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按时下课 第4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按时下课 第4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个月接送孩子上学的经历使我积累了经验,每次晚去5分钟,因为老师总是拖课至少5分钟。据了解,拖课在中小学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成为了学校管理的顽疾。为此,建议将“不许拖课,按时下课”作为一个硬性规定写进《教师守则》。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完全不允许超过条件所能忍受的时间,以使青少年能保持他们精神焕发的状态[1]。这不仅仅是出于对健康和身体强度方面的考虑,而且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即必须考虑到,旨在使学生保持清醒注意力的种种教学艺术与努力会由于学生的烦躁情绪而告失败,而这种烦躁情绪是由于学生长时间坐在那里和强烈的精神紧张造成的。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同样,经过整堂课40分钟的紧张思考学习,学生的身心急需休息调整。下课铃一响,学生的心早已飞到了室外。如果教师无视学生的心理承受极限,还在继续讲课,只能是一种好心做错事、费力不讨好的无效劳动,久而久之,还会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反感,产生厌学心理。

课间10分钟,学生需要上厕所,需要喝水,需要到教室外面呼吸新鲜空气,放松紧绷的神经,为下节课做好准备。好动是儿童的天性,静坐了40分钟,孩子们急于走出教室活动四肢筋骨,按时下课,既是满足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也是遵守教学法规的需要。同时,也是尊重下一节任课教师的需要。拖课使学生未做好准备,严重影响下一节课的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一堂课的有效注意时间为20分钟左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20分钟,尽力在20分钟有效学习时间里,讲清重点,突破难点。靠拖课延时强迫学生学习是下策,难以奏效。

“做老师最大的忌讳是拖堂。”这是复旦大学名师李若山的结论。“如果你不能准时下课,估计学生恨死你的心都有。”教学是一种双向活动,传授知识必须首先考虑对象的可接受性。所以,李老师认为,与其在下课后拖堂,不如在上课后五分钟内争取人心,尤其是在第一次上课的开始五分钟。而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在每堂课的前五分钟让学生笑上三次,进而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走笔至此,我想起了罗大佑的歌曲《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童年的上学经历还记忆犹新,如果下课铃响了两分钟后,老师还在讲,还没有说“下课啦”的意思,我们就焦急地用眼睛告诉老师“下课啦”,如果老师再拖课,一些同学就会像足球迷那样不满地喊出“下课!下课!”记得《儿童给成人的忠告》第一句就是“我的手很小,请不要往上面放太多的东西”。儿童的精力集中时间较短,且耐力差,按时下课是尊重儿童成长规律、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的需要。

听到下课铃声,即使一道题、一篇文章未讲完,“花未全开月未圆”,也应按时下课,就像说评书,醒堂木一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学生想知道问题的解答,自己会课下用功琢磨。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赫尔巴特.教育学讲授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64、265.

(作者单位:1.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教育研究室 2.陕西省乾县花口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