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艺术电影何需政府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艺术电影何需政府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很多搞文艺的人都喜欢呼吁政府补贴,理由就是市场会失灵。我的问题是:政府补贴真的能促进艺术电影的繁荣吗?掌握或是执行补贴权的人,并不一定比观众更懂电影艺术,但却更懂寻租。

台湾电影《艋》票房不俗,许多人惊呼:莫非台湾电影迎来复苏?

《艋》(音:měng xiá,旧地名,在今中国台湾省台北市)讲的是上世纪台北艋地区的几个青年混黑社会的故事,和杨德昌的名作《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有些相似之处。不过两个片子比起来,《牯》的确更像艺术片。

《牯》用了3个小时,从容不迫地讲了一个故事。面临市场压力,《艋》就没有这份幸运,虽然导演钮承泽也想使片子更“艺术”,但观众一眼可以看出他拍的是商业片。艺术片和商业片的区别是,艺术片的导演可以只想着表达自己,而商业片要迎合观众的想法。

人们习惯把这两部电影作比较。《牯》拍了很多与故事主线关系并不大的情节,只为表达杨德昌的青春记忆,《艋》则把观众爱看的情节突出、集中――结尾部分,临死的主角说:“你以为我们混的是黑道吗?其实我们混的是义气。”――这显然是对青年观众的迎合,迎合那个“黑道讲的就是义气”的固有印象。当然,《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艋》各有价值。《艋》为很多观众带来不需回味的满足,因此获得票房的成功,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则只能博得一小群人的喜爱。

问题在于,谁的艺术价值更高?票房代表艺术价值吗?如果票房不能代表艺术价值,那些低票房却又有艺术价值的电影,会有人投资来拍吗?如果没人愿意投资,为了不失艺术片的受众“缺水”,是不是应由政府或其他机构补贴来拍艺术电影?

很多搞文艺的人都喜欢呼吁政府补贴,理由就是市场会失灵。我的问题是:政府补贴真的能促进艺术电影的繁荣吗?

掌握或是执行补贴权的人,并不一定比观众更懂电影艺术,但却更懂寻租――他们会设置一些补贴条件,让导演们不得不千方百计满足这些条件甚至是行贿;这些人的观影趣味将会决定导演们的努力方向。虽然在补贴之下,也会有一些优秀的影片冒出来,但大多数所谓的艺术电影却打上了审核者的低劣趣味的烙印,然后面临的将是艺术电影品质下降、多样性消失,优秀影片未必能得到补贴,和审核者关系好的导演成为主流势力……

实际上,市场对艺术电影有一套巧妙的安排。而不是像一般人误以为的那样。艺术电影并不存在市场失灵的问题。

一方面,市场中有许多赞助艺术电影的个人和组织。他们珍视艺术电影的价值,票房不是他们最看重的因素。但他们是严格地以自己的艺术标准来要求被赞助者的。而在官方补贴那里,艺术标准让位于人际关系。市场中的赞助者是多种多样的,这保证了艺术电影的多样性,不会像官方补贴那样单一。一些商业影片公司也会大力赞助艺术电影,因为艺术电影往往会对电影艺术形成突破,这些突破性的元素可以被商业电影借鉴、吸收,从而提高商业电影的质量,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另一方面,市场为艺术电影的献身者准备了丰厚的回报。媒体多由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人士掌控,他们对成功的艺术电影不吝赞美之辞,因此艺术电影观众虽少,但媒体传播范围却很广。那些成功的艺术电影的导演和演员,会被电影公司关注,获得拍摄商业片的机会。很大程度上,艺术电影是对青年导演和演员的考试,他们将由此进入商业电影领域。贾樟柯拍《小武》的时候只有8万元预算,今天他很容易得到上千万的投资支持;王宝强在《盲井》中的成功表演,是他赢得商业片演出的基础。如果他们直接投身商业电影,未必会被注意。

市场对艺术电影有足够的支持,但这些支持有着严苛的条件,那就是你得真的有“艺术”。市场会挑选真正的艺术电影。那些呼吁补贴的人,大部分其实未必真的有“艺术”。他们害怕竞争,补贴是挡箭牌更是浑水摸鱼的好机会。对此不可不察,不要给这些人拿税款拍烂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