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学与生活世界的语义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学与生活世界的语义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这一话题一直是近年来教学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不合理性,提出教学应该加强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关键词 生活世界 教学 关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1教学与生活世界的语义分析

1.1生活世界的语义溯源

在讨论教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之前,必须对生活世界的概念进行一番溯源。“生活世界”的学术概念最先由哲学研究者从西方哲学中引入,然后才被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转用。第一个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人是胡塞尔。他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提出具有双重涵义的“生活世界”概念:一是相对于科学世界等课题化世界而言的“日常生活世界”和作为经验实在的客观生活世界;二是作为“基底世界”且先于日常生活世界的“纯粹先验世界”,这是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相对于科学危机而言的,他认为自伽利略以来创造的科学世界把人们引入了自然的数学化、理念化的世界,对实证主义科学理论的过分迷恋使人们陷入人性危机,科学世界悄悄取代了生活世界,两者相互隔绝,人生意义沦丧。因此,他呼吁自然科学要走向人在其中的“活的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并倡导推进人文科学研究。此后,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等都对“生活世界”做了论述,但没有超出“经验的日常生活”和“抽象的理想生活”两种取向。显然,胡塞尔等人的生活世界是哲学层面的,不是教学论所研究的生活世界。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也借用了“生活世界”的概念,并提出“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主张。当前,我国教育教学中存在种种弊端,如教学只重视知识教学,忽视学生的精神需求、情感体验。为改变这一现状,有学者提出“当代教育应以人的生活为根本立足点,以人与世界关系的改善为根本指向,构建整合人文与功利的向生活世界回归的教育体系”。 部分学者从杜威“教学即生活”那里寻找支持,将“生活世界”狭隘的理解成日常的生活世界。杜威说:“现实生活是如此复杂,以致儿童不可能同它接触而不陷入迷乱。”解决的办法是由学校来创造一种自觉的社会生活:“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应当简化现实的社会生活”。在杜威看来,学校生活与现实的自然状态下的生活区分开来,也是必须的、必然的,否则儿童就不能实现教育性的成长。显然,将教学等同于“生活世界”的观点是对杜威“教学即生活”的歪曲。有学者将生活世界分为五个层面:现实的生活世界、精神层面的生活世界、动态更新的生活世界、未来的生活世界和学生内心的世界。这种观点在理论或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实际上,《现代汉语词典》对生活的解释是:人这一生命体为了生命存在和发展所进行的各种生命活动的总称,涵盖着人的一切活动领域,不只是局限于日常生活。也就是说,生活不仅仅包括物质生活,还包括精神生活,既包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也包括社会再生产和精神生产等非日常生活。

1.2教学的产生及语义溯源

教学在最原始的社会即已产生,传授和学习一定的生活经验,包括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风俗习惯,也包括成人彼此之间以及老一辈和新生一代之间的传授和学习。这是一切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绝对的必要条件之一,可以肯定,教学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只是教学和生活本身是同一回事。其特点是:自发而不自觉;带有偶然性和断续性;远非定型的。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经验和知识不断积累和复杂起来,特别是文字的出现,学校的产生,教学变得经常连贯,也日益定型。教学二字连用为一词,最早见于《书・商书・说命》:教半。《学记》开篇就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里的教学和教育是一个意思。在中国古代,“教”的基本含义是传授,“学”的基本含义是仿效。教学的基本含义是传授和学习。近代,人们为了把教学区别于教育的其它内容和形式,将其从教育概念中分化出来。《现代汉语词典》中教学的解释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有学者提出,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从教学的历史发展来看,教学是从从日常生活中分化出来的,是人为和为人的活动。

2对“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若干反思

2.1“回归”二字的意蕴

且不说如何定义“教学与生活世界”,但就“回归”二字就值得商榷。《现代汉语词典》对“回归”一词的解释是:回去或回来,即回到一个早先的状态或位置或原来的家园回归“寻根”的过程。“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语境暗含了一个假设,即教学脱离了生活世界,所以才需要回归。然而从教学的历史发展脉络来看,教学就是一种生活,既不在生活之上,也不在生活之外,而是“教学即生活”。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的第一章就谈到“教育是生活的需要”,他认为“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正如营养与生殖和生理的生活的关系一样”,教育在它最广泛的意义上,就是这种生活的社会延续。教学作为一种人为和为人的社会活动,是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为了生命的发展和完善,提升生命质量以及实现生命价值意义而进行的生命活动。教学的内容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教学的主体是来自生活世界的人,教学环境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是处于生活世界中的。教学的内容、主体、环境等决定了教学不能脱离生活世界。从最初的口耳相传到文字书籍的出现,再到专门教育机构的诞生,标志了教育世界与日常生活(下转第40页)(上接第38页)世界的分离。教育教学的使命不仅是传承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走向真善美。教学一直是人类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教学不曾脱离生活世界,何来回归呢?可见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这一说法本身是不妥的。

2.2“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实践

我国教育教学中存在种种弊端,如课程目标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课程内容只关注传授确定性知识,教学过程只注重接受学习等。因此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借用了“生活世界”的概念。新课改强调教学要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以期解决当前学校教学与实际相脱离的问题。但是目前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这一概念时,往往是单纯地将日常生活的某个场景或片段生搬硬套的带到课堂教学中,或者直接将课堂搬到生活中。如某小学老师为了让学生体验妈妈怀孕的辛苦,让学生负重五斤上学。结果是大部分学生不堪重负,即使有少部分学生体会到辛苦,也仅仅只是负重的辛苦,与老师所要达到的要求大相径庭。成人尚且不知妇女怀孕的辛苦,何况小学生。将生活场景硬生生的搬到课堂教学中,不仅仅会使教师学生不得要旨,严重的将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如此看来,要认真贯彻“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这一理念,教育实践者们还得认真揣测其本意,不可望文生义。

3教学与生活世界的辨证统一关系

“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这一命题主要针对的是教学生活中各种异化与偏离生活现象提出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意图不是回到日常生活世界,而是要走向“教学的本真状态”。教学发展的历史说明,生活是教学的源泉,教学既独立于生活之外,又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学校教学与生活世界是相通的。教学在传递、改造生活世界的同时也产生着自己的文化,将自己的文化全面渗透到生活世界,改变并放大文化的正向功能。作为文化源泉的生活世界不断的向教学输送着鲜活的文化资源。缺乏教育的生活是盲目的、迷失的、低层次的生活,缺乏生活的教育是无根的、脆弱的、干涸的教育。教学与生活是一种既相互关联又各有独特性的世界,任何对立两种世界或非此即彼的二元论都是错误的,而漠视二者的区别,一味地强调联系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不存在谁回归谁的问题。

4小结

教学与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作为学校教学主体的人是来自生活世界的,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学生接受学校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生活。“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提出,有其现实针对性,为我们审视教学和生活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怎样去认真贯彻这一理念,需要教育者不断的实践摸索。我们不能笼统地将教学回归到现实的日常生活世界,而是要加强教学与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