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电子商务的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电子商务的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的轮番上涨与农产品供求的周期性波动给城市居民和农民都带来了损失,城镇居民面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农民面临经常性经营亏损。使如何平抑农产品价格波动、稳定农产品供求,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问题。近期,以电子商务为载体的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的活跃引起业内关注,为农产品市场带来了新的气象。本文分析引入电子商务的我国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阐述其模式创新以及对于稳定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作用。

一、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的交易模式创新――基于B2B电子商务的金融化模式

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作为电子商务在农产品交易上的应用,是农产品交易创新的一个方向。截至2010年12月,我国拥有中远期农产品现货电子交易盘的市场达100多家,交易品种包含苹果、棉花、白糖、玉米、淀粉、红枣、木材、猪肉等,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副业等多个领域,2010年我国中远期市场交易额达8-10万亿元。

1.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的动态B2B电子交易特征分析

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是提供大宗农产品交易的第三方多对多、动态定价的B2B电子交易市场,完善的农产品电子化流通主要涉及农民、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企业)、涉农贸易企业(农贸市场、超市)以及消费者四个环节,该市场大大缩短了农产品从农民到消费者流通过程中的环节,极大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在这四个环节中集合了三类不同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C2B、B2B、B2C。农民将农副产品通过专业网站向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企业)销售,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企业)与涉农贸易企业(农贸市场、超市)利用中远期平台进行B2B电子交易,随后通过网上商城将农副产品向消费者提供,同时由于B2B平台的出现为社会闲散资金提供了投资的领域,使他们也成为了电子交易平台的参与者之一,最后,由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提供物流、仓储、交易支付结算和技术服务等将各个环节连接成一个整体,保证了农产品在市场体系中的流通顺畅(图1)。中远期市场在整个流通中为市场提供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角色――B2B专场交易,有效地在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进行供需调节。

2.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的金融化交易特征分析

中远期市场是一个在现货专场交易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更高层次的交易市场,它通过借鉴部分期货市场的交易制度和交易规则,具备了金融市场价格发现与套期保值的功能,同时通过保证金与逐日盯市制度有效控制了市场风险。

(1)中远期交易的标准化合约(表1)以同一产品交割日期的不同分为几种类型,它是根据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决定,合约的最长期限为180天。

(2)中远期交易具有双向交易的特性,交易商可以通过在低位买入,高价位卖出获利或先在高价位卖出,再在低价位买入获利。

(3)中远期交易存在订货总量控制上限,总的订货量不得高于社会当期可供总量,同时对每个交易商实行订货量限制,以符合当期的生产总量为上限。

3.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与期货市场的比较分析

中远期市场在交易规则和交易制度上效仿和借鉴期货市场的做法,同时也具有本身的特征,它与期货市场既相似又存在区别(表2),中远期市场通过保证金比例,交易合约时间长度、交收方式、交割率等方面清晰地划分了与期货市场的界限。由于中远期市场服务于现货市场,因此比衍生品市场更加贴近于现货市场,降低了投资风险,而提高现货流通是中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的重大区别。

针对目前关于中远期市场是否是“变相期货”的争论,可以从以上期货市场与中远期市场的对比中得出结论:中远期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区别在于有效控制风险,中远期市场要求保证金比率不低于20%的交易规则使杠杆效应大大减弱,风险也将大大降低;中远期市场以实物交割实现商品买卖为交易目的,实物交割比率高于期货市场,也从另一个方面有效控制了投机行为,中远期市场与现货市场具有紧密的联系,通过物流体系的配置,提高交割率,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现货市场的功能。这些特点使中远期市场避免了过度金融化,降低了市场风险,因此不能将中远期市场归类为“变相期货”。

二、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借助电子商务完善现代化商品市场体系

我国已经经历了从传统模式下的农产品手对手交易向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先进、便捷的技术搭建农业信息应用平台的转变,通过在网络上实现农产品交易,对于改善我国的农业价值链以及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国证监会在2008年1月就曾提出要支持现货市场、现货中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共同发展,构建多层次的商品市场体系。中远期现货市场以电子商务为载体,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开辟出一个新型市场形态――一种介于金融与商品贸易之间特定的交易方式。

