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第四媒体:发展趋势与其超媒体功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第四媒体:发展趋势与其超媒体功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严格意义上说,第四媒体又称为互联网媒体或者网络媒体,是指国际互联网被人们所利用的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那部分传播工具性能。

关于第四媒体概念的界定,不得不指出,很多学术界人士认为除了第四媒体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媒体——第五媒体,又称“新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

笔者认为:时下流行的新媒体其实是网络媒体的一种延续,离开国际互联网这种媒体形式就没有发展的根据了,所以笔者更倾向于称之为“第四媒体的发展趋势”或“无线第四媒体”。

发展趋势:移动化,便携化,无线化

从1998年概念提出至今,第四媒体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科技十几年的进步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高度移动性和便携性已经成为该种媒体出类拔萃的新特点,其传播终端也从个人电脑发展到了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这些现代电子媒体新宠。

传统意义上说,第四媒体的载体是互联网,硬件终端就是个人电脑。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消费电子产品的日新月异,个人电脑只能被定义为互联网终端的一个重要部分了。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3.55亿。手机,作为个人移动通信终端的高普及率产品,已经成为网络媒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手机之所以能和个人电脑抗衡,在第四媒体硬件终端中占有一席之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智能手机系统——从起步最早但已经进入迟暮之年的“塞班”,到和个人电脑“视窗”系统同出一源的“Windows Mobile”,以至时下流行、拥有海量应用的“安卓”和苹果“iOS”——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十分成熟的水平,很多和媒体传播有关的个人电脑软件(比如网页浏览器),都能在智能手机上安装和应用。

手机对于第四媒体的普及作用日益增强,新的硬件终端也正在崭露头角。2012年3月8日,美国著名的苹果电脑公司了旗下最新平板电脑——“The New iPad”。相对于手机来说,平板电脑的屏幕可视面积更大,系统处理数据速度更快;相对个人电脑来说,其体积更加轻巧,操作界面更加友好,普通用户熟悉使用的周期更短。这种新兴的移动互联网络终端设备,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使第四媒体的传播得到革命性发展。

和个人电脑接入互联网要通过光纤和电话线等有线路径不同,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数据传输基于Wifi和3G技术。它们的普及和发展标志着第四媒体已经进入“无线阶段”。利用手机和平板电脑,普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打开网页,查看实时新闻和收发邮件。这一优势大大地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

超媒体功能:基于媒体传播,高于媒体传播

和报纸、广播、电视媒体不同,互联网媒体自产生后,在发挥其一般媒体功能的同时,日趋明显地展露了其“超媒体功能”。这里笔者提出的“超媒体功能”,是指互联网媒体在新闻领域发挥功能的同时所带来的额外功效。超媒体功能和互联网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是不同的,这种功能通过人们在获取新闻、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第四媒体的这种功能也是其他三类媒体所不能达到或者发挥效果不好的。

中国普及率最高的交友聊天类软件是QQ。腾讯公司的崛起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就是几乎所有个人电脑的右下方都出现了一只灵动的“小企鹅”。2010年腾讯公司总裁马化腾对外公布QQ注册用户达到了6亿。通过这款聊天软件,人们可以快速了解好友信息、获得群通知、相互传递新闻动态,把媒体的迅捷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在通过QQ和网友交流信息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平时当面无法启齿的话题通过网络得到了交流和分析。加上网络个人空间和微博的进一步成熟发展,通过“关注”、“转帖”、“留言”等网络行为,陌生的好友开始熟知,熟悉的好友更加贴心。在网络媒体这座“桥梁”上,作为个体的“人”以高科技的形式“社会化”了,这就是第四媒体的“社交功能”。

互联网媒体两个重要传播特征是“全球化”和“易检索”。前者体现在传受双方,即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和信息接受的全球化。互联网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多限本地、本国的束缚,其受众遍及全世界。后者指的是互联网媒体通过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将无限丰富的信息加以贮存和,用户可以很方便地输入关键词进行资料检索。这两种特性使得互联网媒体成了极高效的“语言学习平台”。

和自然科学知识不同,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交流的媒体,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语法、词汇、篇章的机械记忆,语言的掌握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练习。我国国情决定了通过和以外语为母语的人群面对面交流来实践语言学习能力,不可能有太高的普及率,这在某种程度上赋予了网络媒体充当跨国交流桥梁的责任。我国语言学习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Twitter、MSN、Facebook等各种网络交流形式和外国人取得联系,进行语音、视频和文本交流。笔者觉得,为了加大语言学习国际交流的可能性、可靠性和学术性,各种类型的中学和高校应该主动以官方名义寻求跨国友好学校,组织两国学生通过网络交友。

学习语言其实也是对目标语言国家文化的学习。网络媒体的“全球化”和“易检索”,给人类带来的也是一种便捷的文化交流途径。2012年2月,ESPN的移动平台网站于美国东部时间头条新闻,评论尼克斯华裔球员林书豪,标题取为“Chink In The Armor”。中国的英语学习者针对这一事件可以通过网络检索的方式输入“Chink”一词,了解其来源:19世纪末,中国移民被视为对北美白人的威胁,美国通过了《排华法案》。之后,Chink一字便渐渐流行起来。一句资深英文媒体网站的新闻标题,从获知到分析其文化背景,通过网络媒体的辅助变得易如反掌,第四媒体作为“英语学习平台”功不可没。

结 语

无论第四媒体、第五媒体、新媒体还是无线第四媒体,这些都是人们看到互联网这种先进技术对新闻媒体产生变革性影响后所带来的讨论。人类科学技术还会继续进步,媒体的表现形式也将朝着多元化发展。除了社交和语言学习,更多的超媒体功能必定在不远的将来走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①郑超然:《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