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心理技巧设计在心理教学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心理技巧设计在心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心理技巧设计在心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技巧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心理学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在对现阶段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教学课堂中的心理技巧设计,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课堂教学的有效与

深入发展。

关键词:心理技巧 设计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241-01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近年来,教学模式也出现了很大的转变,社会对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要求学生一方面要学会基本的课堂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具备足够的情商,比如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沟通能力、抗打击与挫折能力等,这就要求在各个不同层次的教学中均需要加入心理学教学。虽然目前心理学教学的重要性已经渗透到整个学术界与教育界,但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等一线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教学并没有真正从教学计划上突出心理学的重要性[1]。本文通过提出心理技巧设计在心理教学中的应用,来分析心理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心理技巧设计在心理学教学以及其他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1 心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现状分析

第一,学生的认知状况。很多学生在心理学教学课堂中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想象能力相对较差、思维缺乏创新性,意志力相对薄弱,自控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学生的常见心理与行为。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会出现说谎、骂人、打架,甚至逃学、考试作弊等现象,严重者还会出现伤人行为。还有部分学生出现考试焦虑、学习态度不端正、抗挫折能力较差、恋爱心理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独立生活能力差、过分自我、易受多种思想冲击等问题[2]。

2 心理教学课堂中心理技巧设计

教师需要在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进行课前心理学技巧设计,来不断提高心理学教学课堂效率。

第一,要重视打造课前一分钟。要实现心理教学的有效课堂,教师需要充分且精心的进行教学设计,这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与良好的教学状态,同时也要保证学生具备良好的课堂学习状态。就心理学教学课堂来讲,师生双方这种良好状态的形成需要教师用自己的知识、教学技巧与智慧来精心的营造。本文提出课前一分钟的教学方案设想,即在每节课开始之前,教师随机的选出其中一位同学来讲一讲他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并用课堂中学过的心理学知识对这件事进行分析。在课堂实际教学中发现,这一教学设计取得了很好的响应,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事实上,如果将课前的这一分钟当做一种教学任务来看待的话,那么可能这一分钟会流于一种形式,无法取到应有的效果。但从教学课堂来分析,事实上这种设想是没有必要的,通常伴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学生们就开始跃跃欲试要走上讲台讲自己的小故事,在这一分钟中,笑声与掌声充斥着课堂,学生早已经进入了心理学思维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教学,必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二,重视团体辅导。团体辅导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专业辅导形式,集中了心理学专业理论与技术,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展开的辅导模式。团体辅导主要是以团体为基本对象,采用适当的辅导方式方法与策略,通过鼓励团体成员之间实现互动,来推动个体在这种互动交往中不断学习、观察、体验,并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进而学会有效的调整并改善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不断激发个体的潜能,提高个人的适应能力。心理教学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很多学校对学生的心理教学都安排在教学的初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彼此之间还不十分熟悉,且班级也没有形成较强的凝聚力。教师可以采用滚雪球团体辅导方法,随机对学生进行配对,使配对的两位学生进行自我介绍,之后两人小组可以随机的组成四人小组,由之前的两人彼此向其余的两人介绍对方,四人小组再变为八人小组,在介绍完毕之后,教师可以按照八人小组安排表演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表演节目,并对表演进行名次的排名。这项活动一方面加深了班级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与凝聚力,还为以后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小组讨论与角色扮演等教学内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3]。另外,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可根据授课内容来安排心理辅导,比如在讲到情绪管理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解相关的团体辅导与人际关系辅导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这些辅导方法,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有效的进行自我反省,以形成健全的人格。第三,强调课堂教学材料的有效选择。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授课质量,而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授课质量,在不断完善自身授课方式方法、营造良好授课环境的前提下,还需要充分注意教材的选择,要突出教材的创新性与趣味性,使教材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保持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要求教师要精心的选择教材并进行课前准备,使授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关心和喜欢的。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需要突出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思路,从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需求角度出发,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在讲到情绪情感时,要准备一些关于情绪控制的相关案例,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或者进行角色扮演,以使学生感受到情绪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对情绪的有效控制是十分必要的。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每堂课只需要准备一个兴趣活动,因为据相关研究显示,学生的注意力一般会持续30分钟,因此,教师在进行心理学基础知识与理论的讲授过程中,要每3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个活跃氛围的机会,以最大化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四,要重视课堂情境的创造。在传统的心理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重视单方面对知识的传授,教师的主体地位相对明显,很多教师对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的方式比较感兴趣,但很多学生害怕被提问回答错问题,因此,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课堂主动性。针对这种状况,本文提出教师要善于运用系统脱敏疗法、奖励法以及暴露疗法等理念来改善课堂教学情境,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提问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创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结论

综上所述,如果教师能够真实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与心理,为学生静心的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则教学效率一定会取得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常欣,王沛.认知负荷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启示[J].心理科学,2005,28(5):1115-1119.

[2] 高婷婷.高职院校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心理学技巧的设计[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1(4):94-95.

[3] 杨晓卫.给学生的话语权―― 浅析语文课堂提问技巧[J].新课程:教师版,2010(1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