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皇帝的新装》教学创意及实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改读品味”创意简说
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经典的课文通过“试改”的方式进行阅读是一种颇为有效的阅读方法。教学中,本人尝试对《皇帝的新装》一文采用“试改—比照—品析”的改读法,通过“删”、“简”、“移”、“换”等试改,进行“改文”与“原文”的比较阅读,注重“发展意识”、“文本意识”、“整体意识”,贴近童趣,发展童真,涵养童心;以童话为文本,提高学生阅读素养;以童话为镜子,增强对社会现实的对照反思,有效地引领了深度阅读。
一、注重整体,巧妙切入。课堂上,教者没有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零散支解式的泛读,而是彰显整体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而这堂课,在初读文章的基础上,教者以“改读”为切入点,从“删”、“简”、“移”、“换”四个角度来品味童话文本的语言、人物、情节、主题等要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特色与内涵。这种手法新颖、主题鲜明、线索清晰的阅读教学不但便于操作,而且学生参与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收获与体验也更加具体实在。
二、紧扣文本,多重品读。阅读教学实质上就是文本教学,童话教学也是如此。“扩写、续写”是阅读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情境表演是对人物品性、主题情感加深理解的一种形象措施。片段表演可以穿插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完整剧情的表演可以在课文阅读教学之后。初中童话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还是应该放在对文本的分层阅读上。这堂课主体部分便着眼于文本,循序渐进地实施探究性阅读:品味意韵丰富的词句,理解奇幻绝妙的夸张和想象,揣摩极富创意的构思布局等等。课堂上,教者紧扣文本,通过改写与原文进行对照,充分有效引领学生走进内涵丰富、余味无穷的童话文本,去品读,去揣摩,去领悟。
三、提升素养,促进发展。一些童话教学的课堂往往让人感觉到表面的热热闹闹,课堂讨论的问题几乎没有什么思维的跨度和深度,甚至有的问题老师还没说完,许多学生便能脱口而出。对精彩语句的欣赏往往也都浮于表面,文本教学草草收场。这堂课,教者却带着学生走进童话,通过改读、比照、辨析、领悟,深入挖掘童话的丰富意蕴语言和精妙的创意;最后启发学生走出童话,形成文本与现实社会进行对照反思的意识,促进阅读素养的内涵发展。
教学实录
一、背景导读
人们上当受骗往往开始总是蒙在鼓里,到最后才恍然大悟。可我们相信有些人一开始就清楚被骗,却情愿装作蒙在鼓里吗?(部分学生点头,部分学生摇头)让我们一同走进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结识一下这些人!
(学生交流课文与作者的相关背景资料,教者作必要的补充。)
生:(结合课本注释和课外信息搜集,介绍作者的主要背景资料。)
师(补充课文背景):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当时,处于北欧的丹麦还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丹麦被英国战败后成了附庸国,丹麦人民深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苦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就在这样的社会土壤里,一出闹剧上演了。
二、整体通读
(一)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童话的主要内容
生:(复述童话,耗时较长。)
生(点评):刚才的概括语言流畅,但是太具体,不够简洁。
生:这则童话讲述了皇帝、官员和百姓因愚蠢、虚荣而被骗的全过程,展现了一位孩童的纯真、直爽。
师:一句话,简洁准确;“一位”,充满褒扬,用得好!
(二)理清文章的线索
生:以新装为线索(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群臣看新装—皇帝穿新装—小孩揭新装)
师:这是一条物线,能否换个角度用一个字来表述呢?
生:骗(骗子行骗—众人情愿受骗—小孩揭穿骗局)
三、共同改读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研究尝试一种全新的阅读方法——“改读法”,即在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对部分内容及构思尝试改动,然后比较体味,从而对人物、主题等形成准确、细腻、深刻地理解。(学生兴致大增)
(一)删
师(示范):骗子宣扬新装的奇怪特性怎样?
生: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师:“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这一部分能否去掉?为什么?
(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生:不能,这一部分特性可以检测人们的愚蠢度。
生:更重要的是称职与否是针对皇帝和官员的,愚蠢与否可以考验皇帝、官员、百姓等所有人。这充分显示了骗子骗术的高明。
师:骗子骗术的作战范围真广。(生笑)同学们这样删除可行吗?(众人齐声道:不可行。)不过这一删改却让我们领会了关键语句的深刻内涵。(请学生齐声朗读)咱们试着删一删,然后体味一下差别,好吗?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分组讨论。)
生:我们小组尝试把第一段中的第二句进行删除。
师:这一句采用的什么手法?
生:对比。
师:删除之后,开头还完整吗?
生:完整。
师:这样好吗?
生:不好,缺少了对比,就不能很好地突出皇帝对新装的酷爱了。
(二)简
师:皇帝派诚实的老大臣之前心理经历了几次变化?
生:很想知道—不大自然—相信自己—先派人去看比较妥当。
师:这一段心理描写简述成“皇帝决定先派诚实的老大臣去看衣料”,效果如何?
生:这样简化处理不能形象细腻地突出皇帝虚伪狡诈的本性。
师:谁来揣摩一下皇帝的心理进行朗读?(生15朗读—师点拨“相信自己”要读出皇帝给自己打气的感觉—生16再读)再来尝试简化处理吧!
生:“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如果改成“群臣在皇帝的后面装模作样”群臣的愚蠢和丑陋形象就不够具体鲜明了。
师:原文采用什么手法?
生:夸张。
师:夸张都是通过想象展现的。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这样的场景吗?(学生齐声说:不可能。)这完全是虚构的吗?
生:这让我联想到现在一些耀武扬威的官员出行,后面总跟着一大群巴结奉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