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院度1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院度1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推进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工作的进展。方法:对我院2007年度收到的11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人以护士和医师居多,分别占78.57%、19.68%。静脉途径给药的ADR 103例,占91.96%,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导致ADR的药品以抗菌药物最多,共66例,占58.93%。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共53例,占47.32%。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c)-107-02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12 cases of ADR reports in our hospital in 2007

ZHU Li-ping, ZHOU Yao-hui, LI Qing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Fengche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Fengcheng 331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acilitate the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of ADR in our hospital. Methods: A total of 112 cases of ADR reports collected in 2007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Among the 112 ADR cases,78.57% were reported by nurses and 19.64% were reported by doctors,91.96%(103 cases) were induced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 58.93%(66 cases) were associated with antibiotics and followed by Chinese drug preparations, 47.32%(53 cases) were manifested as lesions of skin and the appendant. Conclusion: In order to reduce and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ADR, monitor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 Adverse drug reaction; Report; Retrospective analysis

我院自2006年以来将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纳入了临床药学日常工作,由护士、医师、药师共同组织监测系统。对住院、门诊患者进行用药监测,了解引起ADR的药品及临床表现,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2007年收集的ADR报告112例,分别对其所涉及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报告人、给药途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ADR临床表现等进行汇总分析。

2 结果

2.1患者一般情况

收集的112例ADR报告中,男性65例,女性57例,患者最小年龄为1个月,最大91岁,其中,31~60岁者ADR发生率较高,其次为>60岁的患者,ADR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详见表1。

2.2 报告人

在112例ADR报告中,护士上报88例(78.57%),医师上报22例(19.64%),药师发现上报2例(1.79%)。112例ADR报告来源于24个科室,主要包括外科50例(44.64%),内科47例(14.96%), 门诊及综合15例(13.40%)。

2.3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

统计结果表明,以静脉滴注给药的ADR最多,其他途径较少,不同给药途径ADR发生的构成比详见表2。

2.4 引发ADR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

将112例ADR所涉及的药品进行归类,详见表3。

2.5 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见表4。

3 讨论

本文所收集的112例ADR中,从表1来看,发生ADR者以31岁以上最多,且男性多于女性,31~60岁年龄段共44例(39.28%),与该年龄段人群工作压力大,导致亚健康状态,且男性工作压力大于女性,而导致患病几率增加,用药机会较大有关。老年患者>60岁29例(25.90%),由于生理功能减退,慢性疾病增多,往往需要同时应用多种药物,从而使其发生ADR率增高。

在112例ADR中,以静脉注射方式给药的103例(91.97%),这与我院患者主要以住院为主有关,同时提醒临床医师,在使用合格药品的同时,应注意药物的用法、用量,避免用药不当(配伍用药)等所造成的不良反应。

由表3可见,引起ADR药物以抗菌药物为最多,共66例(58.94%),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1],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ADR的发生率增高。同时抗菌药物本身易发生ADR,在66例报告中,其中,喹诺酮类23例,头孢菌素19例,青霉素类16例,大环内酯类7例,硝基咪唑类1例,以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ADR最多。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会产生更多的耐药菌株,使体内菌群失调,因此,我院制订出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评价,从而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或避免无明确指征的用药、用药时间过长、联合用药等情况出现。

同时,由于中药制剂的不断研制和广泛使用,特别是静脉给药制剂的增加,但中药制剂本身在生产工艺、质量标准、药物研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2]。同时在炮制、运输、存储中理化性质的变化,以及中药制剂中本身含有鞣酸等半抗原物质,均可能引发ADR的发生。因此中药制剂引发ADR的比例也较高。提醒临床应尽量避免使用中药注射剂,减少ADR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本文所报道的112例ADR中,以皮肤及附件的比例较高,与文献报道一致[3,4]。由于该类反应直观,明显,同时在ADR报告中其他相关的检查、诊断还存在缺陷,特别是肝、肾功能的相关检查。临床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利于分析ADR发生的原因和后果,提高监测意识,减少药害事件的发生。

结合对我院112例ADR报告的统计分析和评估,我院应加强ADR的宣传,充分发挥药师、护士的作用。不断完善ADR监测制度,加强用药咨询服务,及时向临床及患者提供相关ADR的信息,加强医、护、药之间的信息交流,使我院的ADR监测工作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服务。

[参考文献]

[1]韩联合,冯国清,王奎鹏,等.4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8):1045.

[2]王丽霞,李力,陆丽珠.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6):374.

[3]李芹格,刘丽娟.我院11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23):1811.

[4]刘贵银,徐卫宾,刘玉英.7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信息汇总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6,3(1):30.

(收稿日期:2008-04-2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