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孔庙之鲁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孔庙的大成门往东,有一座承圣门,是通往孔庙东路、也就是孔子故宅的第一道大门。
走过承圣门,在诗礼堂后,故井以西,有一道如同照壁的红色孤立墙壁,墙壁前的石碑上刻有填红隶书“鲁壁”二字。这是为纪念孔子第九世孙孔鲋藏书而建造的。正是孔家这堵老墙,先秦文化的夺目光彩才得以越过那场浓烟烈火,辉映千载中国。后以“鲁壁”指孔子故宅藏有古文经传的墙壁。
“鲁壁”的典故,是说事情发生在公元前213年前后,当时,秦始皇为在全国推行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郡县制政体,采纳了丞相李斯的建议,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下令焚烧除《秦史》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官的私藏“诗”、“书”等也要限期交出销毁。这时,孔子的第九代孙孔鲋不忍书毁,认为“秦非吾友,……吾将藏之,以待其求”,就将《尚书》、《礼》、《论语》及《孝经》等儒家经典偷藏在孔子故宅墙壁内,自己就到嵩山隐居去了。孔鲋到死也没有把它们取出,“竹简不随秦火冷”,这些经典终于保存下来。
藏于壁内的经书后来又是如何重见天日的呢?300多年后,历史进到了公元前154年,西汉景帝三年,皇帝刘启将其子刘馀从淮南迁到了曲阜,封为鲁王,史称鲁恭王。鲁王好治宫室,据说他在扩建宫室拆除原孔子故宅时,忽闻天上有丝竹金石之声,六律五音之美,结果从墙壁里发现了《尚书》、《礼》、《论语》、《孝经》等书,一共几十篇,这才让这批古籍重现于世。
不过这些经典与当时民间所保存的却有所不同,它们不是用隶书书写的,而是用蝌蚪文写成的。于是人们便把这些经书称之为“孔壁古文”。后来孔子十一代孙孔安国将蝌蚪文重新译回古文,使儒家思想在汉代得以发扬光大,才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好局面。可这里的“壁”字又是异写的,原来壁没有封口,代表墙里面有书。
在这些经书中,最有价值和影响的要数《古文尚书》了,它比《今文尚书》要多16篇。
到了金代,人们为了纪念孔鲋藏书,在孔庙里的孔子故宅内修建了殿堂,名为“金丝堂”,取的是传说中拆墙取书时,天上有金石丝竹之声的意思。此后历代又多加重修,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重修孔庙时又将“金丝堂”迁往孔庙西路,而在原址上建起了诗礼堂,后来又在诗礼堂之后增建了鲁壁,作为纪念孔壁藏书的象征性遗址。
鲁壁藏书的故事一直为历代文人所津津乐道。宋代文学家王禹称曾在其《鲁壁铭并序》中称:“文籍不可以久废,亦受之以兴……其废也,赖斯壁以藏之,其兴也,自斯壁而发之”。
而清乾隆皇帝的评说则比较客观公允,他说:“经天纬地存千古,岂系恭王坏宅时”。不管人们如何评说,鲁壁藏书确实起到了保护中华文化典籍的作用,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
现在,鲁壁已成为曲阜孔庙内的一处著名景点。几乎每位前往凭吊的游客,都会被带到它面前,听导游娓娓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