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淡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淡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要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关键要培育高职学生的创新思想,要给他们提供和营造良好的创新条件与环境,并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

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不断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一支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队伍,是赋予高职教育的重任。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当代社会,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制造业转型的阶段,由“中国制造”转入“中国创造”的轨道。这就急切需要创新型人才出现,这种结构转型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的质量。而人才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创新能力紧密相关。目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今后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学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为完成这重要的历史使命做出贡献。

国家产业升级与结构的调整,是国家发展创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面对现实,高职学生亟需全面审视调结构与创新关系,创新战略思维,以更高智慧赢得战略主动。高职院校应该认识到以下几点:

1.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人的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它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综合化的知识、个性化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基础的。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也表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种认识、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涉及人的心理、生理、智力、思想、人格等诸多方面,并且和这些方面相辅相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巩固和丰富人的综合素质。

2.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高职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增长率加快,知识的陈旧周期不断缩短,知识转化的速度猛增。在这种情形下,知识的接受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的选择、整合、转换和操作。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是那些包摄面广、迁移性强、概括程度高的“核心”知识,而这些知识并非是靠言语所能“传授”的,它只能通过学生主动地“构建”和“再创造”而获得,这就需要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其中主动的发挥作用。

3.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高职学生终身学习的保证。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职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学习也正由阶段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化,学习将成为个人生存、竞争、发展和完善的第一需要。在知识的无限膨胀,陈旧周期迅速缩短的情况下,高职学生的社会职业将变成更加不稳定。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指引下,高职学生有能力在毕业之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根据所从事的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好地达到完善自我和适应社会的目的,从而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仅仅认识到我们在高职教育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够只是当前高职教育中普遍现象,这年头,在亚洲几乎没有什么美国英雄。史蒂夫・乔布斯是一个最大的例外,他广受钦佩的原因是他被视为白手起家的美国人的典范。对于很多粉丝而言,特别是中国粉丝,这位已故苹果首席执行官是一个令人不自在的信号,提醒着中国人,要想培养出一个拥有类似成就和境界的人,他们的教育和其他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目前尚不清楚,究竟需要哪些条件才能培养出一个乔布斯。但希望看到自己的国家培育出同样的创业文化的中国人认为,中国缺少几个要素,它们大多与两个领域有关:教育和金融(尽管众所周知,乔布斯曾从大学辍学),在教育方面高职教育莫不如此,因此,着力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笔者仅对如何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几点拙见,供大家参阅。

1 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要培育高职学生的创新思想

物质是意识赖以产生的基础,而意识则是人形成思想、观念并进而升华到精神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意识才可能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因此,培育创新思想是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创新思想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应该加深对培育高职学生创新思想重要性的认识,不断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念、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价值观念,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1.1 要通过积极引导,启迪和激活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意识是思想的萌芽状态和初级阶段,而学校又是传道、授业和解惑的场所。因此,通过课堂教学和引导来启迪和激活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在《回答未来的挑战》中指出,学起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维持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一种是创新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处理好社会日新月异发生的变化。目前,我们有些教师的教案单一、传授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呆板,十分缺少活力。这一僵化、老套的灌输式教学,对启迪和激活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很不利的。因此,首先应该在这方面进行必要的改进或改革,使我们教师的教案丰富多彩、传授内容新颖先进、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启发式教学启迪和激活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

1.2 要通过教育树立和强化高职学生的创新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人们的行动总是在一定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只有正确的观念才能产生正确的行动。因此,要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注重高职学生创新观念的培养与更新。马克思指出:人的创造性、能动性是自然赋予人的潜能素质,若得到开发,就表现为人类特有的感觉能力、思维能力、意志和体力。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能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现代脑科学也证明,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关键是是否意识到并有意识地培养的问题,因此应该有意识地在高职学生中树立创造可培养的观念和积极的创造价值观,从而使创造力的伟大价值深入每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田。要使高职学生们都能认识到,创造是人类文明之源泉、是创新世界之母、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之重要手段、是社会前进之动力、是个人成才之基础,创造力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要引导高职学生树立信心,自觉将自己的创造潜能与学习及将来的事业结合起来。

1.3 要通过宣传来弘扬创新精神。学校有关部门应该在全校范围大力宣传和弘扬创新精神、打造声势、营造氛围,帮助高职学生提高对创新能力的正确认识、强化创新意识和观念、追求创新精神。

2 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要给他们提供和营造良好的创新条件和环境

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己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可见,要把学生的创新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必须注重环境和氛围的营造。

2.1 不断更新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为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教学内容。

(1)应转变教育观念,对教育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学习主动性的发展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创造是能动性、主动性的最高表现。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其主动性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要通过教育教学的改革,努力实现教育观的三个转变:由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生是知识的能动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体;由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转变为驾驶式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注重学生学会学习、情感和社会交往技能和谐发展。

