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徐雪村的绘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徐雪村的绘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山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山水之乐还是山水之道都蕴藏着古贤圣人对山水的理解与看法。厚重的山水内涵自然就使得绢素之中的山水从诞生之日起便有着类似山水文化本意的精神追求。南朝宋人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到“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独应无人之野。峰岫峣嶷,云林森眇。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熟有先焉”。山水画历来就是圣贤君子所向往的,但是他们不愿因渴慕自然风光而远离君、亲,面对山水画就可以不下堂筵,即可坐穷泉壑,以达到“卧游”“畅神”之境地。山水画本身就是“道”的体现,满足人们“澄怀味道”的审美体验和精神追求。徐雪村显然体悟到山水画这种载道的本质,其山水画也追求蕴道、载道。读徐雪村的山水,读出的是自然山水之灵秀,是元气淋漓之云烟,是澄怀味道之体悟,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传承。

山水画之悟道依托的是笔墨情趣。笔墨依托于画法,画法植根于笔法,山水画的笔墨情趣也就演化为笔法的运用。早期山水画的笔法隐藏在画法中,并不十分彰明。宋元绘画转变后,笔法开始在画面中彰显,书法性用笔呈现在绘画中的运笔和线条,体现在皴、擦、点、染各个方面,书法在绘画中的基础开始公开、明朗化。其实先贤们在谈论绘画时就已经透露出端倪。唐代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既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清初石涛也说:“画法关通书法津,苍苍茫茫率天真。”(石涛《石涛题画选录》)所以,画法通笔法,书画同源,相互滋养。好的画家需要有深厚的书法功底,画家不懂书法,大概也是画不好画的。徐雪村的画好,得益于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和对书法与绘画关系的领悟。

书法是中国画真正的根基和传统,是书画同源的源,这个“源”是中国画创作中最本质的源。所以,历代著名的画家,都从书法中寻找资源,进行自己的绘画创作。宋代米芾用书法的顿点成就了“米氏云山”;元代王蒙的皴法中,常常杂以篆隶奇字;赵之谦亲身践行“以篆隶书法画松”;郑板桥体悟到“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石涛更是总结到“古人以八法合六法,而成画法,故余之用笔勾勒,如篆、如草、如隶等法”;吴昌硕用老辣的金石线条写出了老梅的沧桑傲骨;黄宾虹则把篆隶的古拙变成了山水画的敦厚。徐雪村的书法也是其绘画的根基。在《半山草堂画余》中,徐雪村以“昔人论书法”开篇,他认为绘画的“画法”就是“书法”,绘画的基础是书法,宋代以来最优秀的画家基本上都是最优秀的书法家。出于对笔墨的追求,徐雪村首先把目光关注在书法上,努力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并精心临摹古代书法经典,深入研究毛笔笔锋的弹性以及线条的表现力,充分理解书法中的行气形势,探究中锋与侧锋、藏锋与露锋、顺锋与逆锋、拖笔与战笔中的用笔与用墨。

山水画要聚大自然之灵气,唐代张璪在论说山水画时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总原则,可见山水画虽追求“中得心源”,但也重视“外师造化”。“师造化”是根基,是手段,是画家澄怀味道的天然对象。“师造化”就是要直面自然、恣意写生,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谈到其在隐居太行山中的洪谷时,突入险峻山谷,见数株古松“中独围大者,皮老苍藓,翔鳞乘空,蟠虬之势,欲附云汉。成林者爽气重荣,不能者抱节自屈,或回根出土,或偃截巨流,挂岸盘溪,披苔裂石。因惊其异,遍而赏之。明日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恣意写生方得物象之真,才能真正做到“师造化”,才真正达到“度物象而取其真”的要求,写生取象时才能达到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隐迹立形,备遗不俗,删拨大要,凝想形物的境界。只有笔墨、物象、神气兼备,才能“中得心源”,尽得“思经天地,万类性情,文理合仪,品物流笔”的风流。徐雪村深得张璪神髓,近年来遍览秀美的山川,醉心自然,恣意写生,心师造化。如此种种都潜移默化地融入他的笔下,体现在他的画中,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法则基础上,徐雪村逐渐地形成了重视传统渊源,同时又展现出了现代山水画的气质,做到了拟古出新。

唐代张彦远说“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历代名画记》卷一),在此,张彦远的本意并非强调画家的身份,重点乃是关注画家的文化品位和个人气度。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道:“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移子弟。”这里的文气指的是才情和学养,归结为画家的自我修养,文气养成了,绘画的格调就不得不高。清唐岱《绘事发微》认为:“画学高深广大,变化幽微,天时、人事、地理、物态、无不备焉,古人天资颖悟,识见宏远,于书无所不读,于理无所不通,斯得画中三味……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纵横万里之势,立身画外,存心画中,发墨挥毫,皆成天趣。读书之功,焉可少哉!”可见画家的品位和修养靠的是画外功夫,需要加强文史功力。提高修养,读书便是一条主要的途径。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明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知识的归类和分析,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然后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清代张庚在《浦山论画》说:“古人画好,不过理明而气顺……天下之物,何非一理,何非一气?一举目间莫非佳画,要在能取其意尔。”这里所说的理、气、意,就是通达画理之所在。意会如此,就可以“障不在目,而画可随心了”。徐雪村平时对于古典诗词、文章及历代书论、画论多有学习,并进行归纳总结,书写出心中感慨,以期与古人对话;在现实的创作实践中又注重总结创作的体会和经验,及时记录下自己的绘画体验。在读书、思考、写字、作画之余,他十分注重生活蒙养,亲近自然,采集养分,涤荡心灵。这些才情、学养和能力都构成了他绘画风格的基础,使他落笔便气韵生动,绘成景致不绝的大千世界。

作为一个立志中国画创作的画家,徐雪村在汲取传统文化营养的同时,重视对现实生活的体悟,并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绘画技法,丰富自己的绘画语言,从而达到物我相契的境地。相信在不断探索传统山水画的当代表现道路上,徐雪村会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