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我们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进行了偿试。方法 将7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应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银杏达

注射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 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1.5%,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银杏达莫注射液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

中国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247-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对称性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蚁走感、烧灼感等为主要表现,感觉过敏,呈手套或袜套样感染,后期可表现为感觉减退甚至消失,严重者可以致残,给患者带来痛苦。为探讨更好的治疗方法,我们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和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将7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其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37-72刚,病程约0.5-10年;对照组35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36-70岁,病程1-12年。诊断标准:①符合WHO诊断标准,②有四肢末梢感觉异常及感觉障碍或感觉消失。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

1.2治疗方法

在常规糖尿病饮食控制,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 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2周,对照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2周";

1.3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症状显效:肢体疼痛、麻木、感觉减退、乏力明显减轻;有效:肢体疼痛、麻木、感觉减退,乏力有所减轻;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体征无变化。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81.5%,对照组有效率5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2.2副作用:个别病例出现轻度消化道不适及头痛,减慢滴速后症状消失,未做特殊处理。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其发病机制迄今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其主要原因为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异常造成的神经纤维缺血缺氧,糖代谢障碍及组织氧化代谢增加致神经组织损害[1]。在1、2型糖尿病患者中总发病率达60.3%[1]神经病变与神经末梢血管病变导致神经营养障碍有关。糖尿病长期的高血糖症状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包括高血脂、高凝状态、糖原染色阳性物质沉积之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微循环障碍等均引起神经组织的缺血、缺氧营养障碍[2],导致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等受累而出现肢体疼痛、麻木、手套、袜套等感觉障碍和肢体无力、肌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因此,糖尿病神经病变通常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予以降低血液粘滞度、扩张血管、疏通微循环、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我科在此基础上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小牛去蛋白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一定疗效。

银杏达莫注射液是银杏叶提取物复合制剂,并在此基础上加入双嘧达莫,主要成分是银杏黄酮甙、银杏苦内酯、白果内酯和双嘧达莫。大量研究证实,该药具有多方面的生物学效能,具有扩张血管、清除自由基、抑制毛细血管的高渗透性、增加组织血液的血流量及改善末梢血液循环等作用[3]。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主要包括寡糖、核苷酸、氨基酸和低分用葡萄糖,增加细胞氧的摄入,从而使生成增加,改善细胞功能,改善神经组织外周微循环,增加缺血的神经组织血流量,促进神经元髓鞘的代谢和再生[4]. 本观察结果表明,银杏达莫联合使用小牛去蛋白注射液能明显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缓解率,其有效率81.5%,在改善肢体麻木和肢体疼痛方面,尤为突出,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 胡艳红,戋尧. 糖基化终产物及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的相关分析. 临床荟萃,2006,21(10):693-695.

[2] 许曼音主编.糖尿病学.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392448.

[3] 赵金利.前列地尔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08,24(4):21.

[4] 方明,陈霞.爱维治疗38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分析.医学研究杂志 2006;35(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