(2)要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灌输式的,有碍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必须进行改革。为此,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要对本学科最前沿的理论和相关交叉学科的新理论十分熟悉;要重视学生的创新特点,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欲望,想办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师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习惯,积极指导学生完成从知识继承者到知识创造者的转变,使其思维敏捷、善于思考、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多尝试在课堂内采用问题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具有创新特征;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不拘泥于已有论断,通过独立思考和实践,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想象中不断发展,让学生逐步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

(3)鼓励教师采用创造性教学法。所谓创造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创造活动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运用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来吸收已有文化成果、探索某些未知问题而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创造性教学法,如潜科学教学法、内容不完全教学法、社会探究法、角度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局部探求法、智力激励法等,以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使其思维活跃、敏捷、勤于动脑、设法去解决各种问题。

(4)要改进教学管理。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使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一致性与多样性统一、严格与宽松统一;要从注重过程管理转变到注重目标管理上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从而使其创造个性得以发展。

2.2 积极探索和广泛开辟第二课堂,为高职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实践平台。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良好的育人环境,更与学校创新氛围密切相关。因此,学校应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逐渐强化教学实践,提高高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学校应与社会各界联合,建立稳定的高职学生教学实践基地,设立开放型实验室,建立创新教育实验基地,为高职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大学应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或自拟题目进行研究。学校应将之纳入整个教学体系、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学分、选派教师作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和责任心。

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拓展第二课堂。要着力构建适合创新性人才脱颖而出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要针对学生的求新、求异心理,通过整体环境的熏陶,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创新精神得到呵护和培养。

要让高职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要适当增加实践环节、丰富实践内容,给高职学生提供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参加社会调查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需求;通过生产实践,有助于学生发现现有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在现实条件下遇到的新挑战,从而为寻找“创新点”、确立“创新选题”创造条件;通过亲自参加科研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与深化,在科研中提升知识。为此,一方面要坚持实践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以实现多侧面、多领域的锻炼;另一方面要强调实践的创新性、提高实践的层次,在实践内容和形式上比过去有所发展、有所突破。同时,还应注意提高每次实践活动的效率,防止实践走过场、图形式。

要为高职学生开展学术科研活动创造条件。应积极鼓励学生直接参与科研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可以成立学生课外科技小组,或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使学生有自我发挥能动性的空间,进而达到培养其创新能力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科研活动应尽量结合专业开展。教师还可将自己科研项目的知识和经验融会到教学内容之中,这既可使高职学生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又能增强其科研意识、创新意识。

2.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有研究显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新能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而尊重、鼓励和奖励对创新能力有显著的强化效能。因此,要以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为核心,有意识地培育、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精神形成的、整体优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和自尊心。为此,要允许各学术思想的充分讨论,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活跃学术空气,允许“标新立异”;学校还可以组织“高职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开辟科技创新论坛、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和专家举办学术讲座、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学校可以邀请本校教授、博士为高职学生做专题报告,以面对面互动交流的方式介绍其成长成才的经历;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学科知识竞赛、科技创造发明比赛等,以培养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兴趣、丰富校园生活、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3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是能否把培养、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工作落到实处的关键

3.1 要建立、健全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1)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观。要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在教育民主化思想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观。要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经验,从多方面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既要考虑学生在认知领域内应达到的水平,又要考虑其价值观、态度、情感、行为调节和交往方面应发生的变化;既要关注学生在现实情况下应达到的水准,又要关注他们未来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手段。要彻底改变以考试为中心、以知识掌握程度为基础的教学制度,探讨考试制度改革,实行多样的选拔制度、多元的评价标准。要改变单纯以在校表现为观察视野的现实评价状况,在评价中要努力体现知识是基础、创新是目标的指导思想,把评价重心向创新能力倾斜。

3.2 建立和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

(1)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将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就业结果和今后的发展直接挂钩。

(2)建立和健全奖励机制。现代管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就总体而言,对高职学生的正面激励远远优于负面批评,正面激励有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善于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要允许并鼓励不同意见的发表,真正做到畅所欲言;要鼓励发明创造,给“异想天开”者以有力的支持;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足够的肯定和褒奖;要允许探索中的错误,不求全责备。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一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高校有关部门要设法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并投入专项资金,对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师和在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高职学生予以奖励。如,对于参加科技发明和科研活动、公开发表作品、参加各类竞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学分或颁发证书或作为评优评先的参评条件。只有这样,学生参与的热忱才会高涨,学生的创新成果也会越来越显著。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创新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文辅国.知识经济需要何种人才[J].跨世纪人才,2000(8)

[3]张庆林.创造性研究手册[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4]童爱玲.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5(4)

[5]夏越新.高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决策探索,2003(5)

[6]《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