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兴味盎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兴味盎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从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积极的投身于语文学习中?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艺术。教师只有通过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巧妙的点拨,用真心真情演绎教材,才能让语文课堂散发无限的光彩,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一、创设与文本内容贴近的情境,让课堂充满快乐元素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任何一方的缺位都不可能形成课堂教学信息的有效传递。因此,师生之间的关系应是平等的、融洽的。特别是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由于他们年龄较小,对自己的约束能力较低,有意注意能力不强,教师要想长时间保持他们课堂学习的兴趣,就必须贴近他们的身心特点,创设一个个鲜活生动、引人入胜的情境。可以是一幅图片,一个引发思考的问题、一个小故事……,只要能切中肯綮、恰当呈现,就能激发出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如我在教学《拉萨的天空》一课时,作者文中描写的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等特点,对于阅历尚浅的三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是很难理解的。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理解拉萨天空的“蓝”,引导学生从抽象的词汇走向真实呢?我在教学时,以品味“蓝”和“美”为主线,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优美玄妙的音乐,精致生动的画面,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情感距离,学生从这些画面中感知了拉萨的天空。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语言应用型课文,恰当进行编排,让学生参与表演,不仅让表演者印象深刻,而且让课堂充满快乐,师生身心得以愉悦。如我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我安排部分同学将这个寓言故事进行表演。很多同学兴味盎然,跃跃欲试。特别是对于狐狸在刚遇到老虎时那种惊恐万状和计谋得逞后那种得意忘形、摇头晃脑的表情的对比,可谓有板有眼,惟妙惟肖。很多同学通过这样的一个表演情境,更深刻的理解了课文内容和寓意,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营造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植学生学习兴趣的土壤,而如果在每一节课上,教师都能通过精心预设,让学生沉浸在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悉心的体会情境,就会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会学”与“乐学”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二、营造质疑问难的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一味按部就班的平铺直叙,将知识输送给学生,他们的思维就必然处于非激活状态,也就很难维持长久的有意注意。要想让学生以一个探求者,发现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不断获取新知识,迸发创新的火花,就必须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各个环节预设疑问、巧设悬念,让学生的思维处于跌宕起伏的状态,不断产生认知冲突和寻根究底的欲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半截蜡烛》一文时,我先让学生针对课题自己提出疑问,若学生没有把握要点,教师再给出适当的补充。然后针对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情节,抓住课文本身环环相扣,悬念迭出的特点,设置悬疑,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充分激发小学生的猎奇心理,从而推动他们不断发现、努力探究的愿望。再如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时,我设置问题:“文章标题为什么叫‘永远的白衣战士’,而不叫‘永远的白衣天使’?”此时学生的头脑中便形成了悬念,激活了他们思维,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高涨起来。

三、注重文本情感的演绎,让学生走进文本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文质优美,寓意深远。如果教师在朗读课文时仅仅是进行单一的语言信息的传递,而缺少感情的表达,学生也定然会感觉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趣。因此,语文教学中朗读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借助音乐、视频、图片等营造特定的氛围,给学生呈现声情并茂的朗读,从而使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作者的喜怒爱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如我在教学四年级《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时,我先用深情的语调朗读示范,让学生感受,然后让学生们伴随着音乐赏读,最后再让学生们自己读。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通过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们仿佛沐浴在母爱的芬芳中,沉浸在伟大的母爱中,升华了对主题的理解,同时更将学生带入了美妙的艺术氛围中,激起了他们强烈的认同感。

四、尊重学生个性,因势利导开展语文教学

新课程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学生自由阅读和表达,给学生彰显个性的舞台。特别是小学生天真活泼的个性,有自己的喜好,教师更要因势利导的加以引导,培养他们对语文的浓厚兴趣。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每一位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智能结构,启发诱导他们,既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又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活动中得以发展。

总之,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推动学生不断开展学习活动的助推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课前的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只有既贴近学生心理,又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也才能不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