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加强高校学生在器官捐献宣传中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加强高校学生在器官捐献宣传中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高等院校的学生对人体器官捐献的认知情况,为我区今后开展器官捐献工作建言献策,为我区DCD工作的顺利开展、找寻潜在志愿者、加强学校器官捐献教育、加大社会器官捐献宣传力度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高校学生进行人体器官移植及器官捐献的认知情况调查。

结果:高校学生对器官移植及器官捐献的了解和认识尚存许多空缺,影响高校学生进行器官捐献的制约性因素主要有:法律法规匮乏;管理机构缺位;伦理观念的影响;器官捐献相关知识的缺失。相关部门应通过各种途径,逐步解决高校学生对器官捐献存在的各种问题及顾虑。并且应该对器官捐献加大社会宣传的力度和广度,广泛开展与器官捐献相关的公民教育,将器官移植的相关知识、器官捐献的相关知识及正面意义融入到学校教育中去,让人们,尤其是高校学生逐渐了解并认识到器官捐献的重要意义,充分挖掘潜在志愿者。通过这些志愿者,采用不同的方式及途径,将器官捐献的正能量传播到社会群体当中去。

关键词:高校学生器官移植器官捐献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291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07-02

人体器官捐献是与器官移植事业相伴而生的一种社会救助行为[1],器官捐献作为一项公益事业,造福人类,造福社会,在创造和谐社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高校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作用的发挥,在校的高校学生对人体器官捐献――这一新兴社会救助行为的态度与认知,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整个社会对器官移植事业以及对器官捐献的态度和认知。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针对我市2所高等院校的在读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目前我市高校学生对人体器官捐献的态度及认知情况。

1.2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1.2.1文献查阅法。通过利用全文数据库、CNKI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查阅国内外与器官捐献相关的文献资料,为开展调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针对我市2所高等院校的在读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目前我市高校学生对人体器官捐献的态度及认知情况。

1.3研究步骤。

1.3.1调查问卷的设计: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质量,与相关专家(医学类、伦理类、法律类等)进行多次讨论,对调查问卷进行精心设计及多次修改,最终制定出调查问卷。

1.3.2调查员的筛选:调查员是问卷调查的主要实施者,是资料收集的具体执行者。此次的问卷调查员均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器官移植研究所,他们对器官移植及器官捐献的相关知识非常熟悉,能够准确地理解调查目的和要求,同时能够与调查对象进行很好的沟通与交流。

调查对象中有少数民族,由于涉及到语言问题,在调查前就筛选了少数民族专业人员负责对少数民族的问卷调查。

1.3.3调查方式的确定:此次问卷调查均选择现场调查的方式。调查员负责调查问卷的发放、解释调查问卷的填写要求、当场收回问卷,保证了调查信息的真实性。

1.3.4数据整理统计中的质量控制:问卷调查的数据整理与录入工作,均实行双人双录制,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1.3.5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主要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Excel办公软件等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此次调查的对象为我市2所高等院校的在读学生,通过调查高校学生对人体器官捐献的态度及认知情况,分析目前器官捐献存在的问题,力求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寻求器官捐献的可行路径,以促进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

此次调查采用现场调查方式,共发放400份调查问卷,收回396份,有效问卷389份,有效率为97.3%。

从表1中可以看出,调查对象中男生有226人,占58.1%,女生有163人,占41.9%;年龄在21-30岁的学生居多,共有267人,占68.6%;汉族学生有256人,占65.8%;医学类学生居多,共有166人,占42.7%;调查对象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共计246人,占63.2%。

2.2高校学生对器官捐献调查认知情况。调查显示(见表2),高校学生对器官捐献“了解”的人数中有201人都是医学类学生,说明对器官捐献的了解程度与专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见表3)。

经过卡方检验,X2=8.192,P=0.017,在α=0.05检验水准下,可认为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对器官捐献的了解程度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影响高校学生器官捐献因素。在调查高校学生对自己意愿进行遗体器官捐献的因素统计中(见表3),受“家属情感”与“传统观念”影响的因素较大,我国根深蒂固的“死要留全尸”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轻易毁伤,孝之始也”的封建思想对国民的影响太深,虽然在高校学生中的比例远低于社会群体,但是也不容乐观,对高校学生在此方面的宣传教育还是要加大力度。其次,高校学生有123人,占31.6%呼吁建立完整的信息库,力求器官移植捐献工作的有序开展。

2.4高校学生对将器官捐献教育融入学校及社会的态度分析。在“将器官捐献的教育融入学校和社会中是否能激励更多的人捐献器官”调查中,有318人,占81.7%(见表4)的学生认为将器官捐献的教育融入学校和社会能够激励更多的人捐献器官。

3讨论及建议

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对国民的影响之深,难以想象。尤其是儒家家庭文化中的“孝”、“悌”的观念,成为影响国民捐献器官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等传统道德观念已经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了。“死留全尸”成为尊重死者和生者的道德传统。有很多生前表示自愿捐献器官的人,在逝世后也因为亲人的情感因素或是家庭成员的反对,而不能得以实现捐献行为。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直接影响到了器官供体资源紧缺的问题,同时阻碍了器官移植事业的顺利发展。如何提高器官移植捐献率、如何通过器官移植技术使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获得新生?是我们应该深入考虑的问题。更新国民的价值观、挖掘传统价值观中的共同认同点,让个人的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协调统一起来,从而使合理的价值观适应时代的要求,应该是我们今后长期坚持的事业。只有长期的宣传、教育,才能使新的价值观渗透到国民的意识中,才能彻底解决器官供体资源匮乏的问题。通过对我市2所高等院校,400名在校高校学生对器官捐献认知度的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学生对器官捐献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法律法规匮乏;②管理机构缺位;③伦理观念的影响;④器官捐献相关知识的缺失。

如何应对高校学生对器官捐献中存在的问题:①立法建议:包括脑死亡立法建议以及人体器官捐献法律法规立法的建议;②呼吁成立器官捐献管理机构;③急需建立规范高效的器官捐献操作体系;④将器官捐献教育融入学校和社会。

通过对我市2所高等院校的400名在读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对目前我市高校学生对人体器官捐献的态度及认知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发现了影响高校学生进行器官捐献的原因,这些问题折射出我国现存的有关器官捐献方面的问题。器官捐献的意义以及器官捐献的普及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改变人们对器官捐献的认知,从而使器官捐献逐渐被公众接受,真正将心脏死亡捐献(DCD)在中国推广起来,能够缓解一部分器官资源短缺的问题。对高校学生这一群体的器官捐献教育一定要常态化,发挥高校学生主力军的作用,使他们学以致用,采用不同方式,将器官捐献知识尽快在社会中普及开来。提高全民素质、道德水平和奉献精神。

参考文献

[1]吴洪艳,大学生对人体器官捐献态度与认知的调查[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31):6125-6129

[2]国务院.《人体器官移植条例》.200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