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疮68例疗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疮68例疗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中医药 口疮 辨证论治

资料与方法

1990~2002年收治口疮患者68例,男30例,女38例;年龄5~70岁,20~50岁占70%;病程0.5~30年;皆为频繁复发。中医分型:风热型17例(25%),火热型21例(30%),阴虚型23例(35%),气虚型7例(10%)。

治疗方法:①风热。主症:口疮,发热恶风,头咽痛、口干渴、尿赤便秘、痰黄、或浮紧,舌红,苔黄。证析: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处方:桑菊饮加减:桑叶、、连翘翘、桔梗、薄荷、杏仁、芦银、甘草。导赤散加减:木通、生地、竹叶、甘草。②火热。主症:口疮、口腔灼痛、口渴口臭、心烦失眠、便秘尿赤、咽痛或干、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弦数。证析:此为火热内盛所引起,火热上蒸,灼伤口腔,则证见口疮。治则:清热泻火,解毒。处方:普济消毒饮:黄芩、黄莲、甘草、玄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柴胡、桔梗。凉隔散:连翘、大黄、芒硝、甘草、竹叶、子、黄芩、薄荷。③阴虚。主症:口疮,口干渴,不思饮、手足心热,尿便不利,焦虑心烦。脉细数,或弦数,舌红,苔干,无苔或少苔而干。证析:此为阴虚内热之象。虚火上炎,灼伤口咽细络则口疮。治则:养阴清热,泻火除烦。处方:知柏地黄丸:知母、黄柏、山药、山肉、泽泻、丹皮、茯芩。天地煎加减:天冬、地黄、知母、黄柏。④气虚。主症:口疮,面色苍白或虚浮,少气无力,畏寒肢冷,纳呆少食,大便塘泻,小便清长。脉细数无力,舌淡,苔白。证析:此为气虚阳浮所致。虚阳上浮,不能温养口腔经脉,则口疮。治则:益气升阳扶正。处方:补中益气汤:黄芪、灸甘草、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十全大补汤:当归、川芎、熟地、白芍、人参、白术、茯芩、黄芪、肉桂、甘草。

结 果

治疗结果:①显效:半年内未复发者44例(65%),1年内未复发者36例(53%)。②好转:4个月内未复发者15例

(22%)。③有效:2个月内未复者7例(7%)。④无效:2例(3%)。

在68例患者中,治愈后一直未复发者30例(44%),中医辨证施治复发性口疮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讨 论

复发性口疮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紧张、郁闷不乐等情况均能偶然发生,好发于唇、颊、舌缘等,在黏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现,但在角化完全的附着龈、硬腭则少见。一年四季均能发生,溃疡有自限性,能在10天左右自愈。口疮经常发生或此起彼伏称复发性口疮,其病损呈溃疡性损害,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

复发性口疮病复杂,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1]。本病周期性发作,虽有自限性,但溃疡的灼痛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西医对症处理疗效欠佳。而中医通过四诊八纲。整体与局部结合辨证施治,热者以清热为主,除湿通络辅之;湿盛者除湿为主,温通络辅之;阴虚养阴,活血养血辅之;气虚者益气,壮阳扶下辅之。中医以求治本,故对复发性口疮疗效较好。

有学者认为复发性口疮是一种以免疫缺陷为主的免疫性疾病,大多数病人的免疫功能低下[2]。中药的免疫调节剂常有很多毒副作用,而中医药对调整免疫状态,增强免疫机能有独判之处,弥补了现代医学的不足。

另外,在治疗的同时更要注重预防,摸索发病规律,寻找复发诱因并尽量避免其刺激;调整情结绪,均衡饮食,对复发性口疮患者康复也是极其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李秉琦,主编.口腔黏膜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7.

2 李幼华,李荣能.复发性口疮患者免疫状态观察.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88,3(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