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贵州省镇宁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贵州省镇宁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的重要保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做好农业机械化工作,对提升农业机械化效益,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贵州镇宁;农业机械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S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64-1

1 镇宁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特别是国家大规模实施购机补贴以来,镇宁县的农机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机械化耕作、联片防治、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等农业机械得到广泛推广使用,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

截止2010年底,镇宁县农业机械装备总值达1.89亿元,农机总动力达18万千瓦(其中:柴油机5.59万千瓦,汽油机1.88千瓦,电动机10.53万千瓦)。主要农业机械装备中,耕作机械3345台,高性能联合收割机2台,拖拉机714台,排灌机械9600台/套。2010年全县实现农机总动力18万千瓦,实现机耕17万亩,机灌12万亩。全县拥有农机维修网点75个,农机户35258户,农机化服务组织26个,各类农机从业人员3.2万人,2010年实现农机化生产经营总收入1.2亿元,利润总额970万元。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机械化总的水平偏低,农机化发展质量不高

“十一五”期间,由于除了农民直接享受的购机补贴,地方政府投入农业机械化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导致农业机械装备总量较低,农业机械化发展较慢,发展质量不高、不平衡。农业机械总动力离现代农业发展相差尚远,农机化发展在机型、环节和区域上不平衡,原有机械设备设施非常落后,新购设备缺乏资金,严重制约了我县农机事业的发展。

2.2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队伍不稳定,人员缺位、经费无保障、体制不顺、工作缺位等问题突显

农机管理工作弱化,农机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目前全县还没有真正的农机综合服务组织,难以满足农民群众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和市场的需求。

2.3 农田地块分散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机械化发展不配套

镇宁县为高原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农村机耕道建设、水利设施建设没有把农业机械化发展结合起来考虑,造成田间机械化作业效率低下。

3 镇宁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展望

镇宁县在“十二五”期间,要积极发展壮大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拓展农机服务领域,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和效益,走“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率”的路子,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9.82万千瓦,实现机耕19万亩,机收5万亩,机插1万亩,机灌16万亩,机械化脱粒8万吨。

3.1 推广先进适用农机技术

以提高全县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及畜牧、养殖、设施农业等机械化为目标,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技术,加强试点示范,加快推进优质粮油、优质畜禽、茶叶等大宗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的机械化。

3.2 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提高农机利用率;发展农机连锁经营,完善农机营销网络;及时农机作业需求、产品供应、维修服务等市场信息,不断提高农机信息服务水平;探索建立以基层农机服务站、农机服务组织等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3.3 抓好农机安全监理

抓好农机安全监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农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健全农机安全监管体系,规范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及驾驶员的管理,严把安全技术检验关、驾驶员考试关,提高农业机械技术状态和驾驶员操作水平。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和创建“平安农机”活动,提高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3.4 实施农机重大项目

积极争取各级对农机化发展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整合、带动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形成以农民为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农业机械化发展投入机制。重点是实施好大宗农作物耕种收农业机械化项目、茶叶生产加工机械化技术项目、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技术项目、单栋连栋温室机械化技术项目、畜牧机械化项目、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

4 以示范项目为切入点,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4.1 大力发展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提高农业机械的组织化率

“十二五”期间,计划组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4个,分布于城关、丁旗、江龙、沙子四个乡镇,城关镇组建一个大型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其余3个乡镇各组建一个中小型农机合作服务社。

4.2 抓好农机操作手培训,提高农机操作手的操作技能,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益

按照农业部41号令的要求,在“十二五”期间,争取上级投资30万元,在城关镇范围内组建一个农机驾驶、维修技术培训、考试基地,计划培训拖拉机驾驶员750人,农机操作手5000人,农机维修人员160人。

4.3 立足地方特色,推进特色农业的发展

紧紧依托全县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争取上级投入项目资金90万元(每个示范基地30万元),在江龙镇的毛草村、施丁村,在朵卜陇乡的白沙村抓好3个茶叶机械示范基地建设。争取投入20万元,在“十二五”规划时期发展设施农业0.5万亩,精准农业0.5万亩,以农业机械现代化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4.4 争取投入国家购机补贴

补贴资金2500万元,推广补贴微耕机7500台/套,拖拉机30台/套,收割机15台/套, 茶叶加工机械6台/套,插秧机10台/套,其他机械8000台/套,通过补贴资金的拉动,促进我县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到2015年农业机械基本满足重点粮食主产区和重点特色农产品加工的需要。

作者简介:王元勇(1980-),男,布依族,贵州镇宁人,贵州省镇宁县农业局助理工程师,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级农业推广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