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性因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青海省德令哈市鲁柯镇平原村小学817000)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67-01
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上不去,不是学生的智力存在问题,也不是学生不认真听讲,而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学习兴趣。数学这门学科大部分与数字打交道,对于这些枯燥无味的重复数字,只有对它产生兴趣,才能学好数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动力。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也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推动他们积极探索,努力攀登,向着自己认定的目标奋进,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可靠的保证。
数学是抽象性和概括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极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削弱乃至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必要。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呢?
一、以任务驱动探索,激发兴趣
对学生来说,驱动他们参与数学学习的,并不是那些抽象的符号、单调的公式、生疏的概念、拗涩的命题所组织起来的材料,而是一个个需要他们自己去尝试完成的任务。所谓的"任务" ,应该是那些儿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思考着的问题。教师要将这些问题情境通过合适的方式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给学生。弗赖登塔尔认为,丰富的情境可以包括:(1)场所(location),一个有意义的情境的堆积,可以被独立处理,也可以在彼此之间有联系。(2)故事(story),它是接连不断的,它可憎是一个真实性故事,也可憎是一个经典的或虚构的特别的例子。(3)设计(project),即被创造的出现实。(4)主题(theme),一个与现实带有多种联系的数学定向的学科分支,如飞行等。(5)剪辑(clippings),主要从各种媒体中剪辑,它包含着大量有意义的或无意义的数学与信息。
对学生来说,呈现在他们面前的任务,就是要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尝试解决的问题。因此,他们的学习不是模仿教师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不是去记概念,背公式,做习题,而是去完成一系列探索性的,并需要设法通过自己的尝试而获得问题解决的任务。
抓住了任务学习的本质特点,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学生都会"主动探索" ,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二,以典型的生活材料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数学的产生是以实际问题为起点,即为了适应人类了解客观存在的内部性质并用以解决实际上的问题的需要;是以解决理论问题为起点,即为了适应人类了解思想存在的内部性质,用以解决理论上问题的需要。一句话,数学源于生活,但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往往掩盖了它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因此,在数学的教学中要尽量联系实际,选取典型的生活材料导入新课,从生活中的例子出发,使数学回到熟悉的生活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既可以提高学生接受相关知识的能力,也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1+2= 这道算式时,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
树上原来有1只鸟,飞来了2只,现在树上有多少只鸟?
同学们听了,都举起右手回答:3只。最后作了总结:像这样,树上原来有1只鸟,飞来2只,现在有3只鸟。我们就可以用一道算式来表示 1+2=3。
如果在教学这道算式时,直接告诉学生一加二等于三,让学生去硬背,那么不仅抹杀学生对一加二等于三这道算式计算过程的好奇心,而且会使学生觉得枯燥而厌学。
三、以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感彩,即教育情感性。任何学生对教师的第一节课都会产生期待心情,有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等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其学习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 。有些学生是因为讨厌老师,跟老师关系不好,从而也对该老师所上的课程也产生了厌恶,不感兴趣。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一件小事,被数学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从此,这位同学和数学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上数学课不听他的课。结果她的数学成绩从九十分以上下滑到了不及格。而中国传统思想在严重"尊师"思想的影响下造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分严肃,学生过分紧张,再加上数学不同于文科,故事性的内容少,更加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学生很容易感到疲惫懈怠,致使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差生把学习数学当成是服"苦役"。 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学中,教师只有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学生才能充满信心、积极向上地学习,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有创新的灵感。
四、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选用,重要的不是为了呈示某个结论,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本质属性。例如,无论是采用活动顺序表,还是用计数棒,甚至采用多媒体演示,都是帮助学生在运算规则学习时理解十进制位值原则很好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运用要能帮助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内涵,发现知识的本质。因此,并不是在技术上越先进的手段就一定越好用。例如,学习对平均数的认识时,实际上,一些身边的、简单的物品都能成为很好的探索性操作材料。
选择何种教学手段,要可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对事件的兴趣和对问题的探求欲,使他们能尽快地和自主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之中去。
五、从培养能力入手,激发兴趣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致使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性增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导致厌学情绪,致使学习效率普遍降低。
很多学生都感到数学学习吃力,这也是长期以来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因此课堂教学中废除"注入式""满堂灌"教法。采取主动探索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点拨、启发、诱发、调控让他们自主展示自己才华和智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各种数学思想,重视思维的训练,思想和方法的潜移默化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又培养了独立研究、发现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经常有成功感,在快乐中研究数学,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降低了学习难度。
另外,教学中还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数学家趣味轶事,利用学生容易对一些名人产生崇拜这种心理,上课时穿插的介绍一些比较有名的数学家轶事, 特别是著名数学家年轻时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对数学家的崇拜转化为对数学浓厚的兴趣。再如启发式激活学生思维,讲练结合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兴趣,作数学游戏,猜数字谜,讲数学发展史,讲数学家趣味轶事等等,使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起来,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