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刍议高中数学问题启发式课堂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刍议高中数学问题启发式课堂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引言

高中数学问题启发式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问题”作为启发学生思维的工具,通过课堂合作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源泉,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与合作互动的能力,以此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问题启发式数学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启发思维、探究思考和合作实践等过程,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深入探索,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思路。

二、高中数学问题启发式课堂教学的作用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提出启发式问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首先,教师通过提出启发式问题观察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情况是否能够达成教学目标,如果出现不吻合的情况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使全体学生都能适应制定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利用互动式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启发学生思维,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使学生之间可以共享学习成果。由此可见,问题启发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高中数学的教学价值的体现并不是仅仅通过数学事实实现,更是通过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组织数学理论知识、理顺数学活动经验来实现。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尽量多组织学生开展互动合作学习,提出适当的数学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通过互动式课堂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问题启发式课堂教学不但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更重要的是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提出质疑、验证问题,不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高中数学问题启发式课堂教学的实施

1.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基于数学基础知识,将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融入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知识中,以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进入与启发式问题相关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在启发学生思维的同时应为学生设置悬念,使学生大脑思维中近期的记忆可以汇聚一起,以此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教学案例]

已知:P是椭圆x2+4y2=4上运动的一点。

求:点A(0,2)到点P之间的距离AP的最大值。

以上数学例题比较简单,学生非常容易就求得结论。当学生自主完成求解过程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启发式问题(如果大家将例题的题目改变一下,会出现哪些情况),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堂互动活动,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启发、交流讨论,得出以下几个变式:(1)将求距离AP的最大值改为求最小值;

(2)将椭圆改为双曲线x2-4y2=4,将求解改为求距离AP的最小值;

(3)将椭圆改为y2=2x,将求解改为求距离AP的最小值;

(4)将A(0,2)改为A(0,a),a>0。

通过教师提出的启发式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出更多的创新问题,培养了学生数学思维的递进性和变通性,同时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领域。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像、动画和模型等教学工具,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

2.启发学生思维

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难以正确把握数学思维方向,难以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紧密联系,无法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的运用方法,不能正确判断问题的解是否准确等。因此,教师在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同时,更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以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的教学方式,包括重温与问题相关的旧知识、重视审阅数学题目、深入挖掘隐含条件,引导学生猜测问题、联想问题、类比归纳和推测定理等,组织学生开展资料收集活动,在课堂中开展分组交流和讨论活动。

3.开展互动活动

为了启发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在课堂上多组织开展“互动式”活动,将问题启发式课堂教学作为教学任务并长此以往的坚持下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奠定坚实基础。

4.梳理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意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主动梳理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方法。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安排学生完成课后例题作业,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完善问题启发式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