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影像 第10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影像 第10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鲨鱼的奥斯威辛

小 强

如今的环境、动物保护题材纪录片并不新鲜,但基本是由外国人拍摄,说的又是全世界的麻烦,作为中国公民,看完只能感慨一番,想帮忙也无从下手。但《鲨鱼海洋》却是为国人量身定做的启示录,因为它预言了丧失人性、一片死寂的未来。而阻止灾难降临的方法,不过是放下手中夹起鱼翅的筷子。

影片在一开始就了被多数人默认的“常识”:鲨鱼是危险的动物。这起源于它掠食者的地位, “阴险”的外表,以及“深海怪物”的传说。看到潜水员和鲨鱼亲昵接触后,才知道寒气逼人的并不是鲨鱼,而是我们贫乏的想像力―每年因鲨鱼袭击致死者大概有十人,是被大象杀死人数的十分之一。

鲨鱼维持着海洋生态的平衡,保证浮游生物的数量。而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供给世界70%的氧气,让我们得以自由呼吸。导演试图通过这样的论据。告知观众一个简单的事实:鲨鱼是友好的动物,而且很重要。讽刺的是,我们愿意保护珍稀动物,只因为“担心再也看不到”,而数量极多、影响巨大的种群,却要遭到毫无节制的屠杀。近年来,鲨鱼的数量已经减少了90%,希望不要等到它变得跟熊猫一样罕见,才来些没意义的马后炮。

理性分析必不可缺,但人更偏向于感性,尤其是环保类电影,总让人产生负疚感和救世的冲动。《鲨鱼海洋》的某些部分就好像屠杀犹太人的纪录片,用最恶毒的人类行为刺激你的双眼。比如被割掉鱼鳍扔入水中的活鲨,酒瓶一样摇摆着沉底;无辜海龟被拖上船后,遭受渔民取乐式的虐待;两个孩子拿着半截锤头鲨当玩具的一幕,真会让你有恶鬼俯身的战栗感。由此,观众对猎鲨行为的痛恨变得不可抑制,此时,它凶猛、有益与否也都不重要了。

与此同时,我们也会爱上那些保护鲨鱼的人。导演罗伯・斯图尔特兼任解说,与专业演员相比,少了抑扬顿挫的美感,但看到他与鲨鱼嬉戏,看到他为它们所做的一切,才知道他是最合适的讲述者。还有“海上牧羊人”大块头保罗・沃特森,行动主义者,有张坚定的面孔。他的船队俘虏了一艘盗猎渔船,却遭到危地马拉炮舰的威胁,并被指控“谋杀未遂”。如同鲨鱼的命运,曾经的猎手变成猎物,只为了万里之外陌生人的面子挂得住。

鱼翅是直接导致猎鲨行动的原因,鱼肉无人理会就罢了,更讽刺的是我们甚至没把鱼翅当美食,却心甘情愿为几百元一碗的“粉丝汤”买单。影片虽然提及并意识到其中的荒谬性。也采访了部分华人(主要是香港人),可惜力度不够。这跟影片的西方视角有关,如果是国人导演,八成会将婚庆时的喜洋洋与割鱼鳍的血淋淋剪到一起,看到这样的画面,“自觉抵制”完全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可惜,比起《海豚湾》对日本人的冲击,《鲨鱼海洋》对我们的影响太小了,甚至它的海报都是一片美丽的蓝,以为是讲述鱼儿一家幸福生活的陈词滥调。

另外,影片虽然暗示了经济的影响,以及渔民的辛劳,却有些论证不力,草草收场。仅凭常识判断,我们就知道渔民薪资微薄,如此暴利的行业,利润只被少数人占有。接下来只要一组对渔民的采访,以及对商人的介绍,形成对比,就可摆脱“关心动物超过人”的指责,把枪口对准利欲熏心者。

这样做,又把影片从感性海洋中拉出,不至于因为爱而变狭隘一痛恨“鱼翅从业者”。其实,在一个吃了鱼翅、打嗝都心疼的国度,只要你放下了自己的筷子,自然会有人问一句“为什么”。然后,就到你发挥的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