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谚在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谚在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利用长治市近4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普查,发现“重阳黑洞洞,来年好收成”、“八月初一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等气象谚语在指导当地旱涝预报和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农谚;气候预测;应用

中图分类号 P4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44-02

农谚既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尤其是气象方面的谚语,对预测气候的变化,进而指导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意义。该文利用长治市近4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普查,发现“重阳黑洞洞,来年好收成”,“八月初一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等气象谚语在指导当地旱涝预报和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以农立国”的历史。直至如今,我国的“农历”、“二十四节气”仍在与“公历”并行。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乡贤老农,根据他们对云、雾、雷、风、雨、旱、涝、丰、欠的观察及历代传承的经验,编造了许多农谚,作为安排耕作的依据,它们以口语、谚语相传,成为历代农民必知应会的信条。这些农谚虽不一一应验,却也还是有一定可靠性,对从事的农活、天气灾害的预防颇有裨益。结合现代气象理论和天气预报技术,归纳和提炼有关天气预测的部分农谚服务于农业生产,有其现实的意义和易于推广的价值[1-2]。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很大,因而在不同的地方,谚语的意义也不尽相同。那么,在用气象谚语作预报时,首先要搞清楚谚语的含义,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分类使用,找出天气演变的规律,以此作为气候预报的一种判据[3]。这些天气谚语,反映了季节气候特点之间的联系,通过对长治地区近4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普查,发现下列气象谚语对长治地区的旱涝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短期气候预测的气象谚语

相距一定时间2种天气气候之间有一定的变化联系,气象学上把这种联系叫做韵律。许多做天气气候预测的天气谚语是属于韵律性质的。

1.1 预报降水量

1.1.1 春雷来的早,雨水来的好。即春雷的迟早与夏季及7月降水量的多少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春雷3月响为早,6月响为晚。早雷时,7月的雨量≥180 mm,晚雷时,7月的雨量≤150 mm。早雷时,夏季的雨量≥430 mm,晚雷时,夏季的雨量≤295 mm。

1.1.2 腊月船不通,6月水来冲。即1月雨水少,则7月雨量多。

1.1.3 正月十五雪打灯,来年定是好收成。即正月十五有降水,对应春播期(4月10日至5月10日)降水量偏多。

1.1.4 正月初一有雪是旱年。即正月初一有降水,对应春播期(4月10日至5月10日),降水量偏少。

1.1.5 重阳黑洞洞,来年好收成。或重阳无雨一冬晴。所谓“重阳黑洞洞”,是指农历九月初九有雨或阴雨。“来年好收成”指下一年降水量偏多,庄稼丰收。若九月初九无雨,则对应下半年降水稀少。

1.1.6 八月初一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所谓“八月初一洒一阵”,是指农历八月初一这一天有降水,R≥0 mm,“旱到来年五月尽”,指冬季或冬春降水量偏少。

1.1.7 收秋不收秋,全看五月二十六。即阴历五月二十六前无雨,则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一般在8月),降水稀少,出现卡脖子旱,造成农作物减产。

1.2 预报霜冻

1.2.1 秋天暖,秋霜晚。即秋季气温偏高,则初霜冻将晚于历年平均值。

1.2.2 冬天暖,春霜晚。即冬季气温偏高,则终霜冻将晚于历年平均值。

1.2.3 春雷来的早,下霜也来的早。用来预报终霜冻比较适用。

1.2.4 雷打180 d,霜冻在眼前。用来预报初霜冻指标,意为春雷和初霜冻相隔180 d[4-5]。

1.3 预报温度

例如:春暖的迟,秋冷的迟;冬暖防春寒;年前立春过年暖,正月立春二月寒等等。

1.4 3个月韵律测气候

3个月韵律表现为季节之间的联系:如“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春季无大风,夏季雨水穷”、“大暑不雨秋天旱”、“夏寒秋长”、“秋水纷纷,冬雪满天”、“秋有旱,冬有冰”、“寒水枯,春水多”、“打冬雷,落春鱼”、“春雪百日雨”。

1.5 5个月韵律测气候

许多天气谚语反映天气气候5个月的变化和联系,大约相隔1个季节[6-7]。如“不得春风,难得秋雨”、“春有几次大风,秋有几次大雨”;“九里一场风,伏里一场雨”、“九九南风伏里旱”、“四九南风伏里旱”。

以上2组天气谚语主要是根据冬春冷空气活动来预报5个月(150 d)左右的降水天气。针对天气谚语进行验证,利用西风环流指数,查近5年1月冷空气活动与6月降水的联系,发现10次冷空气活动,8次在以后的150 d左右有降水过程,占80%,降水过程平均为3 d。由此可以看出,用5个月韵律预测气候变化,可靠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2 典型谚语的预报实例对比分析

2.1 “八月初一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

经对当地的气象资料对比分析,发现八月初一有降水,对应冬季降水偏少。

从表1可以看出,历年八月初一有雨的年份共19年,对应当年冬季降水量和春季降水量偏少的年份均为13年,预报准确率为68.4%。从春季的降水特征来看,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春季降水普遍偏多,利用谚语预报连续6年都是失败的,没有受到谚语的印证。但此方法应用十分简单,只要查下农历八月初一是否有雨就可大体断定冬季干旱趋势。

2.2 “重阳黑洞洞,来年好收成”

通过普查长治市历年日降水量的资料,发现农历九月初九有雨且日降水量≥0.0 mm时,对应下一年年降水量偏多。

从表2可以看出,历年九月初九有雨的年份共9年,对应下一年年降水量偏多的年份共7年,预报准确率为77.8%,可信度偏高。此方法应用简单,只要查下农历九月初九是否有雨就可大体断定下一年降水量多少。

3 结语

气候预测问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在这里不再累述。单用一个谚语即做预报是不科学的,但它的神秘性与魅力也在于此,预报准确率也是我们气象工作者追求的一个目标,只有预报准确了,才能发挥气象预报的作用,因而能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4 参考文献

[1] 王廷彩.气象谚语同农业生产的关系[J].现代农业,2012(6):76.

[2] 马晓虹,陈洁.气象谚语在海晏地区气候预测中的应用验证[J].青海气象,2007(2):26-27.

[3] 贾小龙,陈丽娟,高辉,等.我国短期气候预测技术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2013(6):641-655.

[4] 黄秀艳.常见气象谚语中的气象知识[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37-38.

[5] 邓昕.浅谈气象谚语在观测工作中的运用[J].四川气象,2004(1):57-58.

[6] 丁一汇.季节气候预测的进展和前景[J].气象科技进展,2011(3):14-27.

[7] 朱宏伟,杨森,赵旭结,等.区域气候变化统计际尺度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9):2602-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