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于无所有中得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于无所有中得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唐朝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到洛阳,途经扬州,与也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当时席上为答谢白居易赠诗作了这首诗。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诗人开篇就提到这么一个事实:被放逐到凄凉的边远地区已近二十三年了,无限悲凉地感叹道,自己正当将有所作为的二十三年,就这样在巴山楚水中弃置过去了。“巴山楚水”,这个原型意象的使用,一方面使得诗更加凝练含蓄,另一方面又不动声色地写出了作者心底的悲凉,这一意象的使用,大大扩大了诗的内容含量。“凄凉”一词,写出了贬谪生活的环境险恶和内心的孤寂苦闷;“二十三年”,则点出了在外的时间;“弃置身”,暗示了自己在外的原因是被皇帝和朝廷所抛弃。此句片言可以明百意,明显采用了春秋笔法,在字里行间饱含了作者的感情,实际上是无一字不悲。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思念故友却不能相见,如同向秀吟唱《思旧赋》;回到故乡,物是人非,如同王质持烂斧归来。此句中运用了两个典故,即“闻笛赋”和“烂柯人”,贴切地表现了作者在弃置时期对故友、故乡的思念和现在归来时感到的世事沧桑和恍如隔世。由此不难看出,刘禹锡在边远地区时的艰难:曾经无话不谈的好友被迫分开,因为政治上的原因不能相见;远离故土亲人,久不相见,回乡时已物是人非。此句中的“乡”,亦可以理解为京都朝廷。刘禹锡不在京已近二十三年了,此时已经一无所有,朝廷政治远非他离京时的状况,对现在的朝廷知之必不多。所以对即将面对的朝廷和新皇帝心中一片茫然,又因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得以伸展,悲从中来。故以“烂柯人”自比,对一齐遇贬的同僚们也只好“空吟闻笛赋”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之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幅多么矛盾而又和谐的画面!卞孝萱、吴汝煜对此句的理解是,作者以“病树”“沉舟”自比,认为即使自己成了沉舟和病树,世界依然是美好的,社会也照样前进。而杨景龙则认为,“千帆”“万木”指打击永贞革新集团后春风得意的权贵。对这两种看法,笔者持怀疑态度。此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回到京都过扬州而作,扬州又位于长江之畔,极有可能看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真实场景,而此景又与他心中不平之气和旷达之情产生了共鸣。故在此将此景及由此悟出的哲理,赠乐天以共勉吧。如果非要说此句有所寄寓的话,笔者更倾向于用“沉舟”“病木”,指打击永贞革新集团后春风得意的权贵们。“沉舟”欲以其沉来挡住千帆之过,“病树”欲以其病摧毁万木之春,但一切归于无效,正如权贵们欲以打击永贞革新集团来阻拦历史进步终将为历史所抛弃一样。这样理解,似乎更合作者“久居困境而不磨其志”、到死坚持其政治观点和进步唯物主义思想的性格,也更符合与下联的衔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洒长精神。今天听你为我吟咏的这首诗,这会儿就先借这杯酒力来长长精神!既然当朝权贵不能挡住历史的发展,那么坚守自己政治理想的诗豪刘禹锡,当然会一扫先前的郁闷不平之气,于无所有中得救,豪迈旷达地喊出“长精神”的心声了!

整首诗层层深入,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堪称诗豪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