提供。客户保持率取决于产品质量、价格、客户服务和相关的营销活动。其计算公式为:客户保持率=[(企业当期客户量一企业当期新增客户量)/企业上期客户量]×100%

4.配送绩效。送货也就是物流,被称为是“第三利润来源”,可以通过改善企业内部运作环境,产品流转关系,更好地服务于顾客需求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其计算公式为:配送绩效=1-[(提前配送次数+滞后配送总次数+错误配送次数)/同期配送总次数]×100%

5.市场份额。市场份额,又称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产品销售额在市场相同或同类产品中的销售总额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在市场上出售产品所占的业务比例,计算公式如下:市场占有率=(本期企业某种产品的销售额/本期该种产品或同类产品市场销售总额)×100%

市场的总体规模可以通过政府的统计数据、公众组织的调查结果等来确定。

(二)售后服务环节和成长趋势

售后服务环节评价指标同上游节点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售后服务指标;成长趋势评价指标同上游节点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成长趋势指标。

价值链上核心企业在选择上下游合作企业(即进行非核心价值外包)时,首先是对企业的选择,而选择的依据就会借助对企业的评价,评价时还需要根据行业、地域、企业、自身等情况进行各指标的权重设计,以便形成口径一致的结果。

1.(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2.王佳颖.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张记朋.价值链管理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张蕊.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