完善的现代化商品市场体系,应是原生品市场与衍生品市场的有机结合――功能互补及市场衔接,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实现大宗商品的定价,而现货市场――原生品市场承担商流、物流的角色,介于原生品与衍生品市场之间的“灰色地带”――中远期市场扮演了连接两个市场并在两个市场间进行传递和升级的角色:一方面,现货市场通过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升级为中远期市场,是市场发展演进的需求,中远期市场为期货市场传递成熟的交易品种,实现品种在市场间的传递;另一方面,我国的中远期电子仓单市场采用了部分期货交易的制度与规则,向上延伸的同时提升底层现货市场的功能,为现货市场高效运转提供了管理风险与发现价格的工具,发挥稳定供求,价格回归的市场机制,中远期市场为连接期货与现货市场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形成了一套现代商品市场体系架构(图2)。

完善的现代化商品市场体系,应该是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的有机耦合,通过中远期市场有效地为两个市场进行信息的输送,发挥整合两个市场的功能。

(1)中远期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交互作用

现货市场是中远期市场发展的基础,只有建立在现货市场蓬勃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能使中远期市场具备高屋建瓴的对市场掌控与创新的动力;中远期市场是现货交易在时间上的延伸,本质上属于现货交易,通过借助于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最新技术手段,中远期市场能够发挥其立足现货、提升现货、服务现货的基础功能,因此中远期市场是改造和提升传统现货市场的发展方向。

(2)中远期市场与期货市场的交互作用

中远期市场作为沟通传统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中间形式,它灵活的交易方式、多样的业务范围有助于弥补期货市场场内制度的局限以及期货市场新品种推出的速度缓慢,通过丰富商品交易品种,满足不同交易需求,成为连接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纽带。中远期市场的蓬勃发展不仅能为期货市场输送成熟的交易品种,也为期货市场的发展培育了交易商和交易人才,形成了和期货市场的同步发展;期货市场是中远期市场发展的高级模式,成熟的交易品种将会从中远期市场升级至期货市场。

与发达国家中远期现货市场早于期货市场不同,我国中远期市场发展滞后,我国传统现货市场庞大,期货市场也早已出现,然而商品市场存在着现货与期货市场之间的连接与匹配功能不足,中远期市场的滞后发展不仅制约了现货市场的运行效率以及期货市场的发展规模,同时导致期货与现货市场的相对独立从而缺乏联动效应,大大降低了商品市场的整体效率。电子商务的运用推动了中远期市场的发展,目前我国中远期市场的活跃正在填补现代商品市场体系中的空白,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能够使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联动收敛效应得到显现,最终实现现货、中远期、期货市场的全面发展,成为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的成熟的现代商品市场体系。

作为连接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纽带,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依靠电子商务作为助力,为我国的农产品流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农产品流通创造了新型的平台,完善了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

三、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对稳定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功能分析

随着中国及世界范围内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剧增,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在实现农产品销售、促进农产品流通、减少实物转手环节、节约物流成本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而电子商务的引入则使中远期市场的功能更趋完善。

1.中远期市场通过价格发现机制形成农产品权威价格,克服上下游信息不对称

农产品价格的上游与下游之间经常存在信息不对称,从而易造成价格和供求之间发散型的蛛网波动。中远期市场的存在为农产品生产者提供了价格参照的平台,大宗农产品中远期交易采用提前180天交易,农民可以根据农产品的中远期价格选择决定种植的农产品品种与种植的规模。中远期平台聚集了大量的农产品相关经营者,通过买方卖方集中竞价形成的价格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

