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位一体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从湖工大创立“创新学院”、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三个方面介绍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新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科技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62-02
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根据国家教育改革需要,很多高校都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我们湖北工业大学也加入其中,大胆创新与实践。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我们学习先进的创新教育理念[1],在学校创建“创新学院”,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培养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其次,我们确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行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培养专业面广、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人才。最后,我们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创建“创新学院”
创新学院是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验区。这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近年来,国内很多著名高校已经开始了创新学院的创建、管理和教学。比如北京大学2001年成立了“元培学院”,浙江大学2005年成立了“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成立的“匡亚明学院”等。这些学院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也使得创新学院成为创新教育的一种新途径。我校学习先进的创新教育方法,结合自身实际,对创办创新学院进行了探索。我校创建创新学院依托原有的学院,学院与学院合作,开设有关课程,加大对学生跨专业、跨学科的基础教育。创新学院的管理采取“教务处主管,学院配合”的方式。成立特别的领导小组,小组职务由学校主要领导兼任,便于快速落实先进的创新教育理念,及时修正创新学院创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最终完善创新改革体系。学校也给创新学院提供了全面的政策和经济扶植。我们在创新学院成立创新班。创新班学生由各学院从新生中选拔,采取“自愿报名,双向选择”的方式,通过面试检验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再结合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选拔。我们对创新班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育模式。创新班的学生前期实行宽口径的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广泛学习各类基础课程知识,打牢基础。后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进行小组教学、个别辅导,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创新班的学生,我们提供了新的考核方式,采用特殊的学分制。这些学生学习新的专业课程和参加导师项目研究,将获得相应的学分,这让学生没有毕业的后顾之忧,更加主动学习,自由发展。对学生的管理,我们除了选择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日常教务管理,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一位学识渊博的专业导师进行学术指导。
二、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实行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这一举措得到了广大高校的积极响应,目前加入“卓越计划”的高校已有近200所。长江大学机械专业加入“卓越计划”,实施了“3+1”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双导师”指导模式[2]。这种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下,企业不再只是用人单位,也是培养人才的机构。通过企业的实习,学生在校内学习的理论知识,便能更快地运用到企业实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活学活用,即学即用。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第二批获教育部批准的“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学院领导抓住契机,与长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前三学年,学生在校内学习与机械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完成相应的理论教学环节,具备基础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在第四学年,学院安排学生去长机科技公司进行实践教学,主要学习长机的先进技术、先进文化,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并委派专业老师长期“蹲点”长机,与长机工程师共同管理和组织教学工作。这一举措也标志着我校机械专业“卓越计划”进入了实质性实施阶段,我校与长机科技公司的合作也获得湖北省教育厅的认可,并成功入选“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
三、鼓励参加科技竞赛
鼓励大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我国教育相关部门根据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举办了如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重大科技竞赛,旨在引导和鼓励高校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为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辽宁工业大学构建了多层次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机制,建立了科技竞赛的保证措施,取得了丰硕成果[3]。我校汲取辽工大经验,在校内探索科技竞赛机制。各学院每年定期开展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科技竞赛活动,学校每学年也会举办创新杯等校级科技竞赛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学校把参加科技竞赛作为素质分加分项目之一,并要求各班开班会进行竞赛宣传。对院、校级科技竞赛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励,鼓励他们参加省级、国家级科技竞赛,并安排有一定工程实践经验和较强设计开发能力的专业导师进行指导。大力宣传和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等重量级科技竞赛,和全国优秀大学生一起切磋、学习,这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参加科技竞赛的学生将接触一个科研项目从收集资料到立项,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模糊的想法到制作成品的每一个过程,了解学习基础知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这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欲和学习兴趣。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创建创新学院,给学生提供一个优质平台,学院与学院之间的联合培养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面,并且重点培养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强化;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行校企联合的方式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导向,积极加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塑造。结合以上三点,必能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邵贵文.创新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深析——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学院为例[J].新西部,2011,(35-36):43-44.
[2]徐小兵,冯进,周思柱.机械专业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初探——以长江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11):134-135.
[3]张旭东,吕义,卫绍元.构建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机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科学社会版),2011,13(05):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