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王聚福 让活雕塑不再是乞讨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聚福 让活雕塑不再是乞讨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北京四惠的一幢民宅里,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浑身上下或铁铜色、或银白色、或金色,没有声音,只有形体。他们就是活雕塑的表演者,而这间并不大的屋子就是承载他们梦想、放飞希望的地方。

王聚福,“80后”北漂,动静儿活雕塑行为艺术工作室艺术总监。“活雕塑是行为艺术的一个支派,于1969年由英国行为艺术家Gilber&George创造,他们从古希腊神话人物的雕塑中发现灵感,通过真人涂绘,达到雕塑的逼真效果,配以肢体语言,向人们展示其艺术的内涵。它借鉴了纯雕塑艺术风格,但又不同于纯雕塑。其优点是取之于生活,展示于真实。然而,在国内,目前还没有一家正规的文工团有活雕塑表演,这或许是因为人们还不能完全接受这种表演形式。而喜欢这门艺术的表演者大部分是几个人凑在一起自己摸索着搞创作,我们这群人就有做兼职表演的,也有全职的。”

说到这,他站起身,举起双手,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我们的追求就是――传递新文化,创造新生活!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从业余到专职表演的跨越

王聚福出生在山东潍坊农村,虽然是家里的独生子,但是从小,他并没有像很多“80后”那样享福。“父母都是靠天吃饭的农民,农闲时,父亲还外出做建筑工人,母亲一个人操持家务,一家三口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我从小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赚钱的不易,因此从不向父母要零花钱。”

初中毕业后,王聚福考上了离家很近的一所中专学校的计算机专业。一次,王聚福在学校组织的元旦晚会上反串演老太太,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由此,王聚福开始对表演如痴如醉。有同学说他这是不务正业,可他却不这样想,“我在课上仍然认认真真地学习我的专业知识,但是课余时间,我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2004年中专毕业后,王聚福顺利地进入潍坊科技职业学院继续读计算机专业。谈到此时为什么不选择读艺术院校,他坦言“家里条件有限,艺术院校的学费很高”。

在大学里,演出的机会多了,王聚福渐渐地成了校园明星,他笑着说:“我始终都反串演老太太的角色,并不断改进和创新,到后来成了我的保留节目。”

临近毕业,王聚福在潍坊的一家商场里找了一份当导购员的工作。不久,也就是2007年春节前夕,央视《过年七天乐》节目组来到潍坊,就在这家商场里支起了报名台。“我是第一个报名参赛的选手。在四五百人中,经过海选,我最终幸运地留下参加节目录制。”

之后,王聚福依旧回到商场当导购员。“那段时间很辛苦,吃住都很差。所以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现状,不能一辈子这样活。”

后来,只要一听说哪儿招演员,王聚福就赶紧去报名。“我在老家还拍过一个电影,是为了迎接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反映的影片――《春至仙客来》,我在里面演群众演员,但好在还有几句台词。那时我就深感演员这一职业很辛苦,风吹日晒,但是仍觉得挺好玩儿,兴趣不但没减,还与日俱增。”

拍过戏的王聚福再也没有心思做导购员了,辞掉了工作,怀揣梦想,带上自己的全部积蓄来到北京。“我的一位朋友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他告诉我,没事儿就去北京电影学院的门口站着,经常有人去那儿挑演员,很多北漂演员都是这样的,包括‘傻根儿’王宝强都曾在那站过。”

在这期间,王聚福也演过一些小角色,曾有一个网络短片还找他做男主角“傻蛋儿”,一个搞笑的角色。

然而,日子一长,王聚福明显感觉到手里的钱急剧减少。“如果再找不到工作,我就得卷铺盖回家了。”就在一筹莫展时,朋友给了他一张名片,印有北京黑祥子时空艺术团的字样。也就是那天,“活雕塑”这三个字第一次走进王聚福的视野。

活雕塑不再是乞讨艺术

2007年10月,王聚福如愿加入北京黑祥子时空艺术团,一个个人组建的艺术团。“团里包吃住,每月基本工资1000元,演一天给50元,我一个月有时能赚2000多元。这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王聚福的第一个活雕塑角色是公子哥。“第一次上妆是老演员帮我画的,画了一个多小时,画完妆,穿上演出服,往镜子前一站,自个儿把自个儿吓了一跳。表演完,看到台下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我非常高兴。活雕塑不同于雕塑的是,活雕塑是有思想内涵的,最终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与其它表演形式的区别是:我们不能说话,绝对不能说话,一露牙就太吓人了,哈哈。”

如果说第一次演出只是让王聚福走近了活雕塑,那么第二次演出让他真正爱上了活雕塑。“第二次是在北京国展演出,当时观众非常多。我演的是一个老北京卖糖葫芦的男孩儿,在表演过程中,我开始不满足于机械地做动作了,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比如一些滑稽的动作、表情等。很多观众都跟着我跑,我走到哪儿,他们就跟到哪儿。还有的人买来鲜花送给我……但是也有的小观众一看我突然‘活’了,都吓哭了,后来我就很留意,有小观众在时,就不对着他们摆动作。”

