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关乎着祖国的未来,科教兴国战略的成败。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传授一些科学知识,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基本原理课;科学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42-03

一般来说,科学素养包含着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三方面的内容。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关乎着祖国的未来,科教兴国战略的成败。许多关心高等教育的仁人志士,纷纷出谋划策,想方设法来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有说要改革课程设置,增设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科学知识水平;有说要加强大学生校内外科技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有说要营造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由此形成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批判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良好氛围。这些方法措施,按说是良方妙策,但它的现实可行性有多大,就得好好思考一番了。增加一些课程设置,必将影响其它课程的增设;科技实践活动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还好办,文科类的大学生实施起来就较困难了;弘扬科学精神,不是几次科普活动就能树立起人的科学价值观的,而要在不断的科学熏陶中通过理性思考形成的。笔者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深感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在这门课中渗透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教育,就可以覆盖全体大学生,不需要为此增加课程,并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理性思维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是它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是沿着科学发展新成果的途径建立起来的,是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的。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等伟大的科学发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自觉地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在一起,把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建立在对自然科学的深刻理解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的“一门科学”、“一门唯一的科学”的原因就在于此,“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科学知识的渗透

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心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它的每一个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都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在讲解马克思主义的每一个原理时,都可以联系现代自然科学的成就加以丰富和证实。20世纪自然科学和技术获得了重大发展,先是出现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后又出现了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耗散结构论等一系列崭新的科学理论。一系列新技术如控制技术、电子技术、核技术、遗传工程技术、航天技术等得到了迅速发展。科学知识的这些成就丰富和证实了马克思主义,那种所谓科学技术革命使马克思主义“过时”和被“证伪”了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事实上,没有任何人能举出任何一条自然科学材料证明马克思主义的某一基本原理是错误的。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就是对宇宙的物质性作出了最高的理论概括。在物理学上,人们最初认为宇宙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被认为是不可分割的“宇宙之砖”。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物理学上的放射现象、电子和原子结构的发现,人们对物质的基本结构进入到称之为粒子物理学的第一阶段。但很快粒子物理学随着大量基本粒子的发现又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夸克模型的提出使得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的尺度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十亿分之一(相对于原子)和万分之一(相对于原子核)。夸克有没有结构?是不是最基本的?2006年随着在北京发现的暂时命名为X1835粒子的发现,使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又不断深化下去。这一切都说明物质是无限可分的,但在对物质结构的无限分割中,始终不会改变“客观实在性”这一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样在讲授物质概念的同时,把物理学上的最新科学成就介绍给大学生,起到了提高他们科学素养的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对大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因此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时,就必然要涉及到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适应现代实践活动方式和现代科技革命而创立的方法体系,它表现为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这些方法都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及其方法。事实上,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都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它通过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各个方面渗透和参与到科学思维中。例如,我们在讲授普遍联系时就要涉及到系统方法,讲内外因的作用时就要涉及到控制方法,讲量变质变的观点时就要涉及到突变论方法,讲事物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时就要涉及到信息方法。在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时代,辩证思维和科学思维的相互关系变得更紧密了,许多科学概念,例如系统、信息、结构、控制等概念,随着其意义的确定,就会从科学概念上升到哲学范畴;而哲学最基本的范畴,例如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等,也是科学思维中最常用的基本范畴。我们在讲授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时,应把它由原来某一领域的一种研究方法扩展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的整个研究领域,上升为一种一般的科学方法论。比如说系统方法最初应用于生物学和数学领域,而后又扩展到了工程学、通信理论、政治结构、国际关系、管理系统、生态系统、心理和精神分析以及教育系统等领域。目前,系统分析作为一种一般的科学方法论,运用于广泛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有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以及公共政策系统的改进上。信息方法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使得对社会的研究更加形式化、动态化,通过计算机建立社会信息情报网,可以更有利于掌握社会运动的规律。领导决策过程就是对信息进行收集、传递、整理、加工和变换的过程,它的科学化取决于能否迅速、准确、及时地获得足够的信息。通过这样的分析讲解,使大学生学会用科学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对大学生科学精神的提升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提升大学生的求实求真精神,怀疑创新精神和科学理性精神。求实求真精神。求实精神,就是要求人们在科学研究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事实的本来面目去探求规律,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科学活动面对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凡事都求取证明,强调有根有据,要求一切科学认识必须建立在充分可靠的经验基础上,以可检验的科学事实为出发点。“求实”然后才是“求真”,“求实”基础上的“求真”就有了可靠的保证。“求真”是科学的目的。求真精神是指追求与探求真实的、与客观事实相符的思维活动。具体表现在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尊重实践,不固守传统,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坚持真理,不怕困难和挫折。怀疑创新精神。科学是在不断批判谬误、破除迷信的过程中达到对真理的认识的。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所怀疑、有所批判,科学知识不论来自哪里,都需要经过批判性检验和考察,才能被接受。怀疑批判就是要破旧立新,以新质代替旧质,是实践的内在要求。当然怀疑批判不是科学的目的,而仅仅是获得新的更加确切的知识的前提。刨新就是要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要不满足已有认识,不断追求新知;要不满足现有的生活生产方式,而不断进行改革和革新;不墨守成规,敢于打破原有框框,探索新的规律,新的方法;不迷信书本、权威,敢于根据事实和自己的思考,向书本和权威质疑。科学理性精神。理性精神,就是要人们不盲从、不迷信、不感情用事,凡事要问一个为什么,凡事要遵守客观规律,考虑客观条件和客观后果。一切称之为科学的东西,都必须放在理性的法庭上接受审判。科学涉及的空间、时间、质量、相互作用、宇宙或自然的规律和图式等,都隐含在物质的深层结构中。这些对于感官来说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理性或理智却至少可以部分地把握它们。因此,科学是而且必须是理性的或合理性的。理性精神促进了科学的诞生和发展,科学的发展又促进了理性精神的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吴玮.提高科学素养,加强“两课”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2002,(1).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4]李醒民.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两大支柱[N].人民日报,2010-05-04.

[5]但武刚.论科学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教学研究与实验[J].2001,(3).

作者简介:莫放春(1965-),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