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寻根小说《棋王》中的王一生形象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寻根小说《棋王》中的王一生形象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寻根文学是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之后兴起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经兴起就成为文学家、批评家关注的焦点,在文学史上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文学流派。“寻根”也就是寻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也就是将文学创作回归到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反映上,来展现民族文化的在现当代社会中的文化魅力,以期对民族文化有新的认识和体会。寻根文学的先锋人物韩少功在其《文学的“根”》这篇文章中指出:“文学有根,文学的根深植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1当然,这种对“寻根”的强调也决不是对古老传统文化的固步自封和盲目守旧,而是将目光投向民族传统,挖掘历史文化的精华以及传统文化的潜意识,这种对传统文化意识的强调和推崇是要致力于重铸民族文化的优势,牢固传统文化之根。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现当代社会,既要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借鉴,更要将本土文化、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分清孰轻孰重,谁主谁附,只有这样,才不失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才能保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纯正之根。

寻根文学致力于展现传统文化,因而,许多作品就植根于传统的文化背景之下,或是放在当地的乡土文化中来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表现当时当地的民族地域风情和乡土文化风貌,来表现当地的文化特色。或是放在古老的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中,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其传统意识和在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人生态度。阿城的的倾心力作《棋王》就是寻根文学的典型代表。很明显,阿城将王一生这一人物形象植于古老的纯净的传统文化中,用传统文化的精神来建构这一人物形象,使其不因生不逢时而怨天尤人,相反,能在这样一个纷繁芜杂的世界仍能保持一颗淳朴、淡然的心,大有道家学说的意味。这大抵应该就是《棋王》之所以被称为寻根小说的原因。

王一生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是从“棋”和“吃”这两个字上来展开。小说名为“棋王”自然少不了“棋”字,对于“吃”字作者也花了大量的笔墨去写,“下棋”和“吃饭”是作为人生存的两种追求来写的,一个是精神追求,一个是物质追求,两者有机统一从而成功地塑造出王一生这一形象,可以说王一生是不一般的普通人。不一般在他能在动乱、艰苦、贫困的年代找到这两者的平衡点,并能乐在其中。下棋就是为了自己高兴,自己乐意,不求名,不为利,只是单纯的下棋,挑战棋艺,吃饭就是为了免受饥饿之苦,只求有饭吃,能填饱肚子。这种纯粹的追求表现了一种禁欲,无为的清高,但正是这样的人生态度才能真正享受到人生本真的乐趣。

“棋”之高妙境界

王一生爱棋,对象棋的喜爱和痴迷达到了无人能比无人能及的程度。“何以解忧,唯有象棋”这是他反反复复说的一句名言。他把下棋当作是人生中最快乐最享受的一件事,只要下棋,所有的忧虑、烦恼都能烟消云散。沉浸在棋中,没有对未来的任何奢望,只为下棋而下棋。棋王下棋并不是将其作为他的谋生手段来赢取相应的物质需求,相反,他只是单纯的追求棋艺的精湛而且恪守棋规,把下棋看作是神圣不可玷污的。

在棋道上,他是一专人。就是在这动乱的年代,面对着生活的艰难,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匮乏,他仍能知足常乐,心平气和,寄情于棋道。在他下乡插队期间,一日三餐都成问题,但他仍然要下棋,更为甚之,他苦于周边找不到对手,请假外出走上几里十几里地找棋艺高人对弈。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中,只要是在下棋,他的心灵就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并获得了广泛的自由。借助于下棋,王一生忘却了生活的烦恼,并渐渐在对弈中找到了灵魂的创造,心灵的超脱和生命的自由,在对弈界驰骋疆场,挥洒自如,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王一生的棋品极高,他宁愿对一位棋艺高深的拣破烂的老头顶礼膜拜也不去拜一个连古人留下的残棋都走不通的“国内名手”为师:在他知道倪斌是用祖传的乌木象棋来换得其参加地区比赛的资格之后,他断然放弃;在与九位高手的连环大战中取得下盲棋的胜利后,他哭着说:“妈,儿今天明白事儿了,人活着还要有点东西,才叫活着。”就是这样,他借着象棋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总要有点追求,有点精神,才有意义才叫活着。

许多评论家指出,王一生的棋是道家之棋,无为而无不为。的确,一方面,棋王淡泊名利,不为世事所困,沉溺于棋的神圣道义中,达到了生命的超脱性的自由。另一方面,棋王单纯追求棋艺的精湛,达到了游刃有余的高度,的确是要下很多功夫的,也就是说,要达到超乎常人的棋艺水平,并能达到在对弈中逍遥自在的境界光有一颗淡然的心是不够的,(当然,这种超乎世外的心态是首要的)还要有能保持这种心态的资本——高超的棋艺。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达到了道家的逍遥自由的高度,这是作者阿城极力要表现给读者的传统文化之根。

“吃”之淳朴心态

王一生爱吃,不是要吃遍天下美食,相反,顿顿能吃饱就是最大的幸福。吃饭是王一生物质追求,不管吃什么,只要是饭只要能填饱肚子他都乐意都知足。作者花大量的笔墨来写王一生的“吃”,对他的吃描写的很精细。他“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结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拇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吮净,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到达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的抿。”由此可以看出,王一生对吃是虔诚的,生怕浪费一粒米,一滴汤。表面上看,吃饱是一种幸福,但是,王一生的吃有所不同,他对吃的专注与重视也只是为了能够有充足的体力来维持生命,来实现其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是沉迷于吃的享乐中。他不像其他知青那样因为菜里没有油水而愤愤不平,“人要知足,顿顿饱就是福。”这是他所信奉的,简单、朴实而又乐在其中。

人要知足常乐。王一生对吃的态度正是体现了道家的清心寡欲的思想。《老子》第46章有言:“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是强调人要懂得知足,要懂得禁欲,要的东西太多,反而成为祸害。简简单单,平平凡凡就是最大的不简单、不平凡。保持虚静恬淡的心境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这就体现了道家追求的对世俗和生命的超脱。

一“吃”字、一“棋”字,将王一生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出神入化,栩栩如生。“吃”只为身体之必需,“棋”只为精神之超脱。在人的这两大欲求中寻得一个平衡点,既不为物质享乐所诱惑,又不因精神追求而迷失自我,在这两者的和谐统一中达到人生的极乐。“从王一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老庄思想影响下的一种文化人格,既顺乎自然,又自强不息;既淡泊自守,又积极进取。这恐怕正是作家要寻觅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某种‘根’吧。”2整部小说,作者阿城将王一生植根于中国古老的道家文化中,来写他无为而无不为的淡然人生。通过对这一人物形象的着力刻画,深刻表明了作者对老庄哲学中人生态度的推崇以及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认识。(作者单位:济南大学)

参考文献

[1]韩少功,《文学的“根”》,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

[2]韦永恒,《当代寻根文学人物透视》,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第1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