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167-02
在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逐步深入广大教师的心中,以倡导学生合作探究为主的新的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合作学习问题,值得我们展开深入的研究。通过听取、说明、求助、反思、自信、帮助、技持、建议、解释、协调的研究过程,在合作学习中实现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期望所有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的解决组内冲突。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采取一些实施合作学习的策略。
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它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合作学习的特征
合作学习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恰当地组织和有效地调控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班级合作”为基本的教学形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1.1合作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角”,教师起“主导”“导演”作用。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自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2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的发展。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沿着前人研究、探究数学问题的路子去思维动脑、动口、动手,亲自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这样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会怎样学习。这种方法的学习远远比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要深刻得多,而且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1.3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在合作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形成了双向反馈的模式。教师能从合作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点拨、引导,使学生顺利地合作学习,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2.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2.1让学生做教学中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精心设计合作,创建学习情景。比如:我在教《等腰三角形》时,让学生做一做:每个学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三边不等的三角形纸片,鼓励学生试一试,通过折叠,剪一次,是否可以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呢?分小组合作,看有何发现?全班学生都动了起来,再由小组推荐学生回答其发现的规律,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索。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很自然地获得了新知识,通过合作交流所有学生都亲身经历感受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这样学生印象深刻,真正地做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2抓形成过程,让学生走一次前人、科学家走过的路,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发展。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沿着前人的研究,探索数学问题的路子去思维、动脑、支架口、动手,亲自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例如:我在教勾股定理时,首先让全班学生做一个直角三角形,再把这个三角形边量一量。然后分组算一算每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及斜边的平方,随机地抽出几个学生回答结果,再分组讨论出其中规律,很快有学生提出了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教师提问:任意直角三角形都符合这个规律吗?这时又有学生剪了一些直角形算了一下,也符合这个规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教师用早已准备的面积图形,引导学生去证明。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做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索,在学生脑海里留下的印象比老师讲的要深刻得多,因此对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3转变教师角色观是首要条件。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度定位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合作成效。在这里,教师不是CEO(首席执行官),而是一名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同时也是一名参与者、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习者及反思者,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在合作学习中师生地位是平等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轻松感”“解放感”,才能有利于课堂中集思广益,为实现成功合作学习创造条件。
2.4关注个体差异,促使人人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3.以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讨论”、“观察”、“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优、中、差各级知识水平学生要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差生,以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来感染差生.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不能让优等生的回答剥夺差生的思考.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合作是一种品质,需要教师耐心地培养和长期地训练;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需要教师优质地组织和高效的实施,才能使真正的合作落到实处,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课堂合作教学的实践,大大增强了班集体的内聚力,学生之间较为团结,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习困难也减少了;在平等、宽松、和谐的民主合作气氛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经历成功的体验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在交流合作过程中,既可看到自己的长处,也发现自己的学习潜力,从而更加努力,更有信心投入学习。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立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将来步入社会与人合作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