然而,随着演出的机会越来越多,王聚福也深深体会到了活雕塑表演背后的艰辛,“有时候,我在街头或公园表演,经常会把人吓着,有的人甚至会对我指指点点,就差往我面前扔钢了。因为毕竟在西方国家,活雕塑是一门乞讨艺术。然而,我们要做的是把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活雕塑艺术,进一步探讨、摸索活雕塑艺术表演的新模式,比如把变脸等绝活揉进活雕塑艺术表演,并且发扬光大,让活雕塑不再是乞讨艺术。”

王聚福的努力付出很快就有了收获,在《爱情呼叫转移Ⅱ》的启动仪式上,在《同一首歌》的舞台上,在中华世纪坛迎接奥运圣火的仪式上……都有他的身影。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王聚福在奥运场馆附近连续演46天,每天演8场,每场3分钟。“我仍然演老北京卖糖葫芦的男孩儿,也演祥云火炬手。当时,天气炎热,我们的服装又厚、又不透气,真可谓是汗如雨下。虽然辛苦,但是能让外国友人也看看咱们中国的活雕塑艺术表演,感受一下老北京的传统文化,也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

更让王聚福铭记在心的是,那一年,他见到了萨马兰奇。“萨翁认真地观看了我们的表演,并对我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还热情地和我们合影,我们都非常激动。”

动静儿,让雕塑活起来

2009年5月,王聚福在北漂短短两年之后,就成立了动静儿活雕塑行为艺术工作室。“他在思想上和业务上的进步令我们身边人感到惊讶,并自叹不如。当然,我们也很兴奋,因为在我们中间出了这样一位领导者,他可以带领我们一起追逐梦想。”一位同是活雕塑表演者如是说。

的确,这两年,王聚福带着一班人马参加了众多电视节目、电视剧、庆典的演出,如CCTV少儿频道的《智力快车》节目、第五届南锣鼓巷胡同节、湖南卫视《智勇大冲关》节目、湖南经视《白日梦工厂》节目、2011上海车展、电影《钢的琴》首映礼,还有天津电视台《爱情保卫战》的拍摄,第四届中国・雅安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节……

记者见到他时,他略显疲惫,“刚从文博会回来,休整几天又要去外地演出。每次演出回到家,我最想做的事就是睡觉,睡醒了翻个身继续睡。现在,工作室接的演出一个接着一个,很忙很累,但是也很充实。”

回想工作室成立之初,王聚福说:“当时一心想干自己的一番事业,给自己设立一个出发点,从这里起步,实现自己的梦想。起初,工作室步履维艰,非常困难,没钱、没经验,只能想办法快点出活,先解决资金的问题。”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做事情脚踏实地。”这是王聚福上学期间老师常说的一句话,他始终铭记在心。“创业伊始,酸甜苦辣咸,五味掺杂。一天两元钱的饭费,甚至吃不上饭的时候都有。冬天,我住在简易房里,风呼呼地刮,整个屋子都冻透了。前三个月,我们一个活没出,跟我一起创业的哥们也不堪重负,有的干脆放弃了,但是我必须顶起来,因为没有退路!”

在这期间,由于工作性质不稳定,收入又微乎其微,王聚福的父母非常担忧,劝儿子赶紧回老家找个稳定的工作,别在外漂着了!“可是要我半途而废,放弃梦想回老家,岂不是前功尽弃?我不甘心!当时,在我的脑海里就坚定一个信念――要么身无分文,要么出人头地。”

逐渐,工作室在王聚福的努力支撑下,慢慢地走向了正轨,邀请他们演出的邀请函多了起来。很快,几场演出就在业内获得了巨大反响。“后来,很多城市都在跟风,我们不怕跟风,有了竞争才会有提高。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让雕塑活起来,不仅让人觉得‘是’雕塑,还能让人发现,活雕塑能给人带来互动,带来快乐。”

截至目前,最让王聚福得意的作品是《卓别林》。“不但形似,更要神似。每次演出都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就是我最大的满足。

有一次,我下场跟观众互动时,因为上一场是泡泡秀表演,满舞台都是泡泡液,而我要走一个玻璃台阶,并且走卓别林的鸭子步,我脚下一滑差点真的摔倒了,观众以为我是故意的,都哈哈大笑。”

谈及目前社会对活雕塑的认同度,王聚福称,“尽管有人说我们是哗众取宠,但我坚信这是一门真正的艺术,只不过表现形式转化了而已,其实内涵更要深刻一些。比如,一尊雕塑立在那一动不动,一百个人看后是一百种感受。而活雕塑更多的是把这些感受用肢体语言表现了出来,应该说是更通俗。但不能说通俗之后就不是艺术了,那通俗歌曲不也是艺术吗?通俗是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加以感受。艺术本身离生活就很远,所以把艺术和生活的距离拉近,让更多的人去热爱艺术,接受艺术的熏陶。这不是很好吗?”

如今,王聚福踌躇满志,正积极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准备成立公司,把活雕塑行为艺术做大做强,“这门新兴的艺术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活雕塑不单要行为艺术,更要表演艺术,要多元化,并且,每组雕塑都要有自己的主题,有文化背景,表演不单单是摆造型,更要挖掘内涵,在娱乐的同时让人们去思考,让活雕塑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这是我们要努力去做的。我要将活雕塑表演进行到底,让雕塑活起来,这就是我追逐的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