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曹和平:信息消费呼唤新经济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多数评论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出口导向及投资拉动,二者引致的招商、基建及关联房地产的每一轮投资都能为上一个环节提供购买需求。到2013年时,世界经济复苏长时间乏力,国外需求下降,国内投资放缓、GDP增长由10%下调到7%~8%,中国经济主要助推器由出口转为内需。
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曹和平认为,随着中国由制造经济向信息和数字经济演变,居民消费将由传统生产和生活消费导向基于传统的新型信息和数字流程消费等。这类消费不全是最终服务性质的电子销售型内需,更有可能是生产和投资领域的信息和数字流程内需,在此基础上,信息和数字消费大规模走向消费领域。
CEI: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要转到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你认为目前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
曹和平:长久以来,中国经济是以制造和车间生产为主,去年,我们在世界最常用的500种产品中生产1/3强的物质产品份额,堪称为世界的车间或者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车间经济。这一经济形式的主要特征有两个,反映在生产方面,我国的产业生产长链已经形成,但市场长链中断缺环节突出,所对应市场类中介实体短缺严重。具体到信息化,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大多是车间内上下道工艺顺序上的信息传导和表达。至于第三方独立的市场长链及关联交易这种需要信息密集的技术业态,则严重短缺。所以中国目前信息化的主体还只停留在制造经济层面,而不是后车间经济或是信息数字处理经济。
反映在消费方面,目前中国居民的消费大多集中在与工商企业制造关联日用品消费上,这类服务出现了阿里巴巴和百度等信息获取和处理的网络信息经济及对应实体。但在信息密集类的技术业态上,也还处在较低的层面,比如人力资源成长式的消费、体验类消费、理财类消费和流程数据需求式的消费,则比重很少。
CEI: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哪些弊端?
曹和平:车间经济主要是外向、出口导向经济,由于缺乏市场长链,便会出现缺失定价能力中心和定价话语权的状况,导致产品在中间品段和消费品之间是以式的成本价格交易。这样的经济形式显然不利于增加内需。
CEI:若要切实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国内市场规模,需要作出哪些改进?
曹和平:由制造经济向数字信息经济过渡,需要知道什么样的国民经济结构才能改变目前的外向型经济。这一改变的根本在于,国民应该买得起,内需在国民经济增长动力中扮演较大作用。在既定的收入和技术水平前提下,若想增加消费份额,就要尽快完善医保和社保制度。表面上看,全民医保和社保是非经济类的制度变革。但从国民经济成长动力角度看,医保和社保消除了居民对未来健康和就业的不确定性,储蓄倾向会下降,消费倾向会增加。消费倾向增加,在同等收入和技术条件下,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就会增加,中间品市场实现购销两旺,大宗商品市场出货速度加快,产业链自然就向为国内民众生产的方向倾斜,使得消费服务等第三方业务增加,从而带来信息消费的增加。
CEI:除此之外,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是否也要作出调整?
曹和平:没错,扩大内需还需要尽快启动要素资本市场改革。以房地产市场消费为例,居民买不起房,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一方面是由于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人群来说,房价高了;另一方面,相对于资源本应有的价格来说,劳动资源的价格过低,而当土地资源的价格在城市部分走向均衡价格时(土地价格具有要素价格的刚性形式),相对于压低了的劳动价格,只有劳动要素收入的人群――老百姓――就用自己的劳动要素兑换不到适当份额的土地住宅要素资源了。如果启动要素资本市场改革,不仅在城乡土地要素市场,而且在城乡资本市场方向都要改革。让老百姓既有工资性收入,又有资本性收入,谈何老百姓买房变得如此困难呢。和香港特区比,深圳的房价不是高了,而是低了,但是老百姓还是买不起房。又有要素市场,制造业产品的价格只能是式的成本价格,产品低价出售,劳动和其他要素价格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CEI:你如何看待信息消费在国内的发展前景?
曹和平:信息消费,如电子商务消费、网络消费、中间品市场消费等,所对应的应该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没有新经济,信息消费的增长速度将是基于传统经济基础之上的信息需求的消费,增加速度很缓慢,规模也上不去。以印度为例,在班加罗尔和孟买,电子信息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十分明显,但这样的模式却很难在印度更大范围的其他地方复制。因此,这种新经济的发展在印度不占主体部分。要避免印度病。印度的人均收入很低。虽然印度人也购买手机、上网,但他们的信息消费是传统经济购买力条件下的新经济消费,规模有限。
此外,从后车间经济向数字和信息经济过渡,需要两个产业群。第一是后车间产业群,包括物流采购、供应链管理和整合信息技术。第二是现代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授信,包括评估、增级、第三方担保、多方协议、进入退出、卖方回购、托管置换和法律会计关联等等。只有这两类产业群的兴起,信息产品的比较价格才会变低,使国民买得起,从而拉动内需消费。信息经济的从业报酬率才会高。
CEI:你觉得信息消费是否会成为继汽车、房地产之后,下一个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热点,从而成为拉动内需的引擎?
曹和平:信息产品在带来产品创新、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的确会发挥拓展消费、扩大内需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所引发的产业替代,如互联网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和产业创造一样多。这种技术进步带来的消费模式和产业成长方向是否是最佳的,还有待考量。要使互联网这一工具性的产业发挥优势,带来福利最大化,关键是要实现技术发明周期、市场替代周期、要素成熟周期、转移和再就业周期之间的最优配置。不能让当当网出来后,新华书店全关门了;淘宝网出来后,体育类商品门店全面关门了。信息消费是个网资源消费,其带来的产业替代和国民经济成长的百姓收入方向是相悖的。如果不好好地研究这类经济,任由其负面作用和正面作用同时发挥,很可能达不到我们所要的结果。