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贴在锅边 第1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福州有一种传统风味小吃叫“锅边”,系用大米、香菇、蛏干、丁香鱼(学名日本、小海鱼,长10 cm左右,圆柱形)等制成。制法为:烧一大锅水,将大米酱舀起,绕锅边一圈浇匀,盖上锅盖,约煮几分钟见锅边浆起卷时便可铲入水中。锅中加入香菇、丁香鱼、蛏干、葱、蒜等,调入虾油、虾糠汤,煮沸即成。它也叫“鼎边糊”。我到福建旅游,在福鼎街头吃过,不过摊主制作十分简陋,根本不在锅边浇米酱,只在汤中加点米粉做成糊糊,加点小鱼、小虾。这样的小吃只能果腹,毫无特色与风味可言。
“锅边”这一名称很能体现出它是利用锅边来制作的。这种风味小吃可以当饭吃,不需另外再烹菜。
这使我想起天津的“贴饼子熬小鱼”来,它又名“贴饽饽熬小鱼”。“贴饼子”也叫“糊饼子”,一锅能做出饭和菜:小杂鱼煎过,加酱油、葱、姜、蒜、料酒,倒入清水,煨熟;玉米饼生坯贴在锅帮四周,再熬10分钟,改用小火熬5分钟。鱼汤中淋入湿淀粉勾薄芡,把玉米饼铲下。由于鱼饼同锅,热气混合,饼有鱼鲜味,鱼又透出玉米清香,所以吃来滋味鲜美。马季是天津人,他对玉米面有深厚感情,平时隔三岔五熬点玉米粥,蒸个窝头什么的。他爱吃家乡宝坻的“贴饼子熬小鱼”。天津近海多产鱼。百余年前,熬鱼不用油煎,是鱼和菜一层层地铺在锅中,放水和盐,如有香油,则滴上几滴。它是天津最有乡土气息的食品,离家的游子只要听到它的名字,怀乡之情就会得到慰藉。近年,这一不起眼的食品登上了大雅之堂――有的大酒家里能吃到它。
类似“贴饼子熬小鱼”的小吃胶东也有,用的是小黄花、小鳘鱼,大锅内用猪油半煎,放葱姜、酱油、盐及味精,清水熬。同时把捏成圆饼形的玉米糊贴在锅内。在胶东,它叫“鱼汤溅饼子”。
苏北的米饭饼制作时也是贴在锅边的,它用的是碎米头子,碾磨成细如砂子的糙米粉,用它发酵,做成饼子,贴在锅边(锅底有水),加盖蒸烘。由于有酵,熟后略为涨大,故又名“涨饼”。美食家汪曾祺在小说《故里杂记》中写到李三的邻居是位卖糜饭饼子的,这饼米是怎样制作的呢?“糜饭饼子是米粥捣成糜,发酵后在一个平底锅上烙成的,一面焦黄,一面是白的,有一点酸酪的甜味。”糜饭饼子即米饭饼,由于发酵过,味酸而甜,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汪先生是苏北高邮人,所以让他来叙述米饭饼是得心应手的。上海多苏北人,所以上海是能买到米饭饼的,不过不像从前,饼是“贴”在锅沿上,而是改用平底凹锅,这便让饼子“摆”在锅底了。可是汪先生所说旧时是用平底锅,我有点不解,因为不论解放前还是解放后上海所见都是那种大镬子。米饭饼单吃很少,通常都夹上油条。
湖北江汉平原也有类似的食物,叫“发米粑”,发酵米浆与熟芡、白糖搅匀,将吊浆加进去,发酵。平底凹锅内周围刷上麻油,锅热后把米浆一勺勺地舀入锅的四周,加锅盖,烙5分钟待米粑底部褐黄时铲出。它柔软清香甜美,易于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