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学生消费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学生消费模型的建立与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对在校学生的生活费用来源、消费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回收的20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分析高校学生的费用来源与消费水平之间存在的关系。

[关键词] 高校学生 消费模型 回归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高校学生也必然会受到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高校收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业已成为家长们关注的问题。准确评价高校学生消费水平与收入来源之间的变动趋势和变动比率,为学校和社会引导高校学生消费提供可靠依据。

一、影响高校学生消费水平的因素

西方经济学认为,消费水平受收入水平、价格、利率、收入分配、消费者的资产、消费信贷、消费者年龄构成及制度、观念、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在影响消费的诸多因素中,如经济条件、性别、年龄、专业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条件。依此可建立消费水平的计量经济模型如下:y=β0+β1x+ε,其中β0为自发性消费,β1为边际消费倾向,ε表示其它随机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家庭提供、勤工俭学收入、特困生补助三个方面。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普遍能获得较多的家庭收入,消费水平较高;来自贫困农村或父母下岗家庭的特困生,学校、社会的贫困生补助有限,有的贫困学生甚至还要靠勤工俭学补贴家用,消费支出相对少于平均水平;另一部分学生勤工俭学的收入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个性化消费需求。由此可见,收入来源的差异影响着高校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消费结构。

二、统计数据及实证分析

1.建立消费函数的计量经济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β0+β1x1+β2x2+β03x3+ε(1)

E(y)=β0+β1x1+β2x2+β3x3

式中y表示学生的平均月消费(元);x1表示学生平均每月由家庭提供的收入(元);x2表示学生平均每月做家教等兼职所获取的收入(元);x3表示学生平均每月的特困补助的收入(元);β0表示自发性消费;β1、β2、β3表示边际消费倾向;ε表示其他随机因素的影响。

2.统计数据及其回归结果

根据高校学生的消费行为特点,对来自我院计算机、生物工程、艺术、经济贸易、医学等系的2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依靠家庭支助的在校大学生仍占主流。回收的200份有效问卷中,有181份依靠家庭支助,占90.5%,其中完全依靠家庭支助的有113份问卷,占56.5%。200位大学生中,无其他消费来源,只能靠贷款维持的有19位,占9.5%。这种比例较具有代表性,基本符合高等院校学生的特点。

为了便于分析高校学生的消费状况,在高校学生的消费调查中,我们除去了高校学生向学校所缴纳的培养费、学杂费、住宿费和寒假往返费用。调查结果(部分数据)见表1。

我们设理论回归模型为:

yi=β0+β1xi1+β2xi2+β3xi3+εi (i=1,2,3,…,50)

根据表1中的统计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未知数β0,β1,β2,β3做最小二乘估计,得

β0=96.756,β1=0.781,β2=0.400,β3=-1.251

那么建立的学生消费模型的回归方程为:y=96.756+0.781x1 +0.400x2-1.251x3

3.模型分析与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

由于复相关系数R=0.937,样本决定系数R2=0.878,因此,高校学生消费函数的回归方程拟合优度很高。

(2)F检验:

利用SPSS软件计算,得

F=107.643,F1=137.78,F2=8.294,F3=45.225

查F分布表得:F0.05(1,198)=3.89,由于F和Fi(i=1,2,3)>F0.05(1,198)=3.89,说明每一个xi都对因变量y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

(3)T检验:

利用SPSS软件计算结果,查T分布百分位数表,得:T0.05(196)=1.970,我们可知|ti|(i=1,2,3)>1.970,自变量与因变量y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它的变化确实能够较好地反映因变量的线性变化。

4.实证结果分析

(1)假设x2,x3保持不变,E(y)对x1求偏导得β1。β1为边际消费倾向,可以解释为家庭给予的费用每增加一个单位,学生消费y的值就平均增加0.781个单位。由于β1是正值,它表明y与β1的变化随着家庭给予的费用的增加,学生的消费值也相应的增加。

(2)假设x1,x3保持不变,E(y)对x2求偏导得β2。β2为边际消费倾向,可以解释为学生勤工俭学的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学生消费y的值就增加0.400个单位。由于β2是正的,它表明y与β2的变化规律是学生勤工俭学的费用增加,学生的消费也随着提高。

(3)假设x1,x3保持不变,E(y)对x3求偏导得β3。β3为边际消费倾向,可以解释为学生所享有的特困补助每增加一个单位,特困学生消费相对平均量E(y)的值就减少1.251个单位.β3符号为负,表明y与β3的变化规律是特困补助的金额相对越高,学生的消费相对平均值越低。

三、结论

以上模型的反馈结构反映高校学生的消费水平与其生活费用的不同来源有着正、反两方面不同的变化趋势。因此,我们希望社会、家庭和高校教师能够根据此变化规律,正确引导那些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的消费行为;适当增加特困生津贴,为特困学生创造更多的勤工俭学机会,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邹辉文 陈德棉:现代消费者行为的动态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2,10(3):92~96

[3]水延凯:社会调查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李望平 王 瑛 刘萌芽:高校学生课外文化消费[J].南华大学学报,2002,3(2):82-84

[5]张大英:高校学生月食品消费函数分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24(1):31~34

[6]侯振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函数分析及实证[J].经济师,2004,2:75~7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