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西安怀古 第13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西安怀古 第13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西安,旧称长安,位于秦岭之下,渭水之滨。远自西汉时起,就有“八水绕长安”之说,使长安得到灌溉,土壤肥沃,物产丰饶;河流给它带来交通运输之便,关东地区、剑南地区和江南地区的丝绸源源不断而来;秦岭茂盛如青障的森林,不仅带来了王维在诗中一再赞美的“深林”、“空林”景致,更带来了良好的小气候。

这一切,使长安成为我国历史上最长寿的都城,13个朝代建都于此,绵延1200余年,千百年以来,人们对这座古城尊崇备至,来此朝拜的人络绎不绝。

所以,我回到了这个魂牵梦系的华夏古都。寻找长安,寻找西安还被称作长安时的往事。

秦时明月

千年前秦立国时,或许彼时的长安还只是一个与都城咸阳遥遥相望的小村庄。只是因为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秦朝开国皇帝秦始皇将自己的陵墓选在此,秦与长安才有了那么紧密的联系。以至于,秦始皇兵马俑在所有象征物至上,成为西安的城市名片。

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从他13岁即位就在骊山开始营造自己的陵园,修筑时间长达38年。

这座仿照他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陵墓。在《史记》中,司马迁详细地告诉我们这皇陵的地宫何等的深邃,何等的奢华,何等的森严,只是今天在萋萋的矮草中,我们只能见到那依然的封土,靠文字想像陵墓内部的样子。

兵马俑,这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陶俑,这浩浩荡荡的“地下军队”,当第一眼看到他们时,我的心猛烈地颤抖着。我扑向他们,只是想离他们近一点再进一点。此刻,在我的眼里,他们不只是世界第奇迹,20世纪最具价值的考古发现,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沉睡了千年后与我们相见,我们应该怀着多么敬仰与严肃的心情来面对来思考这样的相见?所以此时我无法与旁人谈笑风生,只能满怀跌宕的心绪从他们身边假装平静地走过。

当见到在秦始皇陵出土的两组形体硕大的彩绘铜质车马,我又不得不惊叹于它们那么多的“之最”――迄今为止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结构最复杂、制作最精美。“这是中国古代的“青铜之冠”,也为研究秦代历史、铜冶铸技术和古代车制提供着实物资料。”专家对它们如此毫不吝啬赞许之词。当然它与兵马俑交相辉映,为始皇陵增添着熠熠的光彩。

秦始皇和他开拓的王朝远去了,而他的陵墓,和他想带走的“陶俑军队”,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证实着他曾经傲然于世的存在。

汉风遗韵

在秦、汉、唐中,汉朝似乎并没有在长安城留下什么的遗迹。没有兵马俑,也没有华清池,仅存的只有汉朝的长安城遗址。

那一定就是汉长安城遗址了。汉长安城以其宏大的规模、整齐的布局而载入都城发展的史册,汉代以后,虽还有几个小王朝(前赵、前秦、后秦、酉魏、北周)在此建都,但长安城永远失去了盛汉时期的光彩。现在位于西安市西北郊大约三公里处的汉长安城遗址,已开发成汉长安城遗址公园,供游人探今寻古。

未央宫,长安城历史上最著名的宫殿。“夜如何其?夜未央”,出自诗经未央一词的,取未尽、未深之意。只是,繁花会落夜会尽,今日的古宫殿遗址已融入周遭的城乡村落,演绎了无数人间传说的浩浩未央宫的繁华早已不再。陈列在博物馆中的“长乐未央”瓦当。

站在这大汉王朝的遗址留存上,向西眺望。遥想当年大汉王朝从汉高祖刘邦开国,历经“文景之治”,到汉武帝刘彻时击溃匈奴,一跃成为东方第一大帝国,与西罗马并称。那时,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正是因为此时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这样称呼自己,“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永远的名字。

汉朝的思想也也在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身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它提倡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以后的历朝历代对儒家学说的信奉;它颁布的“仁义礼乐”标准,是后世所有礼仪制度的范本;它制定的“三纲五常”,直到现在在某种程度上仍是我们生活的道德准则。

如今,再见不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指点江山的身影,再迎不到霍去病等汉朝大将大胜匈奴后的凯旋,再听不到丝绸之路上驼队的驼铃叮当。汉朝已虽逝,“汉风”却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我们与众不同的气质。

大唐奢华

回到唐朝,回到西安还叫长安的时候。那是最昌盛的国度、最旖旎的时节。如日中天的国力、血脉旺盛的生命力、八面来风的宏大气度共同孕育出一个“上汲汉、魏、六朝之余波,下启两宋文明之新运”的大唐盛世。

在一千多年后,在长安已被称为西安的今天,拂去历史的烟雾,重新抖搂出那些出土文物尘封的美好,唐朝奢华与繁盛的昔日光芒便恣意地绽放。

回到唐朝,回到长安还是都城的时候。那时的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最宏伟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达到百万的城市。此时唐玄宗开创的“开元盛世”,更是继汉武帝时期(汉武盛世)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

那时,中国古代最大的宫殿一大明宫内上演着一幕幕被载入史册的往事。有诗仙醉酒后让高力士脱靴的豪情忽然挥笔而就诗词的潇洒;有唐玄宗与杨贵妃“绕梁三日,余音不绝”的《霓裳羽衣曲》;有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运筹帷幄;还有宫外华清池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贵妃出浴时的惊艳动人……

那时,唐诗奠定了自己在中国古诗中不可逾越的巅峰;那时,以敦煌、龙门、麦积山为代表的壁画与雕刻艺术步入全盛;那时,书法家辈出,欧阳询和虞世南、颜真卿和柳公权、张旭和怀素接踵而至;那时,有玄奘毅然决然西去取经和归来后报恩寺里普法地勤恳;还有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

只是,大明宫已难匿遗迹,《霓裳羽衣曲》再无法谱出,华清池边也再无贵妃身影,一代女皇也只剩下与夫合葬的无字碑,而唐诗、壁画、雕刻、书法和信仰还有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