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王海:我和儿子像朋友一样互相欣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海:我和儿子像朋友一样互相欣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王海是一位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的优秀作家,她创作的《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等多部长篇小说引起广大女性的共鸣。生活中的王海还是一位宽容、明智的母亲,她37岁才生下儿子大鸥,然后很快离了婚。20年的母子相依中,儿子不但性格健康、阳光,还多才多艺,从小就很独立的大鸥如今在美国的学习生活也如鱼得水,他说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妈妈独具一格的教育。

有困难自己扛,为单亲儿子营养轻松的家庭氛围

1952年12月,王海出生于山东,16岁就参了军。酷爱写作的她凭着出众的才气,很快成了一名通信兵,几年后,还当上了业余宣传队队长。

1983年,在文坛崭露头角的王海被抽调到总政话剧团当编剧。时年31岁的她依然单身,这是因为王海对婚姻的要求很纯粹,遇不到心动的人,她宁缺毋滥。35岁这年,在一次笔会上,王海认识了一位英俊潇洒的男作家,两人相谈甚欢,王海终于有了心动的感觉。爱情来了,她没有躲避,很快,两人结了婚。

王海和丈夫门当户对,又都深爱着文学,本以为自己的婚姻会很美满。然而,婚后不久,王海才痛苦地发现,她和丈夫的价值观截然不同,在很多事情上观点相左。在婚姻上,王海是个完美主义者,发现这一点后,她毫不犹豫地提出了分手。

这桩短暂的婚姻给王海带来的并不都是痛苦和遗憾,儿子大鸥的降生是上天赐给她最大的安慰。决意分手后,虽然两人还没有办理离婚手续,但丈夫已移居他处。

不经意间,王海成了单身母亲,但她认为爸爸的存在对幼小的儿子很重要,便想尽办法哄骗儿子,说爸爸很爱他,只是在外地工作不能回来。有时,她还请前夫打来电话,让他和儿子通话。

为了培养儿子阳光、健康的性格,王海经常带儿子看叔叔操练,让他感受力量之美。她有时还带儿子看一场对抗激烈的足球比赛,潜移默化中激发儿子的阳刚之气。

生活中,王海从不把儿子当作诉苦的对象,她认为儿子年龄小,没有能力分担她的烦恼,说了只能增加他的心理负担,所以,再大的困难都由她一个人扛着。

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一般较脆弱,王海总是有意地培养儿子坚强、勇敢、坚韧的一面。1989年7月,单位派王海到九江抗洪一线。起初,她放心不下10岁的儿子,但她转念一想,这正是培养儿子独立性的时候,还是服从命令决定前往。

大鸥听说妈妈抛下他一个人奔赴抗洪前线,并没有闹情绪,幼小的他并不清楚妈妈这个任务的凶险,反而男子汉似的向妈妈拍了胸脯,说老妈您尽管放心,我在家里会照顾好自己。看着懂事的儿子,王海的眼睛潮潮的。

临出行前一天,儿子忙前忙后地和妈妈一起打点行装。细心的他还把妈妈需要带的东西都写在纸上,每备齐一样东西,他就郑重地打个对钩儿。妈妈的行装打点得差不多了,儿子累得满头大汗。

忽然,儿子又想起一件事情,他曾在电视新闻中看到,湖北荆州抗洪前线蚊虫很厉害,妈妈准备的驱蚊药太少了,还得多带些。于是,他自告奋勇地跑到外面商店又买了些。王海被儿子感动得泪水盈眶,她知道,儿子所做的事情已经是一个10岁男孩最成熟的表现了。

良好的修养、正当的爱好,比考高分更重要

王海做客艺术人生时,主持人朱军曾问她:“你的儿子学习好吗?”王海回答,不太好。朱军接着问:“那怎么办?以后想让他做什么?和你一样当作家吗?”听了这话,王海很激动地说:“我不会给孩子设计未来,他是他自己的,不属于我。充其量,在他成长的时候我可以陪着他,但对他没有更多的想法,我只要他活得快乐,能担当自己的事情。他如果以后想当一个扫地的清洁工,如果是他发自内心的,我也会支持他。”

王海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儿子从小学到高中,几乎都是半玩半学着过来的。但她对儿子的素质教育,从儿时开始一刻也没有放松过。王海一向认为,让孩子有良好的修养、正当的爱好比考高分更重要。

儿子从3岁到初中期间,王海给他报过钢琴、国际象棋、乒乓球、游泳、滑冰等多个辅导班,尤其是钢琴,是王海逼他学的。

儿子4岁那年,王海就陪着儿子开始了学钢琴的艰难之旅。那时候,她工资较低,母子俩生活拮据,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让儿子学钢琴。每周四次钢琴课,每次她都是骑自行车把儿子载到公交站,再把车子放好,然后挤公交车去少年宫上课。两年不到,光自行车就丢了好几辆。