中远期市场通过将农产品上市交易,有效平抑了农产品价格波动。以普洱茶为例,曾经在多年前经历过暴涨暴跌,普洱茶价格从2003年开始出现一波暴涨的趋势,至2007年第一季度普洱茶均价上涨了约4 倍, 部分大品牌甚至上涨了十几倍, 如“下关甲级沱茶”2005年出厂价仅为每公斤14 元左右, 2007年的出厂价就暴涨到了每公斤150 元;2007年5月,被爆炒至天价高位的普洱茶突然扭转涨势,普降20%―50%。普洱茶成为投资者炒作投机的对象,价格的剧烈波动对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都造成了危害。然而,随着普洱茶2008年底在上海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CCBOT)成功上市,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普洱茶的市场价格已经回归理性,价格基本维持在200-250元/批,价格的波动幅度趋于平稳。

在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情况下,农产品市场经常发生蛛网型波动,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现实中农产品广泛存在着发散型蛛网波动的现象,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用市场本身的机制减轻了农产品市场上的蛛网型波动现象,使发散型蛛网演变为收敛型蛛网,有效抑制了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

2.中远期市场提供规避风险的机制,有效分散农产品上下游风险

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对农产品上下游的生产经营都产生了巨大的风险。基于中远期市场本质上是现货市场,它是一个为现货市场服务并提升现货市场功能的市场,因此中远期市场的价格与现货市场的价格具有联动收敛的效果。对于农产品生产者而言,通过中远期市场的价格决定种植品种与种植产量后,可以通过交易市场将未来生产的农产品在市场卖出,锁定价格可能下跌的风险,确保种植收益的实现;对于农产品经纪人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一方面在市场中卖出农产品远期合约,另一方面与种植的农户、合作社签订农产品的收购合同,做到有计划经营,实现稳定收益;对于以农产品作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企业,可以通过在中远期市场合约的买进卖出分散风险,发挥套期保值的功能,降低经营风险。

四、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的延伸发展方向――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电子化全覆盖

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构建的初衷是由于我国面临农业难题,试图通过电子商务的辅助调节我国农产品供需,稳定农产品价格,中远期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电子化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中远期市场的出现推动了我国农产品流通的高效化,虽然目前仍然面临着质量标准化和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挑战,但是其发展是大势所趋。中远期市场作为大宗农产品流通渠道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产品流通的效率,与农产品流通上下游电子商务的衔接是未来中远期市场发展的方向。

1.“前向一体化”――中远期市场与农产品下游电子一体化

中远期市场提供了农产品B2B电子交易平台,完成了农产品主要的供需交易,但是仍然存在着农产品“最后一公里”的困难,通过构建B2C网站实现将农产品从企业向个人的销售,真正使农产品通过虚拟平台到达消费者的手中,进一步拓宽中远期市场的外延,强化中远期市场的功能。目前我国农产品B2C交易仍然处于兴起的阶段,尚未得到大力发展,但是随着B2C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产品销售也将更多地采用电子商务。

2.“后向一体化”――中远期市场与农产品上游电子一体化

基于我国农业现状,分散式的农户向农产品经纪人或农村合作社销售农产品,农户处于信息弱势地位且缺乏农产品议价能力,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上游面临的困境。C2B(Customer to Business)交易模式的出现为农产品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由客户自己有些什么东西,要求的价格是什么,然后由商家来决定是否接受客户的要约,通过电子商务聚集大量卖家增强农民的议价能力,同时运用电子商务撮合机制发现农产品市场价格,这是C2B交易模式在农产品领域的深入应用,未来的发展将会实现农产品从农民到消费者流通的电子一体化模式,充分发挥虚拟平台的功能,实现电子化全覆盖。

大宗农产品交易方式的演变经历了从即期现货交易――远期现货交易――交易所期货交易――场外期货交易的发展历程。如今,国际大宗农产品交易已经形成了以期货交易为主、多种交易方式并存的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市场体系。建立在现代电子商务技术支持上的中远期交易活跃了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丰富了大宗农产品交易方式。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为我国农产品流通提供了新的方式,它将为平抑农产品价格波动、稳定农产品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上海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