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昌南的青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昌南的青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无端地喜欢青花瓷,喜欢那两种颜色:洁白的素胎,青蓝的花纹,优雅,温润。喜欢它的图案,无论是白衣素袂、裙带纷飞的仕女,还是烟雨朦胧、水墨画般的江南山水,都给人一种再见时光的感觉,素而不浊,淡而含蓄,婉转细腻,像前世的因缘,从容地打马而过。

走进古窑,脚下是几处青花瓷片铺成的小路。散落一地的碎瓷片,拂去岁月的积尘,依然光洁莹润。每一枚破碎的瓷片,都珍藏着一段燃烧的记忆。景德镇古称昌南,“CHINA”的发音之源,这座江南古镇,也因这一路瓷片的芳菲,独得了半壁江南的风采。古窑的坯房从外面看起来更像一座富有特色的江南民居,古老坯房里,没有任何现代工业的痕迹。木棍搅动车盘,车盘快速旋转,双手在飞旋的车盘上把瓷泥拉制成碗、盘、杯、碟等器皿,随着师傅手型的变化,一个个粗坯很快就出来了,然后被码放到了晾架上风干,老艺人们缓慢而有节奏地做着属于自己的那道工序。舂泥、拉坯、上釉、绘青花……入窑烧结成为最终的瓷器。我无法参透这个过程的所有细节。

走出坯房,步入古朴幽暗的窑房,时光仿佛倒流百年:被踩得溜光的黄土地面,粗大遒劲的木构架,被一箩箩烧瓷器的陶制匣钵所包围。窑炉内部高耸、狭长,内壁闪着瓷釉的光泽。蜗寄在此的老人,依然坐在八仙桌边,用青花瓷碗卖着大碗浮梁茶。窑的门口码着一堆堆柴垛。这就是传统中以松木为燃料的柴窑。明代文献记载,当时宫廷中所收藏的珍贵瓷器,把柴窑器推放首位。而最早把“柴窑”确定为“雨过天青”的人是宋代的欧阳修。他曾在《归田集》中说过:“谁见柴窑色,雨过天青时。”据说,只有在雨过天晴时才能烧出真正天青色的瓷器。而青花瓷中最难烧制的釉色就是天青色。

没人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天青色,可遇不可求,需要耐心地等待。可怜这些日复一日烧制着瓷器的人,要等多久才能在釉色成形的时候遇上雨过天晴呢?

沿着青石板小路前行,粉墙黛瓦、飞檐戗角的江南仿古建筑,或隐现于青翠山林,或倒映在清溪湖面。溪涧边的水碓,水车轮悠悠地转着,不远处舞台上,几位身着青花瓷色调衣服的女子,各执用青花瓷制成的二胡、箫、笛等乐器,吹拉敲击,声声如磬,演绎出别样的天籁,世间的喧嚣随着这清亮、洁净的声音而变得柔和。

时光就此停歇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