如此的辛苦、执著,王海并不是想让儿子将来走钢琴的特长之路,她甚至不让儿子跟风去考级,她的出发点仅仅是让孩子多一份音乐修养。王海手风琴拉得很好,她深知学过乐器的人对音乐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会让他受益终生。

王海觉得,孩子光有良好的修养还不够,还应该有开阔的视野,高远的志向,足够的能力。学习好当然不错,但不是全部。

儿子读高中时,在学校担任宣传部长,高二时,他出面联合其他两个中学的宣传部,成功举办了一场校际联欢会。儿子虽然忙于活动连累了学习成绩,但锻炼了交际能力,王海非常支持儿子的举动。

2006年,王海去澳洲参加一个活动,决定自费带儿子一起出国,尽管签证困难重重,可她还是办好了各种手续。儿子耽误了学习,但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王海认为很值得。

儿子读高三时,王海和孩子一起承担着高考的压力。不过,她担心的不是最后的考试成绩,而是儿子太用功了!有一天晚上,儿子靠喝咖啡提神学到后半夜,王海很心疼。她给儿子降温说,你可以把目标定得低一点,现在一纸定不了乾坤,出路很多。你可以考个一般的大学,然后考托福,出国深造。在妈妈的减压措施下,儿子考出了不错的成绩。

王海向朋友这样评价儿子:“他不是学习尖子户,离社会上认可的优秀标准还有距离,但是他身心健康,积极向上,有爱心,有能力,主流兴趣渐渐明显,基本上符合我对他的理想要求。对他的未来,我毫不担心。”

沟通无敌,36岁的年龄差不妨碍母子像朋友一样互相欣赏

让王海欣慰的是,从儿子出生到他赴美国读书的20年里,母子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尽管他们有着整整36岁的年龄差,却完全没有代沟,可以像朋友一样互相交流,互相欣赏。

儿子进入青春期以后,王海就对他进行过关于男孩、女孩成长为男人、女人的科普教育。对儿子的少年心事,都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从不跟孩子讲大道理。

王海清楚地记得,儿子第一次遗精是在他十三岁零八个月。那天夜里,她睡得正香,却被儿子的手推醒了,儿子急促而又惶恐地说:“妈妈,我遗精了。”王海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儿子天亮就要参加小升初的军训,不能让他心理有压力,不然,他就睡不好觉了。于是,她竭力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说:“正常现象,把内裤脱了,光着屁股睡吧!”儿子照妈妈说的做了,然后翻身又睡着了。

儿子去美国读书后,王海经常和他在电话里讨论人生问题。前几年,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出了本书信体的育儿书《给我亲爱的安德烈》,王海非常有感触,把这本书逐字逐句地读了一遍,还就龙应台书中的育儿观点与儿子在电话里交流。母子俩敞开心扉,没有任何隔阂,有时还为各自的观点不同争得面红耳赤。

与母亲一起生活了20年,大鸥对母亲的不易及养育之恩都感怀至深。他从懂事起就以自己的方式回报着母亲的爱。

儿子上初三的时候,王海的牙齿疼痛,几家好些的医院口腔科挂号很难,王海工作忙,没时间也没精力半夜起来去医院排队挂号,而去水平较差的医院又怕治坏了,只得忍痛拖着。看到妈妈痛苦的样子,大鸥留了心。

第三天是个周末,王海一大早醒来,看到儿子的床铺空空的,甚是吃惊。正着急的时候,儿子从外面打来电话,语气里透着兴奋,说他排队挂到号了,让她赶快去医院治牙。王海这才知道,儿子半夜一点钟瞒着她偷偷溜了出去,到口腔医院等了六七个小时,挂了第一个号!

看病回来的路上,王海责怪儿子不该一声不吭半夜出去,出了事怎么办?但她责怪的语气里充满了无限欣慰和怜爱。

让王海欣慰的还有儿子的自立精神。2009年秋天,王海看中了万科房产在朝阳公园附近的一处房子,觉得作为投资将来回报会很大,但算算家里的钱买了这房子就会有压力,不买又有些遗憾。于是,她打电话跟儿子说了自己心中的纠结。儿子听完后斩钉截铁地说:“不要买,咱家钱够花了,你不要总想着留钱给我,我不要你的钱。”听了儿子的话,王海豁然开朗,放下电话就给万科销售打电话说房子不要了。

回望儿子走来的一步步,王海在博客中写下这样的感慨:自己从没想到孩子的成长会如此迷人,儿子从无知到有知从幼弱到强大,给自己的生命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充实和欢乐,她在为儿子付出的同时已经得到了超值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