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化学概念原理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化学概念原理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是掌握物质变化规律的基础,是进行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的基础,贯穿于初中化学的始终。但是对于基本概念的教学,在当前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本文针对误区进行了一些对策的探讨。

关键词:概念原理课堂教学现状与误区;课堂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8

初中化学教材中的概念很多,但每一个概念或原理,都是用简练的语言进行高度概括的。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只记得没有理解是无法将化学学好的。但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经过笔者以及所在的团队一年多的观察、摸索与研究。发现还存在着这样一些现状与误区。现总结如下:

一、当前概念原理课堂教学的现状与误区

教师方面:

⑴教师对概念原理教学的定位不准确

当前许多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往往仅立足于教材本身,目标定位在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很少考虑将学生、教材以及教师的教法有机的统一。教师们常常只关注自己怎么教,教了什么,学生应该记住什么,很少考虑学生遇到这些内容会怎么学,说白了,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过多注重时效性,讲究课后习题的演练,很少注重概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习惯让学生将概念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甚至在讲授过程中仅仅一带而过。殊不知,如果不讲透概念,学生就无法将知识内化,随着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点的累积,学生就会觉得化学学习繁琐复杂,毫无体系而言,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容易将概念点化

其实每个概念都不是一个孤立的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找准这种联系往往是准确理解概念的必由之路。若把握不好就会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错误百出。

学生方面:

⑴思维发展的客观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初中生思维发展模式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时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看问题容易片面化、表面化、绝对化。学生每天置身于千变万化的世界,会自然地获得有关这方面的感性知识并形成一定的生活观念和经验,这为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提供了前提条件。而先入的生活概念若是正确的,会对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若是错误的,则会对观念的形成、理解和运用起到消极作用,造成学习障碍,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错误观念和经验一旦形成就会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正的。

⑵将大量时间用在课后练习上,忽略了基础概念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仅仅一带而过,或者采取死记硬背的错误模式,在具体运用中生搬硬套,这样做往往使得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概念,对于基础知识的遗忘率高,学习效果差。例如:在学习酸碱度概念时,很多学生都会准确的复述,但是碰到具体的题型时,却很难准确地判断和运用。

二、概念原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是掌握物质变化规律的基础,也是进行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的基础,贯穿于初中化学的始终。加强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和物质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并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都有密切关系。因此,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并运用化学基本概念,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这部分基础知识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其他基础知识的学习及深化。对培养学生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概念原理课堂教学的对策

⑴利用实验现象归纳引出概念

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课上的演示实验可以很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可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概括出概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好多概念的讲述都是用实验来说明的。教师可以灵活应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小实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的推理,引出概念,形成概念。比如通过演示冰的液化、水的蒸发、胆矾的研碎。由于只是形态的变化而没有其他物质生成,这样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再由通过硫、镁带的燃烧,及碱面与醋酸的反应,都有其他物质生成,引出化学变化。再如,用蔗糖来做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之间的转化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有一个很好的理解。

⑵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形成基本概念

在学习物质构成的奥秘时,许多学生在学习时感觉到微观世界,摸不着,看不见,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直观手段,可以通过模型、磁性黑板、图表、多媒体课件、教学电影等手段使学生形成表象;新教材彩色图片较多,这些插图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比喻只是“桥梁”,必须落实到科学概念上,否则,不但达不到目的,甚至还会给学生造成某些错觉。只有尽量做到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学生才会看得真切,印象才会深刻,学得才会扎实,理解才会深刻。

⑶举反例理解概念

一般来说,课本只以正面阐述概念,这无疑是重要的。为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概念,教学中应在正面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反面或侧面去逆向剖析,使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理解、掌握每一个概念。如,“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一概念,可剖析为:

①同种元素里的粒子中质子数一定相同。如氢元素里的氕、氘、氚三种原子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质子数均为1);钠元素里的钠原子与钠离子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均为11)。

②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氖原子与水分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它不是同种元素。

⑷抓训练掌握概念

教学发现,有些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概念,不会正确地用概念解决问题。针对这一矛盾,我经常设计一些概念性较强的相应的巩固性习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对学生掌握、深化基本概念是行之有效的,特别是复习过程中,如果给学生这样一个填空题:“元素种类是由()决定的,元素间的本质差别是由()决定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是由()决定的,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决定的。”学生必能进一步巩固元素这一概念了。为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这类习题可以自行编制,甚至是指导学生改编,但应注意知识的循序渐进,适当设疑,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又能巩固化学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复习“氧化物”概念时,可以与“含氧化合物”对比,提出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而含氧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吗?”让学生思考,仔细推敲,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氧化物”概念中的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了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总之,化学概学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提高化学概念的教学质量,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更好的教学方法。(约2500字)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04;

2、曹安乐《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化学概念教学》〔J〕2010.(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