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车手 电影版的人车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车手 电影版的人车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车手

推荐度:

话题度:

导演:郑保瑞

主演:余文乐/黄秋生/郭晓冬

上映日期:2012年6月21日

人与人

高手过招,慢比快重要

多年前,陈奕迅的《人车志》就说过:“大银幕相当广阔/在投射出/想去的地方”、“我有车/我有压抑/需要发射”,加入《车手》里的警察隐形车队,这对初出茅庐的热血青年来说是多么high的事,比如余文乐饰演的阿翔,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合法飙车。这种人往往最易杀到眼红,所以临近退休的高手黄秋生有句对白说:“你不要望着那个尾灯,你望着那个尾灯不是你追着他,而是被他带着走。”从只想着如何比对方快,到明白目的是要把人家拦截停下来,这就叫做找到方向。神秘车手郭晓冬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紧踩油门,余文乐走过去并不急于给他戴上手铐,而是把他的引擎熄掉,这比什么都惨,车手对车手心理的熟悉,莫过于此。

剧本的原著是美国编剧Joey O’Bryan,但银河映像大佬、监制杜琪峰对第一版故事并不满意,用郑保瑞的话来说原版“更警匪”,而现在的故事更突出“关系”,尤其成片后更有高手过招的武侠feel。这种“关系”体现在老差骨黄秋生、新扎师弟余文乐之间,前者倦怠犬儒自保、坐等退休安享晚年,多年前曾力追神秘车手,却在后者身上看到年轻时冲动的自己,发现最爱的还是飙车捉贼的,而不是退休的安逸,在放弃飙车后再次上阵。可能你会认为老套,但毕竟警匪片也要有点核心精神,而这部戏它就在赛车哲学,只是到底不是文艺片,没那么多时间铺垫纠结情绪和设计复杂心理。

另一种“关系”是郭晓冬与余文乐的高下之别。郑保瑞说开车不能净是靠眼看,当你看到再拐弯时,已经晚了。所以“低手”愣头青余文乐在车内一副紧张焦躁模样,转动方向盘的紧张乃至夸张,但高手郭晓冬则是淡定超脱得要命,任外面风驰电掣,驾驶室内却几乎是静止的,甚至你连他人都看不到。当然,最核心的还是那反复出现的90度的“死亡弯角”,动作指导钱嘉乐精心设计、具体到“8000转,两迈”的窄巷暗角拐弯,除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之外,还以慢漂移阐释了一种赛车哲学,也就是郑保瑞强调的:不是要快,而是要掌控,包括对车和对人;你能赢对方不是因为快,而是因为慢。所以高手郭晓冬的做法是,“慢慢地给你看我怎么走掉,但你就是做不出来”。

人与车

引擎撩拨心火,烟雾渲染诡秘气氛

这部警匪外壳下的赛车电影,绝对是技术控的菜。单是90度直角慢漂移这个核心梗,听听黄秋生在旁指导余文乐,“入波,放离合器踩刹车”、“8000转,两迈车”,或者余文乐在戏外解释原理,“空波同时加油,接着转动方向盘,轮胎会原地转,在适当时机松刹车,车便会向前冲”,技术控的你肯定觉得爽。车型方面,虽然郑保瑞说“不想太夸张”,但郭晓冬用的那部1989年日本产的S13也是挑了很久的,据说最适合在香港的横街窄巷你追我逐。

影片八成的时间里,都充斥着引擎的轰响、轮胎与路面摩擦的嘶鸣声音,这也是渲染气氛、推动剧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像黄秋生这样的老车手,别看平日一副退休等死的模样,一听到刹车和引擎声的时候,连神色都开始变了,心火重燃之下又是指导新人又是披挂上阵,最后赔上一条命都在所不惜。当然,在渲染气氛与制造噪音之间,声效的控制也是一个问题。郑保瑞说后期花了很多时间去混音,还专门找来英国的混音师来帮忙,因为要把转方向盘的声音、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和引擎声因等“噪音”恰当好处地呈现出来,并不容易,但现在听来效果还不赖。

除了这些“噪音”声效,烟雾弥漫、车灯闪烁也呈现出诡秘气氛。当郭晓冬的车开到暗巷尽头,观众和余文乐都不知他在90度弯角里如何辗转腾挪,只见轮胎烧起阵阵白烟,这个在烟雾里的亡命高手,你不但看不到人更猜不到他究竟想干吗,然后他一秒就消失了。而在接近结尾时,余文乐在地下车库追逐郭晓冬的戏码,黑暗中的互相闪躲、试探、伺机出击或逃离,间或是突然闪烁的车灯,心理张力十足,而地下车库也俨然气氛紧张、诡异的舞台。

纯正港式制作

连闯18个红灯, 只为追求真实感

参考经典赛车电影

赛车电影已经很多,但这次郑保瑞强调真实感。他心目中有两个样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法国缉毒网》(《The French Connection》)和美国片《威猛奇兵》(《To Live and Die in L.A》),“这两部片都有经典赛车场面,都是实拍主角开着老牌名车在普通道路上追逐,追车动作没有像现在的电影里漂移得那么华丽,但就是能感觉到它的真实性。”《车手》的故事发生在香港,香港的路况也很“真实”,有横街窄巷,有山路弯道,加上车多人多,知道路在哪里,但不知道路上随时会出什么状况。

偷偷半封路,偷拍真实场景

追求“真实感”不仅昂贵而且危险,据说很多镜头都是在马路上偷拍所得,因为按正规办事可以申请封路拍戏,但有关部门的文书总是很难申请下来,而一旦全面封路则不能有路人,拍出来的效果很死板。《车手》的做法是偷偷半封路,前提是做好一切安全措施,比如让剧组自己的车短暂堵住马路一侧,或者让工作人员佯装路人,所以电影里的场景多半真实与戏剧夹杂,有演员也有真正的路人。

延续香港“飞车”戏传统

电影里有一幕是何昭仪半夜在警局下令封路,让余文乐从金钟到西环追截郭晓冬。长长的一路下来,沿途连闯了18个红灯。剧组也有计算,香港人一般夜蒲到凌晨五点前回家,但五点半后开始有人活动,必须在这半小时内抢拍偷拍完成。当时沿途路人进入的可能性已经被封掉,但路面上还是有车,剧组的车一到终点,三分钟之内就用拖车拉走撤退,因为再慢点,真正的警察就会来了,而这种事也只有在香港能完成。此外,郑保瑞坚持“港式”飞车戏,尽量不用特技,于是用了多部专业摄影车,拍演员特写、慢车跟踪、高速穿插在车之间,报销车辆数目更不在少数,但动作指导钱嘉乐很自信:“这部戏比好莱坞厉害的就是香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